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客户来厂参观,厂主沉着应对

换源:

  在上海公司里,David和林志关着门主要谈的就是新市场开拓和新客户来厂参观的事情。公司现阶段的市场目标主要在亚太和南美,亚太区的马来西亚,印度,印尼,越南,这几个地区设置分公司或办事处都比较合适,印度有IT人才和英语优势,印尼和越南有廉价劳动力优势,马来西亚离集团总部新加坡比较近。来自南美洲巴西的三位大客户,是David开拓市场的结果。这三位客户,是老板的新识,却是David的旧识。当初通过猎头把David挖过来,如果不是他手里的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闪着金光,估计老板也不会舍得出个薪酬市场75分位的价码把他拢入公司。

David建议老板在马来西亚布置销售网点,继而建立产线。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的动向,在David看来,这就像下围棋,如果对方是黑子,自己是白子,那么,博弈之道就是贴着黑子放下白子,循着对手的路子来思索自己的布局。全球化经济形势动荡不定,贸易战一开打,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条件就会突的冒起来,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保险的。

巴西和印尼客户来华参观工厂的事,也是David在谈大单的商业合同时为了向客户展示东家的研发生产实力而提出来的。集团在中国有大大小小8个厂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浙、山东一带。最大的厂区在广东,工厂内产线全自动、半自动、手工占比为3:3:4,仓储是全自动,效率提升完全依赖于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员工技能提升。上海的数字化厂房和人员规模都不大,是广东智能化工厂的缩小精选版,但同时又融入了一些江浙沪一带的数字化创新技术。

在上海工厂的会议室里,David和林志正在讨论新客户参观的安排。

褐色的会议桌上,除了纸巾、电话、投影设备外,还摆放着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文件夹。林志站在会议桌边,身体前倾着,双肘支在了褐色桌面上,正在翻看邮件里提到的日程安排,David拉开了一把黑色扶手椅,与林志成对角线坐着,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背向后靠着,双肘压在了扶手上,道:“这几个客户来验厂,他们对我们公司产品的量产进度很关注,尤其是交货周期和品控标准。你们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林志从自己的电脑里调出了产线数据,把电脑移动了一下方向,展示给David看,说:“产线已经完成调试,目前日产能稳定在200台,首批订单的500台可以在约定的周期内完成。不过,巴西客户要求的110V电压版本,我们得单独调整电源模块,测试周期会增加3天。”

David双脚着地,把椅子向前挪了挪,眼睛靠近电脑屏幕,边看边说道:“这个没问题,巴西市场潜力大,客户愿意等。但他们特别关注EMC认证,上次印度客户就卡在这上面。”

林志同意地点了点,道:“这次我们提前做了FCC和CE预测试,报告都准备好了。”林志在身旁的椅子里坐下后,随手拿起电脑旁的一份文件夹,递给David,道:“不过印尼客户提到的‘热带气候稳定性测试’,我们新增了高温高湿老化箱,模拟40℃/95%RH环境连续运行72小时—数据很漂亮,故障率只有0.2%。”

David“哦”了一声,将手里的文件夹放在了膝盖上,满意地笑了道:“很好!对了,他们提出要亲自操作工程样机,你们能安排吗?”

林志轻松地答道:“当然。我们在展厅布置了完整的录音棚场景,配了SM58话筒和监听音箱。”林志突然向David靠拢了一些,压低声音道:“还特意准备了问题模式,故意让DSP过载,展示我们的快速恢复功能。”

David挑了一下眉头,扭头看了林志一眼,道:“这招够狠!南美客户就吃这一套。”突然David的表情又转向了严肃,道:“不过印尼的宗教节日期间,他们要求生产线不能有猪肉制品,食堂那边…”

林志不待David把话说完,就剪断了话头,迅速接话,道:“已经和餐饮供应商确认了,到时全部改用海鲜和鸡肉,连调味料都换了Halal认证的。”

David一听,立马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轻松地说道:“细节到位!最后一个问题,巴西那个采购总监是音响发烧友,能不能让他亲手焊个电路板当纪念品?”

