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山被“请”入京城,日子陡然换了天地。
昔日破庙里的饥寒交迫,如今化作了皇家理工学院特辟小院里的饭菜飘香。
顿顿驴肉火烧管够,还额外加了蛋,添了双份的肉与香肠。
老者脸上的菜色迅速褪去,原本凹陷的眼窝也饱满了些,唯独那双浑浊的眼睛,在谈及“冲天炉”时,依旧会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与之前相比,少了些疯癫,多了几分专注。
皇家理工学院的临时工场内,一座相貌粗犷的土石高炉正拔地而起。
石崇山揣着袖子,在炉子旁踱来踱去,口中念念有词,时而比划,时而对着图纸指点江山。
温体仁一身崭新的官袍,此刻却微微蹙眉,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铜尺,亲自在炉壁上比量。
他对这“冲天炉”的建造上了心,近乎一种偏执的强迫症。
图纸经过朱小由“神使大人”的“翻译”,又借由模拟器悄然修正了几个关键参数,变得更加精细。
温体仁便严格依照这“神启”图纸督工,连一块砖石的摆放角度都要求分毫不差。
“此处风口,需再高三寸,偏左一分。”
石崇山枯瘦的手指点在图纸一角,语气不容置疑。
温体仁立刻命工匠调整,一丝不苟。
不远处,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正是伽利略,正围着那高炉雏形打转,手中拿着炭笔和纸张,不断写写画画。
他对这高炉的结构,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热力学原理,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
“不可思议!这炉膛的曲线,似乎暗合某种气流运动的规律。”
伽利略试图用他那套复杂的数学公式,去计算炉膛的最佳容积与高度。
结果自然是与石崇山那套“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以及“石神夜半托梦的启示”发生了激烈碰撞。
“石先生,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增加这里的弧度,热效率能提升至少一成!”
伽利略挥舞着写满符号的纸张,试图向石崇山解释。
石崇山瞥了一眼,鼻孔里哼出一声。
“洋神仙,你这鬼画符,小老儿看不懂。我这炉子,是石神亲传,一分一毫都改不得。”
两人鸡同鸭讲,闹出不少笑话,工匠们在旁边看得直乐。
朱小由倒是不以为意,这种不同知识体系的碰撞,往往能催生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数日后,第一座试验型“冲天炉”终于矗立在众人面前。
它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土黄色的炉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粗砺。
点火的吉时已到。
朱小由、温体仁、石崇山,还有伽利略,以及一群翘首以盼的工匠,都屏息凝神,围在炉前。
石崇山亲自将火把投入炉底的引火口。
火苗舔舐着干燥的木柴,逐渐蔓延,然后是焦炭。
风箱被几个壮汉拉得呼呼作响,一股股气流被灌入炉膛。
炉膛内的火焰由红转黄,再渐渐变得有些刺眼。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小由表面平静,心中却也有些打鼓。
他知道,这第一次试炼,成功的几率并不算太高。
时间一点点过去,炉身的温度越来越高,空气都因热浪而扭曲。
石崇山死死盯着出铁口的方向,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终于,到了预定的出铁时间。
石崇山颤抖着手,用一根长长的铁钎,捅开了炉底的出铁口。
预想中金红色的铁水并未奔涌而出。
只有一股黑烟冒了出来,随即是一些半熔融状态的、夹杂着大量黑色炉渣的粘稠物质,滴滴答答地流淌下来,很快凝固成一堆奇形怪状的疙瘩。
劣质生铁,甚至连生铁都算不上。
炉温不够。
现场一片死寂。
石崇山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他呆呆地看着那堆废料,身体晃了晃。
“噗通”一声,他竟是捶胸顿足,嚎啕起来。
“我的炉子……我的冲天炉……失败了……石神为何不显灵啊!”
老者哭得像个孩子,满地的打滚。
温体仁也是一脸的失望与懊恼,他自认每个步骤都监督到位,不曾想还是功亏一篑。
朱小由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半块用油纸包着的士力架,这是他最后的存货了。
他走上前,将石崇山扶起。
“石大师,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算什么。”
他将士力架递到石崇山嘴边。
“来,补充点能量,咱们再战!”
