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奇珍异宝

换源:

  二十六楼,孙瑶顺着螺旋楼梯款款而下,月白旗袍摆尾扫过青铜爵耳,发出轻柔的摩挲声,三足鼎熏香炉腾起的烟柱突然笔直如尺,烟雾缭绕,带着淡淡的香气。

孙瑶停在第七级台阶,指尖叩在墙壁装饰柜的青花瓷大罐上,“叮、叮”的一声声脆响震得王雄心里慌慌得,躬身站在一边浑身被冷汗打湿。

“王雄,这段时间你好像有点飘了。我们孙家养了三十年的掌眼师傅,什么人没有见过。”

“不、不、不是的孙小姐,我只是一时糊涂。”

“你说的那个周浩,上周竟然把李总送来的鎏金佛像断成民国仿品,他跟这个杨帆都是万古斋的人,差距咋就那么大?怎么没见你将杨帆推荐给我?”

“这、这······”

“你不用多说了,回去吧,以后注意点,少给我惹麻烦。”孙瑶说完缓缓向楼下走去,她要亲自去看看这个杨帆,尽量能为孙家拉到一个强劲的鉴宝师。

古玩展厅里,李老用欣赏的眼神看着杨帆,“不知该怎么称呼小友?”

“李老太客气了,我叫杨帆,李老叫我名字即可。”杨帆恭敬地回答道。

“好,杨帆,我很欣赏你,好好干,你的前途无量。”李老笑眯眯的说道。

“多谢李老的夸奖,晚辈会更加努力学习。”杨帆感激的回答道。

“好,接下来就陪着老头子一起看看吧。”

“好,有不懂的地方还请李老不吝赐教。”

两人一起走向不远处的展台,后面跟着两个身穿黑西服的保镖。

“杨帆,你看这件唐三彩怎么样?”李老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展柜上是一件唐三彩胡人骆驼俑,杨帆仔细观察了一番说道:

“陶瓷质地优等气泡均匀,釉色均匀细腻,色彩绚丽丰富,制作精美,是正品无疑,根据现在的行情,估计最低价值一千万。”

李老微笑着点点头,没有说什么,继续走向下一件展品。

这件藏品是一只蓝色茶碗,在灯光下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小星星。杨帆弯下腰,贴近玻璃箱子观察。过了一会他直起腰,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缓缓说道:

“这个茶碗初看是个蓝色釉面,里面的斑点变换着不同颜色,非常的绚丽夺目。凑来近看,外面釉料发黑,夹杂着蓝色小点,好似漫天的小星星。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件宝贝,还请李老为我解惑。”

“这叫五彩天幕茶碗,是外藩进贡给宋朝皇帝的贡品。据资料记载,外藩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发现了能烧制瓷器的土质,作为实验他们靠人工运出一批土烧制。

整整一个大窑只烧出这么完美的一对碗,一个蓝底,一个粉底。注入清水后,清水会根据观看的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后来他们再派人去运土,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这一对碗就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两个五彩天幕碗。

后来皇帝驾崩,这一对碗不翼而飞,从此就消失在人间。

直到清末年间,被一个游方的道士在山洞里发现。他为了建设道观,就将这一对碗卖给一个富商,再后面就没有了记载。”

接下来他们又来到下一个展台,这个展台上竟然是一方砚台。砚台是竖立摆放着的,这样所有人都能看到砚台后面的情况。

“这是一方松花砚,也是康熙皇帝的最爱。”杨帆看了一会说道。

“嗯,不错,这就是松花砚,还就是康熙皇帝御用的那方砚台。杨帆,关于松花砚你还了解多少?”李老赞赏的点点头。

“松花砚所用的原料是采用长白山的松花石,这也是松花砚的由来。用松花石打造砚台开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

松花砚以温润如玉,碧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深得康熙帝喜爱,封它为御砚,专供宫廷使用。

在明清时代,松花砚与陶砚、端砚、麝砚并称为神州四大砚。到了清末民初,松花砚假货泛滥,人们这才用中州的成泥砚取代了松花砚。”

每走到一个展品面前,李老总会让杨帆先说说自己的观点,然后他再将杨帆不知道的知识讲给他听,还将一些典故告诉杨帆,杨帆仔细听着李老的讲解,将这些牢牢记在心里。

突然,东南角发生骚动,是保安撞翻了唐三彩骆驼,没想到驼铃碎屑里蹦出个螺钿漆盒。

螺钿漆盒“啪”地一声弹到杨帆脚边,那声音在安静的展厅里格外刺耳,与此同时,展厅的顶灯恰好闪了闪,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

杨帆瞳孔骤缩——盒盖缝隙溢出的淡淡光芒。

杨帆弯腰刚想捡起盒子,却被一只细长的嫩手一把抓起,然后直接递到杨帆的眼前。

“杨先生是鉴宝师,这个物件理应先由杨先生过目。”孙瑶笑嘻嘻的看着杨帆说道。

“谢谢,不知该怎么称呼你?”

“我叫孙瑶,希望能跟杨先生做个朋友。”

“那感情好,像孙小姐这么漂亮的姑娘谁不喜欢结交,能认识孙小姐是我的荣幸。”杨帆说完随手打开了螺钿漆盒。

顿时,耀眼的白光一闪而过,盒子里静静躺着一颗发着莹光的珠子。

“哇,夜明珠,竟然是夜明珠啊。”

“是啊,谁会想到竟然有人将夜明珠藏在一件赝品瓷器里。”

“我看过介绍,这件唐三彩骆驼是陈家去年花了十六万在国外买回来捐给国家,不想被鉴定是赝品。

这次是专门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提醒人们不要上当。还真没想到,里面竟然藏着一个宝贝。”

杨帆也是连连惊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陈家花了十六万买了个赝品,却因此得到了价值百万以上的夜明珠。

将夜明珠交还给工作人员,杨帆又与李老他们走向另一边。

这次盛会,杨帆学到了很多从书本学不到的知识,临分手时,李老还送了他一张名片,同样也留下了杨帆的联系方式,因为李老从杨帆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