第五章 臾骈的智慧和赵穿的操作

换源:

  秦军见晋军已经到了,秦康公便命令白乙丙前去挑战,白乙丙带着数百乘战车在晋营门前叫骂了一天,晋军该干嘛干嘛,根本就没人肯搭理他。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时间这么一拖,秦军就有些受不了,因为晋军是本土作战,吃喝用度随时可以运到前线,而秦军是跨境而来,后勤供应是个问题。

主将西乞术就来见秦康公,说是粮草马上就出现问题了,秦康公也是很愁,就把参谋士会给请来,向他问计。

秦康公之所以带士会前来,是因为士会在晋国为官多年,对晋国朝堂官员,以及军队配置都很清楚。

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而士会是个什么的人呢,在他死后多年,晋国名臣訾祏对他的评价是辅佐哪一代的君主,都无二心;另一位晋国名臣赵武对他的评价是“家事国事,无不可对人言,诚信,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换成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实人。

所以他对晋国尽忠,现在在秦国,也对秦国尽忠。

士会来了后,就将晋国目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对秦康公讲道:“此番会战,赵盾带了三位新人,其中一人姓臾名骈,一向以智谋过人而著称,坚守不战肯定是出自于他。”

秦康公便问:“那就没什么办法了吗?”

士会道:“此番交战的胜算,就在这三个人中的另一个人身上,此人名叫赵穿,生性轻佻有勇无谋,仗着自己是赵家族人又是晋襄王的女婿一向目中无人,这次晋国出兵,他本想当上军副将,却被臾骈把位置给夺了,心中一直不服,就叫人轻兵去晋国上军营盘前骂阵,他肯定忍不住会出来,晋军总不能看着他一个人失陷吧,那么必然会与我们一战。”

秦康公听了便叫白乙丙带着一百乘战车去晋军上军营前喊阵。

果然,白乙丙骂了不一会,营中的赵穿就坐不住了,找到郤缺问他为何不出战,郤缺说主帅有了安排,赵穿不听,带着自己一百多个亲兵就杀了出去。

白乙丙见只引出这么点人,调转车头就跑,赵穿在后面追赶,追出很远,白乙丙也不见有晋军从大营出来,赵穿也见没人配合自己,就退了回去。

回去后,他又怒气冲冲的去找郤缺,问他自己已经打败了秦军,为什么不随后追赶,郤缺还是说主帅不允许,赵穿怒骂:“你们分明是怕死。”

郤缺见他如此嚣张,也就不再搭理他。

在这世界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没教育好的孩子,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不见的智力有问题,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赵穿就是这么个人,他见郤缺不理他,越加的感到没面子,竟然上了战车,口中大喊:“我军不敢与秦军交战,是我们的耻辱,我要去马踏秦营,是勇士的就跟我走。”

晋国三军都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没人肯跟着他走,毕竟军法无情,谁也不想没了脑袋。

赵穿也是很执着,竟然在三军大营喊了遍,终于喊来了支持者,那人是下军副将胥甲。

这胥甲在历史上记载很少,但是根据其对赵穿的支持程度,应该是和赵穿私交很好,也就是说应该是哥们。

“我来帮助你。”胥甲大喊一声,带着本部人马随他而去。

赵穿、胥甲二人杀入秦营,白乙丙带着自己的人马杀过来接住,两路人马开始了混战。

晋营中,赵盾得到了消息,说自己的堂弟居然鼓动胥甲杀了出去,想他俩人马少,怕有闪失,只能命三军进攻。

秦军的西乞术也是听说晋军突然攻营,白乙丙迎了上去,怕他有闪失,也带着大军赶来支援。

正在交战的白乙丙一辆战车对阵赵穿、胥甲二人,手中大戟舞的车轮一般丝毫不乱,赵穿和胥甲也是不甘示弱,车来车往,厚重的车缘撞的叮当作响。

正杀的性起,胥甲见秦营后方“西”字大旗飘扬,知道是西乞术来了,忙喊赵穿。“秦军援兵来了,我们快走。”

