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债券初尝试,金融萌新帝

换源:

  债券?

朱小由脑中那根名为“现代金融”的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随即又陷入了对大明朝现实的茫然。

这玩意儿,听着耳熟,可要在这青砖红瓦的紫禁城里搞起来,却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他几乎是本能地,在心中呼唤:“模拟器,给朕解释解释,这‘大明建设债券’,究竟是个什么章程?”

冰冷的机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在他脑海中响起。

【“大明版债券发行指南”已生成。】

【核心要点:一、厘定合理年息,确保投资回报;二、明确兑付期限,昭示朝廷信用;三、以国家税收或特定工程未来收益为抵押,增强购买信心。】

朱小由的眉头微微蹙起,又缓缓舒展。

这指南,倒是简单明了,直指核心。

他立刻传召了温体仁、徐光启,还有那位刚刚止住哭穷的户部尚书。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人凝重的脸庞。

朱小由将那“大明皇家建设债券(崇祯元年第一期)”的初步设想,向三人娓娓道来。

温体仁听罢,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他首先从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疑虑。

“陛下,此举前所未有,万一……万一无人认购,岂非空耗民力,更损朝廷威严?”

老成持重,是他一贯的风格。

徐光启则从袖中摸出了一个小巧的算盘,指尖在算珠上灵活跳动,口中念念有词。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陛下,若以年息五厘计,十年期,辅以京杭大运河未来通行税收为凭,理论上,此债券确有可行之处。”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数学家特有的严谨。

户部尚书的脸色却比哭丧时还要难看几分,他几乎是带着哭腔。

“陛下啊,老百姓哪里懂得这些弯弯绕绕?他们只认白花花的银子,这纸片子……怕是没人敢要啊!”

他心中叫苦不迭,这皇帝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难猜了。

朱小由的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深知,任何新事物的推行,都必然伴随着质疑与阻力。

“诸位爱卿所虑,朕都明白。”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此事,可先小范围试点。”

“就以‘京杭大运河扩容工程’的未来通行税收作为抵押,面向京城富商、勋贵以及朝中官员,发行这第一期债券。”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戏谑。

“为了增加吸引力嘛……”

朱小由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沙雕”的笑容。

“凡购买债券达到一定数额者,朕将亲赐‘大明皇家荣誉基建贡献者’称号!”

“不仅如此,还有机会与朕……共进一顿‘驴肉火烧工作餐’!”

此言一出,温体仁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徐光启的算盘珠子都险些滑落。

户部尚书更是目瞪口呆,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皇帝,要请人吃驴肉火烧?

这操作,着实令人猝不及防。

王承恩的“东厂宣传部”,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瞬间开足了马力。

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很快便流传开“大明建设债券”的消息。

说书人添油加醋,将购买债券的好处吹得天花乱坠——既能为国分忧,支援国家建设,又能稳赚利息,简直是利国利民还能赚钱的大好事。

周皇后也没闲着,她在贵妇圈子里轻轻一吹风,那些平日里只知绫罗绸缎、胭脂水粉的夫人们,也对这新奇的“债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竟,能和“皇上亲笔情诗(伪)”一样,成为新的社交货币,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还有机会获得那个听起来就很有面子的“大明皇家荣誉基建贡献者”称号。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债券的发行,顺利得有些过分。

或许是朱小由近期的种种“神操作”——从整顿京营到“钢铁基地”的建立,再到“东厂物流”带来的便利——已经为他积累了空前的民望。

百姓们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总能搞出些让人眼前一亮,又能带来实际好处的东西。

朝廷的信誉,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期“大明皇家建设债券”发行的当日,认购场面异常火爆。

不仅京中的富商巨贾、达官显贵们挥舞着银票踊跃购买,生怕落于人后。

就连一些手头略有闲钱的普通市民、小地主,也纷纷拿出积蓄,几两、十几两地认购。

他们或许不太懂什么复杂的利率和抵押,但他们朴素地相信,跟着皇上走,总没错。

“驴肉火烧工作餐”的诱惑力,显然也被低估了。

短短数日,原计划发行的数额便被抢购一空,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不少。

户部尚书看着雪片般涌入户部库房的银子,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担忧,变成了狂喜,最后定格在一种如梦似幻的迷茫。

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就在朱小由看着户部送上来的认购总额,心中大石落地的同时,脑海中,那熟悉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恭喜宿主成功发行大明第一期建设债券!金融系统初步激活!“王朝财政健康度”提升。】

【王承恩因其卓越的组织和宣传能力,正式获得“东厂都督兼皇家控股集团CEO”称号!】

【模拟器奖励“基建狂魔”完整技能包!】

一股庞杂却清晰的知识洪流,瞬间涌入朱小由的脑海。

从道路桥梁的规划设计,到水利工程的精密计算,再到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无数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技巧,如同醍醐灌顶般,深刻烙印在他的意识之中。

朱小由的嘴角,扬起一抹“计划通”的笑容。

有了钱,有了人,还有了这堪称外挂的技术。

大明这艘巨轮,不起飞都难!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尚未完全绽放,一道急促的军报如同一盆冰水,猛地浇了下来。

北方边境,烽烟示警!

后金,有异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