石崇山闻到那股奇异的甜香,哭声渐歇,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小口,眼睛微微一亮。
朱小由心中却在飞速与模拟器沟通,分析着失败的原因。
焦炭的配比似乎有些问题,鼓风的力度与持续时间也需要调整。
“神使大人……”
石崇山吃完那半块士力架,精神略微恢复了些,带着哭腔看向朱小由。
朱小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石大师,我昨夜也得石神提点,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调整一下焦炭与矿石的比例,还有这风箱的鼓风方式……”
他将模拟器分析出的优化参数,用一种“神启”的方式,不着痕迹地透露给了石崇山。
石崇山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对!对!神使大人说得有理!定是那焦炭的量不足,风力也未到火候!”
他一拍大腿,立刻来了精神,拉着朱小由的手,激动地讨论起改进方案。
结合朱小由的“神启”,石崇山对炉体结构进行了几处微调,改进了加料的顺序与操作流程。
第二次试炼,很快开始。
这一次,所有人的心情比上次更加紧张。
炉火再次熊熊燃烧,风箱的拉杆被工匠们用尽了全身力气,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呼啸。
炉膛内的温度,肉眼可见地比上一次要高得多,连炉壁都透出暗红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焦炭燃烧的独特气味,还有矿石被熔炼时发出的噼啪声。
石崇山紧紧攥着拳头,嘴唇哆嗦着,一瞬不瞬地盯着出铁口。
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
朱小由站在他身旁,神色平静,只有微微眯起的眼睛,透露出他内心的专注。
终于,又是出铁的时刻。
这一次,石崇山没有立刻去捅开出铁口,而是侧耳倾听着炉内的动静。
“咕嘟……咕嘟……”
一种沉闷的、如同岩浆沸腾的声音,从炉膛深处隐隐传来。
石崇山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有了!有了!”
他大喊一声,抓起铁钎,用尽全力,猛地捅开了堵着出铁口的泥塞。
“嗤——”
一股灼热的气浪率先喷涌而出。
紧接着,在众人期盼到极致的目光中,一道金红色的、耀眼夺目的洪流,如同挣脱束缚的火龙,猛地从出铁口奔涌而出!
铁水!
真正意义上的铁水!
那光芒是如此炽烈,映照得周围每个人的脸庞都泛着红光,眼中充满了震撼与狂喜。
工匠们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出铁了!出铁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金红色的铁水顺着预设的引流槽,奔腾着注入一旁的沙制模具之中。
刺鼻的硫磺气息与金属的灼热感交织在一起,却成了此刻最动听的交响。
待铁水冷却,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敲开模具。
一块块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的钢锭,呈现在众人面前。
虽然表面仍有些许杂质,但其质地肉眼可见的细密,敲击之下,声音清越,远非之前的劣质生铁可比。
石崇山颤抖着双手,抱起一块尚有余温的钢锭,浑浊的老泪汹涌而出。
他将钢锭紧紧贴在脸上,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质感,仿佛那是他失而复得的珍宝。
“成功了……成功了……石神显灵了……”
他语无伦次地喃喃着,哭着哭着,却又笑了起来。
然后,他猛地抬起头,用一种无比渴望的眼神看着朱小由。
“陛下……神使大人……”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
“今晚的驴肉火烧,能……能加两份肉吗?”
朱小由看着他那副样子,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动,这老头儿,真是个妙人。
他郑重点头。
“能!必须能!想加几份加几份!”
就在此时,朱小由的脑海中,模拟器的提示音如约而至。
【恭喜宿主!高炉炼钢技术(初级)研发成功!】
【解锁“焦炭制备工艺(民用版)”、“基础合金配方(少量)”。】
【科技树“材料学”大幅度提升!王朝健康度 50,工业潜力值 100。】
朱小由握着一块沉甸甸的钢锭,感受着它粗糙表面下蕴藏的冰冷力量。
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钢,是工业的脊梁。
有了它,坚船利炮不再是梦想,一个崭新的时代,似乎正向他徐徐展开画卷。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将这试验性的成功,转化为大规模的量产?
炼钢所需的焦炭、铁矿石,又该从何处稳定供应?
这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