赵穿只是急于表现自己,并不是傻,知道如果秦国大军将自己围困,那这顿嘚瑟就把小名嘚瑟没了,所以调转车头和胥甲相互策应,退出了秦营。

这时,晋国三军也已杀了过来,将他二人接应了过去,西乞术、白乙丙见晋军人数众多也不敢追赶,两军都慢慢的撤退了。

晋军回去后,赵盾将赵穿叫到营中一顿好骂,赵穿当然不服气,还一个劲的争辩,只是说晋军勇力不输给秦军,靠什么智慧,只会让人家瞧不起。

其实,赵穿就是恨臾骈取代了自己想干的位置,要全盘否定臾骈的工作成绩。

赵盾见怎么也说服不了赵穿,也就拂袖而去。

可惜这个时代离民国甚远,李宗吾还没有出世,赵穿没有读过《厚黑学》中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人都有出头的欲望,但出头不可强出,这样,就可以降低损伤,与周围的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所以赵穿下面的操作,就留下了更大隐患。

一连几日,晋军又闭门不出,赵穿也不嘚瑟了,这就让秦军非常难受。

这一日,秦军使者请求赵盾接见,赵盾击鼓传将,众将在帅账内雁翅排开,中间大帅赵盾一身戎装端坐。

秦使将羊皮所写的信简呈上,赵盾一看,是一封约战书,信上写道:两军对峙这么久,居然只发生了局部的摩擦,一场像样的大战都没打过,这会让诸侯笑话的,请君于明日决战。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好习惯就是从春秋战国传下来的,所以,赵盾命秦使回去,明日肯定赴约。

秦使走后,众将都很激动,纷纷请战。

这时,本次战役脱颖而出的智者臾骈站了出来,说出了令人惊讶的话。

“大帅,这使者从进的账来,就眼神飘忽,说明是心理有鬼,再结合这么长时间秦军的军粮消耗的数量,下官判断秦军是想今夜撤兵,怕咱们发现追击,所以才让使者假意来下战书。”

账中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近代心理学有这么一个定论:如果一个人眼神飘忽、眼珠乱转、不敢正眼看人,或者用力瞪着你,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心中有鬼。

这臾骈不知道怎么就学会了。

赵盾点头认可,又问臾骈:“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

臾骈道:“他们退兵就要过黄河,秦军的过河桥梁搭建在河口,我军就在河口设伏,一举全歼秦军。”

赵盾听有道理,就命各位将军准备,按着臾骈的意思去办。

这时,赵盾又忽略了他的那个兄弟赵穿的杀伤力。赵穿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高规格的军事会议,但是胥甲可以。

胥甲一出营,就将此事告诉了赵穿。

赵穿,那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听说这个计谋又是臾骈所出,顿时气就不打一出来了,这还了得,这不是越发证明他在这个位置很合适,我不如他吗?

于是,耿直的胥甲追随着赵穿站在了晋国大营的门口,赵穿根据上次的经验,这次还特意措了辞。

“晋军的兄弟们,西秦约战,我们晋国的勇士已经答应要和他们真刀真枪的面对了,可是,有卑鄙的小人,提出要在河口设伏狙击,这难道是一位合格的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吗?”

晋军全营都惊呆了,赵盾以及三军将领都惊呆了,所有的人都站在那里看着赵穿和胥甲,

大家都怀疑一个问题,当年晋襄王也是很有情怀的人,脑袋被驴踢了吗,找了这么个女婿。

秦康王很快就知道了赵穿在晋国大营门前的表演,因为这时战争,两国的密探渗透的程度很可怕的,估计连赵盾一天上几次厕所,秦军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西乞术、白乙丙和秦康王研究了半天,非常佩服这个横空出世的臾骈的判断力,以及应对能力,决定不走河路了,沿着河岸到瑕邑城,然后出桃林塞回去。

桃林塞是陆路可以直达秦国的一个关塞,目前还没有被晋国所重视,这样一来,虽然秦军躲开了晋军的攻击,却把自己隐藏已久的从陆地可以侵入的关隘让晋国得知了。

秦国撤兵后,晋军也撤兵回去了,回去后,赵盾迅速的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鉴于胥甲泄露军情,导致伏击秦军的计划失败,原本该从严处置,因其父辈为晋国做出过卓越贡献,将胥甲驱逐出境,发配卫国。

对赵穿的骚操作,因为他的地位太多敏感,既是驸马又是堂弟,谁也没有处置他,只能让胥甲背锅。

但赵盾毕竟心中不忍,或者也是怕做缺德事遭雷劈,故而驱逐了胥甲,却把他的儿子胥克封了高官,官居下军副将。

可惜这个胥克,后来的下场比他的父亲还要凄惨,成为了有记载的“精神病”第一例,也是第一位患者,这是后话,先剧透下,等到时候再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