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换源:

  对于宋青书那滔滔不绝,近乎炫耀般的言论,小龙女只是静静地听着。

她清冷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偶尔,她才会礼貌性地点一点头,算是回应。

她对这些所谓的名门威望,对那些江湖上的虚名浮利,并无半分真正的兴趣。

她的世界,简单纯粹,与这些世俗的喧嚣格格不入。

然而,她这份与生俱来的疏离与淡漠,落在宋青书眼中,却完全是另一种解读。

在他看来,这正是仙子不染尘俗的高冷。

这份高冷,非但没有让他气馁,反而像是投入火焰中的干柴,愈发激起了他内心深处那股强烈的征服欲。

他认为,唯有他这般出身高贵,天赋异禀的男子,方能配得上这般绝世独立的佳人。

而一旁的苏白,则全程气定神闲。

他端起驿站提供的粗瓷茶碗,轻轻啜饮着寡淡的茶水。

他神情自若,仿佛宋青书口中那些足以让寻常江湖中人震惊失色的“武当绝学”、“名门轶事”,不过是邻家大叔闲聊时的寻常谈资。

他甚至还有闲心打量着茶碗上那粗糙的裂纹。

这种极致的淡然,这种近乎无视的态度,让一直暗中观察他,并暗自将他视为潜在情敌的宋青书,心中愈发不快。

一股无名火,在他胸中悄然升腾。

一个侥幸拜入仙子门下的无名小子,身份低微,相貌平平。

在自己这位武当派核心嫡传,未来江湖的领军人物面前,竟敢如此托大,如此目中无人。

简直是岂有此理。

宋青书的嘴角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但眼底深处,已然掠过一丝寒意。

他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在仙子面前,光明正大地,彻底将这小子狠狠比下去,让他原形毕露的机会。

他要让仙子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潜龙,谁才是值得托付的良人。

次日清晨。

驿站的庭院中,晨曦微露,空气清新。

众人用过简单的早饭,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启程继续赶路。

宋青书目光一扫,很快便寻到了正在驿站后院马厩旁,仔细检查马匹状况的苏白。

他脸上立刻挂上一贯和煦儒雅的笑容,缓步走了过去。

“苏兄弟,早。”

他声音温和,听不出丝毫异样。

苏白闻声,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平静地看着他。

“宋公子,早。”

宋青书目光落在苏白身上,上下打量一番,笑道:“苏兄弟,我看你气息沉稳内敛,脚步轻盈,想必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武学奇才。”

“在下不才,新近于家传剑法上偶有所得,正苦于无人印证。”

“不知苏兄弟可否赏脸,与我切磋一二,相互印证一番武学心得?”

他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姿态谦逊。

仿佛真的只是一个醉心武学的后辈,在虚心求教。

然而,他话音刚落,周围那些原本正在忙碌的武当派弟子,却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迅速围拢过来。

他们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看好戏的神情,眼神中充满了对自家大师兄的盲目信任与崇拜。

不远处,正准备上路的小龙女,也因这边的动静而停下了脚步。

她那双清冷如水的眸子,淡淡地望了过来,落在了苏白与宋青书身上。

“切磋?”

苏白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看着眼前这位表演欲十足的宋青书。

“宋公子乃是名门高弟,武当翘楚。”

“我这点微末道行,恐怕连宋公子一招都接不下,又怎敢与你切磋?”

“还是算了吧,免得贻笑大方。”

他语气平淡,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苏兄弟何必如此过谦?”

宋青书脸上的笑容更盛,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持。

“武学之道,在于交流印证,方能有所精进。”

“我们点到即止,就当是活动活动清晨的筋骨,如何?”

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

今日,他定要在这位龙姑娘面前,用最潇洒写意的姿态,三招两式便将苏白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轻松击败。

不仅要让他颜面尽失,更要让龙姑娘亲眼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青年才俊,谁才是值得她青睐的对象。

“既然宋公子盛情相邀,一再坚持。”

苏白目光平静地扫过宋青书,以及他身后那些跃跃欲试的武当弟子。

“那苏白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识抬举了。”

他淡然应战。

“好吧,那便请宋公子指教了。”

两人走到院中一片较为开阔的空地上。

各自从兵器架上取了一柄练习用的木剑,相对而立。

清晨的微风拂过,吹动了两人的衣袂。

宋青书手腕一抖,手中木剑挽了个极其漂亮的剑花。

寒光点点,煞是好看。

他摆出一个武当剑法中最为标准的起手式,身形挺拔,姿态潇洒至极。

引来他身后那些同门师弟们的阵阵低声喝彩。

“苏兄弟,请!”

宋青书朗声道,声音中充满了自信。

话音未落,他脚下步伐一错。

正是武当派引以为傲的轻功绝学“梯云纵”。

身形陡然变得飘忽不定,宛如平地起风。

瞬间便欺近到苏白身前。

他手中木剑一振,剑尖带起锐利的破空之声。

一出手,便是武当派的精妙绝学“神门十三剑”。

刹那间,只见道道剑光交织如网,密不透风,分别指向苏白周身上下十三处要害大穴。

他这一招,起手迅捷,剑势凌厉,变化多端。

尽显名门大派弟子的扎实功底与不凡实力。

周围的武当弟子,更是看得双眼放光,忍不住低呼出声。

“好俊的剑法!”