林志这时就有点苦笑,道:“流水线肯定不行…但可以安排他在维修站,用报废主板体验下更换运算芯片,我们准备好印LOGO的防静电手环。”

David放出了爽朗的笑声,道:“完美!这次如果拿下订单,给你们产线申请季度奖金。”David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文件夹放回了会议桌面。

林志对于季度奖金的事情,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奖金这事,总是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没有一个定数,要是太当真了,工作都没心情了。

林志于是顺势换了个话题,习惯性地点起了一支香烟。

“哎呀,我听说老板要来上海出差?好事,好事呀!”当林志听到David说老板将亲自与这几个客户谈合同时,林志一边把坐着的身子向前伸,把手里吸着的香烟在圆型陶瓷烟灰缸上碰下那半截子烟灰,一边笑着道,“不知几时会来呢?我好提前安排安排,”林志脸上的喜悦是心里窃喜的涟漪泛上来的,脸上之喜只是个余波,心头之喜却像一个大石头砸在了水池中央,蹦出了一滩子水花。

他有什么可乐之事呢?到厂子里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就知道了。

在车间里,一尘不染的绿色水泥地,排线井然的天花板,机器设备用手摸一摸是干净,绿色操作台面物品和工具摆放齐整,作业指导书端正规范地张挂于操作台上置于员工眼前,每一道工序内容明确操作流畅,那一顶顶的蓝色工作帽前后左右的在直列的产线上微摆着,无数只员工的手在操作着,像三角钢琴撑开的琴背,一根根琴弦躲在了一个黑盒子腹中此起彼伏地颤跳着。

黑盒子外面的演奏者手指弹得快了,黑盒子里面也就颤跳着厉害;外面慢了,里面也就缓了。每条生产线前面都竖着一张白板,写着客户信息、每周生产目标、每天生产目标、合格率/目标、不良率/目标、客诉率/目标、责任人及日期等。东边的白墙上贴着正楷字的质量方针,每个红底黑字的方块各写一字,加起来是,“品质为先,顾客至上”,品质是什么?顾客是什么?对于这些字眼,生产线上的员工有的是概念,却对具体的定义难以说得清楚。

可是他们需要说清楚吗?似乎没有必要,流水线上的工人好像跟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铁打营盘流水兵。从民主与自由的角度看,这是用工的双向选择,老板可以选员工,员工也可以选老板。

但对于品牌和企业来说,这些字眼的意义重大,所以,质量方针总是会摆在显眼的位置,而质量方针对于产线工人来说最实在的效用就是如果客诉事件多了,退货率上升,返工产品多了,那么,员工的绩效奖金势必得牺牲,能拿到手里的钱势必得减少。这样简单的连锁反应就把彼此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林志对于自己的经营管理得体恰当很是满意,他认认真真的工作,兢兢业业的为公司服务,虽说并不是为了在老板面前显耀,但既然有这么个机会,那就顺势为之也并无不可。

“具体的日期还不确定,但我想应该会在这几天内有安排。”David睁大个眼珠子,用不确定的口吻抿嘴答道。

及至后来老板因为临时有事而取消了行程时,David脸上倒没有显出多少讶异,在销售市场打拼了这么多年,遇到临时变卦的事情多了,自然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修练了不少。

David在老板面前表示出了有点遗憾,虽然他在心里本来就做了AB两套行动方案,就算老板不亲自与大客户面谈合作,他也可以从容应对商务谈判。

现在老板主动提出要和他一起去见大客户,至少向他释放了某种信号,一种不被完全信任的感觉在David心里冒出了凉气。

客户参观工厂很顺利。David在林志的协助下,把客户一周里每天的行程安排丰富多样、又劳逸结合,那些巴西和印尼客人们既办了公事,也旅游观光了一遭,临走前还买了大包小包的中国特产带回国,有吃的也有玩的,这趟公差可谓满载而归。

送走了客户后,David又把他的行李箱子从酒店拖来了公司,他准备赶晚上的飞机回去。家里的太太催着他赶快回来,说是孩子们都想爸爸了。David从酒店退房时有点匆忙,没来得及换白衬衫,于是,就在林志的办公室里把门虚掩着,赶紧换一件干净的衫子。

在办公室外,小李拦住了边走路边低着头看文件的小王,探着个脑袋想瞅一眼道:“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小王冷不丁地抬起了头,吓了一跳道:“没什么,我在核对一下这表格里的数字和日期对不对”,边说着边就把表格在小李面前晃了一晃,

“那正好,帮我把这份报告拿给林总签字,我已经核对过了,票据都齐全,就走个审批程序。”小李说完就把报告往对方手里塞去,小王接过报告后就把表单摆在了报告上面,道:“没问题。还有什么事吗?”

