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府的天永是昏暗的,酆都排名第三的花楼漱金楼最高层,金绡幔帐被欢颜香浸透,红衣男子蜷在绒毯堆里,锦袍皱成一团。他本搂着花魁楚十娘睡的香甜,却被突如其来的亮光惊醒,煜煦抬手遮眼,腕间青玉珠磕到鼻梁,痛得闷哼一声。
昨夜赌赢的南海鲛泪滚落枕畔,珠光晃得他眯起眼,眼下残留的胭脂随睫毛颤动,“春红——”他喊道,宿醉的嗓音沙哑,“把帘子给爷拉上!”
藕荷色裙裾掠过满地狼藉,名唤春红的丫鬟急忙跑来,一双柔荑将浸了冰泉的丝帕敷在他额头:“爷,不是天亮了,是您兄长。”
“老子哪有兄长?”煜煦将锦被丢开,勉强坐起来,揉着自己发痛的额头说道。
“自然是凤公子来了。”身后曼妙女子也披衣坐起,楚十娘柳眉含黛,唇色嫣红,柔若无骨的挂在煜煦身上。
凤天炎将明寒火一收,冷冷问道:“从忘川到酆都六个月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往生门?”煜煦重新躺回美人怀里,闻着十娘身上那蛊惑人心的异香,笑着道:“惫懒人间不知愁啊,等我休息够了,就去,就去。”
“融魂的事情我等的起,但是结婴呢?”
“时机到了自然会结的。”煜煦慵懒的说道,就着丫鬟春红的手喝了口醒酒茶。琥珀茶汤顺着下颌滑落,花魁娘子攀着他肩头去舔,红软舌尖掠过喉结时被他掐住腰按进锦被,自床顶垂落的珍珠璎珞与十娘足腕金铃相撞,叮咚声里混着她带笑的嗔怪。
天炎无奈的摇摇头,化作一道金红遁光向酆都城外飞去。他站在酆都城的城墙之上,看着青色的雾气在忘川腾起:“岁入星纪,忘川雾,烈山令现。”再有三日,吹笛人就会现身酆都,想要进入“三绝境”得到烈山探幽令的人便可跟着笛声坠入忘川。无论是寻那红衣道人还是寻找避开苦情劫的方法,这都是一个好机会。
需要这个机会的人终于在天炎的“劝说”下在吹笛人现身的一个时辰前站在了摆渡栈前。
“我们就不能等下次吗?还什么都没准备呢。”煜煦歪歪扭扭的靠着摆渡栈的柱子。
天炎此时幻化回本身,金红色的小凤凰站在煜煦肩头,却说得是人言:“烈山阁每十二年开一次,你还要在酆都滞留到十二年后吗?”
“也没问题。”煜煦拨开酒壶的盖子,给自己灌了一口红尘香。天炎也闻到了这独特的酒香,“你还有时间去蘩漪楼买酒?”
“锦绣娘娘送的,她可舍不得我呢。”煜煦得意的说道,这半年来除了和酆都的九大花楼楼主混熟了,还把蘩漪楼能点的菜都尝了个遍,有一月甚至把蘩漪楼当了固定的饭堂,三餐都在那里吃。
说来也怪,向来认钱不认人锦绣楼主却颇为赏识煜煦,“锦娘娘是觉得我吃饭香。”煜煦如是说道。
“而且还足够有钱。”李墨搭腔道。锦绣楼主收有两个徒弟,生的一样相貌,其中一个是煜煦在万章见过的李墨,和初见时一样挑剔,另一个更温文懂礼的是兄长李文。
酆都的渡口浸在忘川血雾里,十三盏白骨灯笼悬在摆渡栈前摇晃,鬼火舔舐的焰芯里浮着一张张哭泣的人脸。天炎指尖噼啪炸开幽蓝星子,映得血一样浓醇的雾气纷纷后退,像是千万只血手缩回幽冥深处。
子时三刻,笛声如蛛丝般缠入摆渡栈,那不是竹笛的清越,倒像女人的呜咽,每声转调都牵动忘川河底沉浮的怨灵嘶鸣。迷雾中渐渐浮出一个红衣女鬼,衣摆浸着粘稠的暗色,分不清是血是墨,一个眨眼便站立在船头。“忘川雾,忘川开,烈山阁,烈山奇。”渡船老叟铜锣闷响,在袅袅笛声中向忘川中心驶去。
忘川冥水在中央聚成旋涡,笛声里混进了女子凄切的哼唱:“奈何奈何,黄泉不渡……”无数苍白手臂穿透水幕,船身突然立起,冲向千重浓雾。
渡船将闯境众人放下,一溜烟的消失无踪了,天炎提醒道:“入了断头门,就不能再走回头路。”
煜煦回头看了看已经隐匿身形进入石门的众多修士,并不在意的道:“我们不找个队友吗?”
“你以为这是宗门试炼吗,无论进去有多少人只有六枚烈山令,也就是只会有六个人能活着走出去。”天炎身上燃起火焰,将血雾逼散三寸,也将三绝境中第一境看的更清楚一些。关于三绝境形成的原因,有人认为这是凡冥两界相撞形成的空间废墟;也有人说是千万年前古神在此斩杀的一只吞天巨兽遗骸所化。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使得三绝境死气弥漫,灵气枯竭,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无法在此停留超过一年时间。更别说隐匿在死气之中的污秽结界,不时的刮起迷魂风暴,以死气为食的诡异妖兽,哪一个碰上了都是非死即伤。
第一境内是一望无尽的忘川花海,那些花瓣形如人齿,花芯吞吐着磷火,根茎生有无数细如发丝的触须。煜煦将斩焰剑唤出,离地一尺左右,缓缓向一处废弃的宫殿飞去。宫殿的顶部早已坍陷,数十根缠满青铜锁链的巨柱斜插在地,柱身刻满被腐蚀的星轨图腾,这是万年前神界攻下冥族秘宫时留下的遗迹。这是初代冥王持燃所建,为掌控六道轮回,神族大军花了数百年攻灭冥界七大王国。而之后的天崩使得更多死气喷涌而出,三绝境便成废弃之地。
再后来,为防止死气外泄,神界派来主管冥界事务的神灵境修士在其外设下困魔结界,故在内者无法使用五行遁术。
无尽海边一个身着黑衣的中年文士望着上游越发浓重的血雾,长长的叹了口气,收起了鱼竿和鱼篓,回到了不远处的一栋木屋前。他手中鱼竿一挑,将“歇业”的牌子从房檐上挑落。古旧门扉上刻满数千交叠的银色锁链纹路,中年文士长袖一扫,门匾上“烈山阁”三字灿然浮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