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粮军需顺利抵京,朱小由龙心大悦。
他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看着代表物资顺利流动的旗帜,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三成!效率足足提升了三成!”
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徐光启侍立一旁,脸上虽有喜色,眉宇间却凝着一抹忧虑。
“陛下,物流提效,固然可喜。”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
“然,臣以为,眼下尚有一处瓶颈亟待突破。”
朱小由看向他,笑容收敛几分。
“徐卿直言无妨。”
“陛下,物流之要,非只在运输,更在调度。”
徐光启躬身,语气恳切。
“如今各处节点信息传递迟缓,一旦某处出现变故,如天灾示警,抑或边疆军情骤变,我等便如无头苍蝇,难以迅速应对。”
“届时,再高效的运输,亦可能因调度失当而功亏一篑。”
朱小由脸上的喜悦彻底褪去,转为凝重。
徐光启所言,切中要害。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袋,那里空空如也,并没有那个能瞬间联通万里的铁疙瘩。
这个时代,没有基站,没有卫星。
他蹙眉,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信息传递……”
“若无快速准确的消息,这庞大的物流网络,便如巨人之躯,却失了灵敏的神经。”
朱小由喃喃自语,目光投向殿外深邃的夜空。
他问那块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心中默念:“有没有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
石板沉寂片刻,幽光闪烁。
【可利用现有技术组合优化:烽火台改良、信鸽优化育种、驿站接力急递铺设专用通道。】
一行冰冷的文字浮现在脑海。
朱小由眼神一亮。
对啊!他怎么把这些给忘了!
“传王承恩、赵靖忠、徐光启,即刻觐见!”
夜色深沉,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王承恩的圆脸上带着一丝不解,赵靖忠则是一贯的冷峻,徐光启目光沉静。
朱小由开门见山。
“物流初见成效,但信息滞后已成掣肘。”
“朕决定,成立‘东厂信息战略统筹部’,简称‘东厂信息部’!”
“王大伴,你便兼任这信息部的部长。”
王承恩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叩首。
“奴婢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心中却暗自嘀咕,这信息部,又是何等新鲜玩意儿?
朱小由看向赵靖忠。
“赵指挥使,烽火台乃历代传递军情之重器,但过于简陋。”
“朕命你,改良烽火台信号编码,研究以不同颜色烟雾、夜间火光组合,传递更复杂准确之信息。”
“另,挑选精壮信鸽,优化育种,给朕训练出一支‘飞鱼信鸽特种部队’!”
赵靖忠眼神微动,抱拳领命。
“臣,遵旨!”
“飞鱼信鸽特种部队”,这名号听着倒有几分意思。
朱小由又转向徐光启。
“徐先生,你负责规划驿站间的‘信息高速公路’。”
“即,在现有驿路旁,铺设专门传递信息的马道,确保信使畅行无阻。”
“同时,设计一套统一的加密与解密方法,朕看,便以特定诗词作为密码本,既风雅,又隐秘。”
徐光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陛下圣明!草民领命!”
这等构想,闻所未闻,却又合情合理,让他茅塞顿开。
王承恩听着这些匪夷所思的安排,眼珠子滴溜溜转。
他的任务呢?
朱小由微微一笑,看向他。
“王大伴,你的任务最重。”
“发挥你的‘捡漏’和‘忽悠’特长,从宫中,从民间,给朕搜罗一批记忆力超群、腿脚麻利的‘奇人异士’。”
“这些人,便是咱们信息部的第一批信使和译电员。”
王承恩顿时眉开眼笑。
“陛下放心!奴婢保证给您找来的人,个个都是千里眼顺风耳,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他拍着胸脯,一副包在我身上的得意模样。
一时间,整个京城因为这个新成立的“东厂信息部”而暗流涌动。
不久,一本名为《我与皇帝之千里传音》的话本,开始在坊间悄然流传。
话本中,皇帝陛下拥有神力,能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忠臣心意相通,决胜于无形。
这为“东厂信息部”的建立,平添了几分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色彩。
周皇后捏着那话本,哭笑不得,却也任由其流传,只当是为夫君造势。
远在京郊的伽利略,听闻皇帝要搞“千里传音”,也来了兴致。
他试图利用自己擅长的光学原理,打磨镜片,制造“远距离信号镜”。
奈何这个时代的镜片研磨工艺实在粗糙,折射出的光线散乱不堪,根本无法有效传递信号。
最后,那些不成形的光学镜片,反而被赵靖忠瞧上。
他灵机一动,将其镶嵌在“飞鱼信鸽特种部队”队员的特制飞鱼服上,作为夜间反光信号标识,倒也算物尽其用。
一番鸡飞狗跳,却又井然有序的建设,迅速展开。
改良的烽火台上,开始演练五彩狼烟。
特选的信鸽,翅膀上被系上了小巧的铃铛,在特制的鸽舍间穿梭。
驿站旁,一条条专用的马道正在工匠们的号子声中,向远方延伸。
王承恩搜罗来的“奇人异士”们,有的能过目不忘整本诗集,有的能在屋顶上跑得比猫还快。
一个由烽火、信鸽、急递、秘文组成的立体化信息网络雏形,在朱小由的擘画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展开来。
就在这套体系堪堪能够运转,众人翘首以盼其初显神威之际。
一匹快马,卷着漫天尘土,疯一般地冲入京城。
信使面色惨白,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八百里加急!江南急报!”
“太湖流域……遭遇百年不遇大洪水!千里泽国!万民倒悬!”
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
考验东厂物流与信息部协同作战的时刻,骤然降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