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鬼市捡漏(2)

换源:

  杨帆信步来至路旁,寻得一棵枝繁叶茂的风景树,安然盘膝而坐,身影随即融入阴影之中。手中紧握的,是方才新得的温润玉牌,他闭目凝神,依照心中默念的功法缓缓运转起来。

刹那间,一股柔和而温润的能量自玉牌中潺潺流出,顺着功法的引导,如同溪流般渗透进他的五脏六腑,每一寸肌肤、每一个脏器都被这股清流温柔地抚摸过,带走了沉积的杂质,最终这些废弃物被导向膀胱,准备排出体外。

而那些未被吸收的纯净能量,则继续在他的经脉中游走,如同灵动的舞者,在完成一场循环后,最终汇聚于丹田,静静地蛰伏起来。

对于这一切的发生,杨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也不由自主地遵循着内心的指引。自接触到那玉牌的瞬间起,他的脑海中似乎就有一道难以名状的声音,催促着他尽快汲取玉牌中蕴藏的力量。就连丹田里微弱的内气,也蠢蠢欲动,好似非常渴望。

半小时的光景悄然流逝,杨帆的眼睑缓缓掀开,一抹浑浊之气自他唇间逸出,伴随着的是一声不易察觉的轻叹。

他凝视着手心,那里,原本温润如玉的玉牌已化为细腻的粉末。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这条借由外力加速修练之路,虽成效显著,却也如烈火烹油,耗资不菲。

五万块钱换来的玉牌,仅仅换来了修为的一小步跨越,这代价,无疑是沉重的。然而,正是这番经历,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点亮了他心中的另一片天地。

一个利用玉石、翡翠中蕴藏的自然精粹,以增强自身实力的奇思妙想,在他脑海中悄然萌芽。但这念头刚一浮现,便被现实的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他自嘲一笑,自己不过是个囊中羞涩的穷人,仅凭偶尔捡漏得来的微薄积蓄,想要实现这宏大的构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缓缓站起身,杨帆的目光穿过风景树,望向那未知而广阔的世界。他知道,前路虽长且艰,但梦想的光芒不会因此而黯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心中有光,脚下的路,总会一步步坚实地走下去。

鬼市上的人现在已经很多了,有很多都是来旅游的游客。杨帆缓缓穿梭在人群众中,双眼不停地扫视摊位上物件。

蓦地,他驻足于一个摊位之前,目光虽似不经意地掠过地上的精美瓷器,实则眼角的余光紧紧锁定在不远处悬挂的一幅幅画卷,以及画卷下方那个透着岁月痕迹的古雅化妆盒上。

恰在此时,一位身躯魁梧、年约六旬的老者悄然立于杨帆身旁,不假思索地打开手电筒,光束径直投向那些静候赏识的古画。

杨帆心中猛地一紧,暗自焦急,生怕自己看中的那幅画作会被旁人抢先一步收入囊中。

“老板,您这儿的古画,咋个卖法?”老者操着一口纯正的东北腔调,声音洪亮地问道。

“喏,前边地上摆的那些,五十块一幅,后面挂着的二百一幅,绝不二价,实惠得很嘞。”摊主热情地回应道。

“这,可是真迹?”

“哎,这些可都是我下乡时一件件搜罗来的古画,我自己哪有那能耐画出这等精妙之作。家里孩子准备买房子结婚急需用钱,不然,我还真舍不得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出手呢。”

“老板,您这嘴皮子可真溜!得嘞,就那幅八骏图,给我包上,我要了。”那位操着东北口音的老者,手指轻轻一点,直指杨帆看好那幅画旁边的一幅画作。

“好嘞,这位老板慧眼识珠,喜得八骏图古画一幅。愿您日后财源广进,日进斗金!”摊主麻利地将古画卷起,以一条鲜艳的红丝带细心绑好,双手奉上,满脸堆笑。

杨帆眼疾手快,趁着旁人尚未察觉,果断开口:“老板,请将那幅《春江渔夫图》打包好,我要了。”

摊主闻言,脸上堆满了笑意,赞许道:“帅哥真是慧眼识珠啊!这的确是一幅难得的古画,这幅画是我十年前从一位年迈的老太太那里淘换来的。

这些年,我一直把这幅画挂在店内,天天都能观赏让我爱不释手,几度犹豫是否真要出手呢。”

摊主有一点说的不假,这幅《春江渔夫图》虽为清末时期的临摹之作,但其画纸质地细腻,墨色浓淡相宜,即便是装裱所用的材料,在当代也堪称一绝,尽显古朴雅致之风。

然而,吸引杨帆的,却远非这些表面的华美。

杨帆轻轻接过摊主递过来的那幅古画,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鉴赏的光芒,随即随口问道:“老板,方才这幅画下摆放着的那个物件,可是个梳妆台?”

摊主闻言,脸上堆满了笑意:“没错,那梳妆台与这幅画,都是从同一位老太太家中收购来的。帅哥,你若是看好这个物件,我自然是要给你算个实惠价。实话告诉你,我当初可是花了四百块钱才从老太太那儿买来的,我也要多小赚点,你看五百块如何?”

一边说着,摊主一边动作麻利地将梳妆台挪了过来,“这梳妆台啊,是用清代黄花梨木精心雕琢而成,据那位老太太所言,这可是她母亲出嫁时的嫁妆,带着几分岁月的温情与故事呢。”

杨帆轻轻拧亮手电筒,一束柔和的光线随即洒落,他故作姿态地审视着眼前的梳妆台。

这梳妆台约莫四十公分长,挺拔而立,高度恰至半米有余,两侧边缘细腻地镌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其上端,则是一幅喜鹊登枝的精巧浮雕,喜气洋洋,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红双喜,预示着美好的愿景。

台面中央,镶嵌着一块椭圆形的老式厚玻璃镜,镜面虽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映照出清晰的光影。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着小巧的储物小柜,下层则是对开式的小柜门,而在这两者之间,是矮下一半的长形抽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