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物流遇瓶颈,东厂CEO愁白头

换源:

  西山钢铁基地的炉火日夜不熄。

新炼的钢材源源不断地产出。

各种新式武器、农具、工具开始小规模换装。

效果斐然。

田间地头,手持新钢农具的农夫,脸上的笑容比往年灿烂了几分。

边关军营,换装了新钢兵刃的士卒,腰杆挺得比以往更直了些。

然而,这份喜悦之下,新的阴影却悄然滋长。

物流。

这个陌生的词汇,此刻却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无论是堆积如山的铁矿石、煤炭,想要运进京畿。

还是冶炼好的钢锭、打制完毕的成品,需要分发至各处。

都严重依赖着原始的人力与畜力。

骡马的嘶鸣与车夫的号子,日夜回荡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却依旧显得那般杯水车薪。

效率低下。

成本高昂。

王承恩的“东厂物流公司(筹)”,此刻已是超负荷运转。

这位曾经在司礼监中游刃有余的秉笔太监,如今却被这如山般的运输需求,折磨得焦头烂额。

他急得嘴角冒出了一串燎泡。

连平日里最爱的桂花糕,此刻嚼在嘴里也如同嚼蜡,难以下咽。

朱小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他深知,这运输问题若不解决,他雄心勃勃的“钢铁时代”,恐怕就要变成一句空谈。

奉天殿偏殿之内,一场小型的“物流专题研讨会”正在进行。

气氛有些凝重。

朱小由坐在上首,目光扫过阶下几位核心臣子。

“诸位爱卿,今日不谈军国大事,只论这脚下的路,轮上的车。”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户部尚书温体仁率先开口。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拓宽官道,疏浚运河。”

“如此虽耗时日久,却是利在千秋之举。”

朱小由微微颔首,心中却是一叹。

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等不及。

赵靖忠上前一步,神色间带着几分思索。

“陛下,臣所提之铁木轨道,用于矿区工地等短途运输,确有奇效。”

“然若要铺设千里,连接各州府,其工程之浩大,维护之靡费,恐非朝夕可成。”

他的话很实在,也点出了目前方案的局限性。

一旁侍立的伽利略,此刻也忍不住献策。

他取出一卷羊皮纸,上面绘制着复杂的杠杆与滑轮组图形。

“陛下,吾以为,或可利用杠杆之力,设计更为省力之运输器械……”

他比划着,神情激动。

朱小由耐着性子听完,然后问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

“伽先生,此法精妙,然则……能拉几车煤?能提多少速?”

伽利略脸上的兴奋顿时凝固,讷讷不能言。

理论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周皇后也轻声开口,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忧虑。

“陛下,臣妾以为,或可编些朗朗上口之歌谣,教导百姓爱路护路,珍惜民力……”

朱小由对她投去一个宽慰的眼神。

这法子有其教化之功,却非解决眼下困境的良方。

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蹙着眉头,苦思冥想。

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朱小由看着众人愁眉苦脸的模样,又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模拟器界面上那醒目的【工业的血脉】任务。

他心中一动。

个人的智慧终究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朕这‘钢铁时代’,不能光靠咱们几个人闭门造车。”

“集思广益,方为上策!”

他猛地一拍御座扶手,声音陡然拔高。

“朕决定,举办‘大明第一届物流创新设计大赛’!”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愣。

“悬赏重金!”

朱小由继续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无论官民,不论文武,凡有奇思妙想,能解我大明运输之困者,皆可献策!”

“王大伴!”

他的目光转向王承恩。

王承恩一个激灵,连忙躬身。

“奴婢在!”

“你这‘东厂物流公司’的CEO,就由你来全权操办此事!”

朱小由带着一丝戏谑的口吻说道。

“务必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让天下英才,都为我大明所用!”

王承恩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仿佛看到了解决困境的曙光,也看到了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

“奴婢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嘴角那串燎泡似乎也没那么疼了。

“大明第一届物流创新设计大赛”的消息,如同一阵飓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并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一时间,应者云集。

各种各样的方案,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王承恩在东厂临时设立的“大赛筹备处”。

王承恩这几日,当真是痛并快乐着。

他亲自坐镇,筛选着一份份来自天南海北的献策。

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沙雕点子”。

有人提议,驯养江南的大象,组建一支“巨兽运输队”。

理由是象力大无穷,一头便可抵数十匹骡马。

王承恩看着那画得歪歪扭扭的大象,哭笑不得。

更有甚者,异想天开,建议制造巨大的风筝。

利用风力,将少量贵重物品,如紧急军情文书、珍稀药材等,进行“空运”。

王承恩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这份“建议”扔到了一边。

然而,就在他快要被这些不靠谱的方案淹没,耐心即将告罄之际。

一份字迹娟秀,却并无署名的匿名方案,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份方案的纸张有些陈旧,似乎来自南方。

起初,王承恩并未在意。

可当他仔细阅读下去,眼神却骤然一凝。

“分段转运,责任到人……”

“沿途广设驿站,提供补给休憩……”

“统一车辆规格,便于调度维护……”

“发展内河船运,水陆联运,互为补充……”

王承恩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激动。

这些提议,看似简单,却条条切中要害!

这……这不就是一套完整的,前所未有的物流体系构想吗?

“此人……究竟是谁?”

王承恩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喃喃自语。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工业的血脉】的康庄大道,正在自己面前缓缓铺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