“没了。”小李让开一步道。

小王端着表格又一路埋头看了过去,到了林志办公室门口时抬头见门虚掩着,就随手一推进去了,结果撞见David正在里面换衫子,两人都顿感尴尬,小王忙不迭地说着好几个Sorry而慌忙撤退了出来。David也一直回着好几个Sorry而赶紧把衫子换上。

小王退出来后,撇了撇嘴自言自语道:“这办公室什么时候成了商场试衣间了?就算成了试衣间吧,也应该把门关关好呀!”

林志在车间巡视的时候,心里有些小失落。走到茶水间的吸烟区去吸一支烟,满地的烟灰和烟嘴子在垃圾桶的旁边,他抬手看了一眼时间,骂了一句,“该死的6S”,在心里盘算起清洁问题抑或生产纪律问题。

第二天工厂车间早会完了后,林志召集了几个生产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在会议室开会,讨论6S管理问题。

在会议室里,林志站在会议桌的正前方,神情严肃地看着大家,道:“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是为了讨论最近6S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6S不仅仅是一个标准,它关系到生产效率、员工安全,甚至我们整个工厂的形象。我这几天走访了车间,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清洁和生产纪律方面,亟需改进。”在说“清洁”和“生产纪律”这几个字时,林志用指头敲打了几下桌面,以表示对这两个方面的强调,需要引起生产相关人员的重视。

班组A组长,身材中等,约1.75米,年龄大约30岁左右,体型偏瘦,黑色短发,稍微有些凌乱,看上去精力充沛。他神情有些紧张,眉宇间带有一丝焦虑,穿着标准的工作服,衣袖卷起,显得比较务实,端正一下自己的坐姿,问:“经理,这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

林志用手挠了挠脑门顶,道:“首先,清洁方面。你们也都知道,6S的第一个“清扫”不仅仅是打扫卫生,它要求我们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每个角落都不能忽视。但现在很多区域,尤其是设备旁边和仓库,一些油污和灰尘都没有及时清理。这不仅影响我们的生产效率,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班组B组长,大约35岁,稍显成熟,身高较高,大约1.8米,体型结实,肌肉线条分明,看起来是一个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员工。一头短短的黑发,面容硬朗,肤色偏深,嘴角经常带着微笑,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他穿着有些褶皱的工作服,显得比较随性,背靠着椅子,在椅子前交叉着双脚,接过话茬,道:“这个,我们的清洁工作有时确实没有及时跟进,忙的时候确实会忽略。”

林志用右手掌在会议桌面拍了拍,带着不悦的神情,道:“忙归忙,但清洁不能是“有空做”,它是每个员工的责任。我们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清洁检查制度,并且要落实到每个人。如果这个问题不改善,我会考虑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大家都要时刻保持警觉,维护工作环境。”

“我们会加强清洁管理,保证每个环节都清洁到位。”班组C组长迅速反应道。这是个年约25岁,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女员工,中等偏矮,纤细身量,扎着一个简单的马尾辫,眼睛大而明亮,面部轮廓柔和,皮肤白皙。身穿工作服的她略显紧张,带着些许不自然的神情。

林志一听,并未点头表示肯定,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谁都会做。他要看到的是行为输出,是结果,是清洁管理是否真的有所改善。

林志开始有会议桌前来回走了几步,道:“另外,生产纪律也是一个大问题。我看到有些员工在工作时,有的时候没有按流程操作,甚至有些人在生产过程中随意离开岗位,这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班组D组长,穿着略显宽松的工作服,袖口和裤脚处有些磨损。年约40岁,身高较矮,体型偏胖,头发略有些灰白,脸上有些疲惫的神情,眉毛浓密,眼神中带有一丝不满和抗拒。他有点不满地说:“经理,生产压力确实很大,但我同意我们应该更严格管理。”

林志轻哼了一声,他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做某件事情的理由。

林志在就近的一把椅子里坐下,双手放在了桌面上,认真地跟大家道:“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每个环节的流程和纪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我要求从今天开始,每个人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SOP)执行,没有例外。任何违反操作流程的行为,我会立即处理。”

班组A组长赶紧接着道:“经理,我们会加强自己对流程的学习,确保不出差错。”

林志点了点,道:“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高标准,6S不仅是厂区整洁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清洁和纪律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掉以轻心。”

班组C组长,笑着道:“我们会改进的,经理,请放心。”

林志用眼神瞧了睢自己手腕上手表的时间,时间也不早了,见要交待的事情也说完了,林志就起身收尾道:“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我会定期检查6S的落实情况,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确保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都能达到最佳状态。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向我反映。”

员工们纷纷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改进。

随着会议室大门的敞开,林志走出了会议室,其余人也陆续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