“大师兄威武!”

然而,面对这如同暴风骤雨般笼罩而来的绵密剑网。

苏白却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他神色平静,仿佛对眼前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甚至,他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那模样,在一些武当弟子看来,简直像是被宋青书这凌厉的攻势给吓傻了一般。

直到那森然的剑光,即将及体的前一刹那。

苏白才终于动了。

他没有施展任何复杂的步法。

也没有做出任何花哨的闪避动作。

只是简简单单地,向左侧横向平移了不过半步的距离。

与此同时,他手中那柄普通的木剑,随意地向上一撩。

动作看起来轻描淡写,甚至有些漫不经心。

叮!

一声极其清脆的碰撞声响起。

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晰。

苏白的剑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精准,后发先至,不偏不倚地点在了宋青书那看似完美无瑕的剑网之中,某个极其细微,却又至关重要的剑招衔接之处。

那汹涌的剑网,犹如被利刃划破的蛛网,瞬间被撕开了一道清晰可见的口子。

攻势顿消。

宋青书脸色猛地一变。

他完全没有料到,自己这志在必得的一招,竟然会被对方如此轻易地化解。

他心中虽惊,手上动作却是不慢。

手腕疾速翻飞,剑招陡变。

一式更为绵密柔软的“柔云剑法”紧接着使出。

剑势如丝如缕,如烟似雾,缠向苏白。

这一招,走的是以柔克刚的路子,变化更加繁复。

苏白依旧是不为所动。

他仿佛能提前预知宋青书的每一个变化。

只是在对方剑势及身之时,手腕轻抖。

他手中木剑或削、或劈、或点、或拨。

每一次出招,都显得简单直接,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但每一次,都能恰到好处地,在最关键的时刻,破去宋青书剑招的核心劲力。

每一次,都让宋青书后续的精妙变化,胎死腹中,难以为继。

场上的局势,显得无比诡异。

宋青书的剑法越来越快,招式越来越精妙。

“玉虚剑意”、“两仪剑法”,各种武当派的精妙剑招,被他接连不断地施展出来。

引得旁观的那些武当弟子,喝彩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亮。

仿佛他们的宋大师兄,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即将取得胜利。

而苏白,却始终只是在方圆三尺之内活动。

他脚步从容,神情淡定。

甚至连呼吸都没有丝毫紊乱。

他轻松写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武学长者,在不紧不慢地指点着一个刚刚接触剑术的孩童。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游刃有余的从容。

“可恶!”

宋青书久攻不下,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脸上的神情,也从最初的自信满满,逐渐变得有些焦躁与难堪。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无论自己的剑法如何变化,如何精妙。

对方总能轻易看穿自己的意图,然后用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将自己的攻势化解于无形。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他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他怒喝一声,将体内积蓄的内力催动到了极致。

一招压箱底的“太极剑法”骤然使出。

他手中木剑画出一个又一个圆润的弧线。

剑身之上,隐隐带着一股粘、黏、连、随的浑圆剑意。

仿佛要将苏白彻底锁死在这无尽的圆转之中,再也无法挣脱。

这一招,乃是武当派剑法的精髓所在,讲究后发制人,以静制动。

然而,就在宋青书这太极圆转剑意将成未成,威力即将爆发的瞬间。

苏白却笑了。

那笑容,依旧淡然。

却让宋青书心中猛地一突,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不再格挡。

也不再闪避。

他手腕猛地一振。

一抹熟悉的,带着难以言喻的凌厉与霸道,宛如九天之外倏然降临的流光般的璀璨剑意,自他手中木剑的剑尖,冲天而起!

他甚至没有使出任何完整的招式。

仅仅是一个起手式!

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玄奥的起手式!

咻!

一声尖锐刺耳的破空声,陡然响起。

仿佛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宋青书那看似完美无缺,圆融无碍的太极圆转剑意。

在这道霸道无匹,凌厉绝伦的剑意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一般。

瞬间便被从中剖开,摧枯拉朽,支离破碎!

下一刻,全场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围观的武当弟子,脸上的喝彩与笑容,都僵硬在了那里。

他们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张得几乎能塞下一个鸡蛋。

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

苏白手中那柄普通的木剑,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宋青书的咽喉之前。

冰冷的剑尖,距离宋青书的皮肤,不过分毫之差。

那剑尖之上散发出的森然寒芒,让宋青书的皮肤上,都激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只要苏白再往前递进一丝一毫。

宋青书便会当场血溅五步。

高下立判!

胜负已分!

宋青书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没有一丝血色。

他额头上的冷汗,如同雨点般涔涔而下,瞬间浸湿了他的道袍前襟。

他握剑的手,在剧烈地微微颤抖。

他败了。

败得如此干脆利落。

败得如此一塌糊涂。

败得让他颜面尽失,无地自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