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明媒正娶,大办婚事

换源:

  梁禾根和香蓉回到宝庆,在老妈的催促下,又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梁禾根看了结婚证,才晓得妻子的真实姓名叫汪蓉儿。

直至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他才发现妻子不过是小学文化。难怪她生怕别人看到自家户口本,果然是有隐情。

夜晚下班,梁禾根将新户口本交给香蓉,取笑道:“香丫头,原来你也喜欢吹牛。”

香蓉不明所以地问:“我又不姓牛,家里也不养牛,我吹啥子牛?”

梁禾根拿回户口本,翻开了说:“你瞧瞧自己的文化程度。”

香蓉怒道:“你个乡巴佬,竟敢嫌弃老娘文化程度低。明天咱俩就去离婚!”

梁禾根慌忙解释说:“你不要误会,我绝对没有嫌弃你的意思。我喜欢的是你的人,而不是你的文凭。”

“你不用解释,赶紧滚回你的酒店。”香蓉余怒未消。

梁和根委屈地说:“我俩已经领了结婚证,户口也办在一起了。你还要分房睡,这样子不好吧。”

“可是我俩还没有举办婚礼。”香蓉说完,就不由分说将他赶出宿舍,关上房门。

梁禾根站在门外,左右为难,回酒店睡必定被老妈臭骂一顿。他隔着门大声喊道:“你不让我进房睡,我就睡在门口。”说完,他从超市仓库找了些纸皮铺在门口,然后和衣睡下。

香蓉知道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事,毕竟两人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她心软地说:“你去洗个澡吧。”

梁禾根听了,高兴地爬起身,赶紧去卫生间冲了凉,然后急不可耐地敲开门。

香蓉见梁禾根一副饿虎下山的模样,心想自己守身如玉,到头来却便宜了一个乡巴佬,但是不甘心也晚了。

肥婶想到儿子儿媳今晚应该是圆了房,不过,她还是有些放不下心。为了婚礼的事,她和老公又杠上了。她想在酒店举办婚礼,梁老头却偏要在自家新楼办婚宴。老两口为此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结果把儿子的婚礼耽误了,一拖再拖。

她想着,拖延婚礼不打紧,但是绝不能耽误自己抱孙子。因此,昨夜,她是软硬兼施,又劝又骂,硬是将自己情窦未开的儿子赶去了超市睡。

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梁如兰来上班,见老妈精神不振,就问她昨夜为什么没睡好。

肥婶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骂道:“都怪你老爹。我想在咱酒店举办婚礼,你老爹非要在村里办不可。”

梁如兰不假思索地说:“当年我出嫁,不就是办了两场酒宴,我们家跟夫家各办各的。”

肥婶迟疑道:“可是,这出嫁酒理应归女方办。”

梁如兰骂道:“你傻呀!你可以假借亲家的名头,在咱酒店办一场出阁酒,然后,第二天,将新娘接到村里,再办一场婚宴。这样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肥婶听了,拿不定主意,毕竟这出嫁酒是归女方办,就是想插手,那也得征求儿媳妇同意。她急忙走到南城超市,想问问香蓉的意见,顺便打探一下昨夜儿子究竟睡在哪里。

超市早已开张,却不见儿子儿媳的身影,肥婶径直走向香蓉的宿舍,然后小心地贴着门,打听里面的动静。她听到香蓉的嗔怪声:“你真讨厌,都快上午了,还要搂着我睡觉。”

肥婶顿时喜笑颜开,赶紧蹑手蹑脚地走开了。她来到隔壁的肥婶饭店,亲手做了两大碗香喷喷的牛肉面,然后用托盘端着面来到香蓉的宿舍门口,大声喊道:“快起来吃早餐!”

小两口听见,慌忙穿衣起床,打开门,见到老妈,两人的脸不由地羞得通红。肥婶笑眯眯地说:“赶紧趁热吃,不要饿坏了身子。”

两人昨夜身体透支,早已饿坏了,便端起面狼吞虎咽。肥婶顺便将办出嫁酒的事情跟儿媳妇说了说,香蓉不假思索地回答:“妈,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跟我商量。”

肥婶听了,满心欢喜,她就喜欢这种既能干又乖巧的儿媳妇。她赶紧回到酒店,跟二女儿商定举办婚礼的良辰吉日。然后,她打电话通知老公,叫他做好一切准备。反正,村里的酒席就由老公负责,她只管收礼金,其他一概不问。

香蓉的父母接到通知,提前几天就来了。但是路途实在太远,香蓉的爷爷、弟弟、妹妹,以及亲戚都来不了。肥婶听了亲家的解释,毫不介意。反正那些人她都不认识,来不来也无所谓。

不过,办出嫁酒还需要两位媒人,肥婶就将二女两口子定为媒人,还信守承诺,每人包了五千元的礼金答谢。梁胜男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老娘做事太偏心,让老二家独得好处。

出嫁酒就定在星期天,送礼的人都是湘和酒店和南城超市的员工,很多相关联的货物供应商也送了贺礼。香蓉在这边没有亲戚,只来了父母。老两口都是本分人,话不多,一切的应酬都由肥婶处理。由于是星期天,来吃酒的人都是拖家带口,酒席办得很是热闹。

不过,有一位送贺礼的人只有梁禾根认识,他就是曹恒,跟梁禾根也只有一面之缘。他却送出了全场最高的礼金——两千元整,这几乎相当于普通人半年的工资。梁和根百思不得其解,肥婶很是紧张,怕此人居心不良。梁和根将曹恒的真实身份告诉老娘,她才放下心来。

星期一大清早,梁禾根就租了一辆中巴车去南城超市接亲,陪同去接亲的都是儿时发小和亲戚。嫁妆不多,仅仅十床棉被和一些不值钱的锅碗瓢盆。

肥婶见了,心里很不高兴。定亲时送了两万块钱彩礼,这亲家太贪心,才给了这么一点儿嫁妆。但是她也不敢明说,怕儿媳妇听到不高兴。

酒宴就办在新楼,一共摆了二十多桌。吃酒席的人都是本村的乡里乡亲,还有梁老头夫妻俩的亲戚。梁禾根也算是乡里能人,因此,乡政府也有人送了贺礼。

梁胜男对父母和小弟都有意见,就没有叫上本单位的人来参加婚宴,礼金也只随了一百多块钱。梁如兰感激小弟的照顾,包了五千块大红包。梁晒兰两口子常年在外躲计划生育,穷得叮当响,只好向大女儿借了三百多块钱参加婚宴。

夜晚,又闹了很久的洞房,把梁禾根和香蓉整得精疲力尽。两人累得衣服都懒得脱,就相拥着睡着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