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问诗局,那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换源:

  第二天清晨,唐仲元很早便来到了李泰所下榻的客栈。

“李兄,准备好咱们就出发吧。”

唐仲元兴奋的说道。

他虽然文采不足,但素来喜欢热闹,今日这般热闹景象,他岂有缺席的的道理。

“走吧。”

李泰朝唐仲元微微一笑,迈着步子走了出来。

李泰今日换了身普通的衣服,手中还拿着一把折扇,一身尊贵的气息被收敛,此刻的他看起来只是一个家中有些小钱的普通书生罢了,和昨天唐仲元的打扮很是相似。

唐仲元见状,连忙追赶上去,和李泰并肩而行,两人朝着听潮湖走去。

听潮湖其实并非一个湖,而是钱塘最大的一个青楼之所,因所占面积过大,楼内人工挖掘出来一个巨大的露天湖泊,这才得名。

待到两人走近,李泰抬起头观摩着这个庞大的建筑。即便是他,此刻也不由得为这个建筑而惊叹。

整个听潮湖呈现的是一个圆形的建筑,中间是镂空的,便是人工湖所在位置,除此以外,旁边的娱乐设施一件不少。至于外面的圆环,则是听潮阁的主体,以圆环来作为主体,空间无疑宽敞了许多,同时而来的,还会多出更多的房间。

这般鬼斧神工的建筑,即便放在李泰前世,也是很难建成的。没想到今日得以一见。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江南之地究竟有何等繁华,甚至奢靡成风!

“李兄,我们进去吧。”

唐仲元笑着说道。

他能够理解李泰看到这个建筑的震撼,莫说是李泰。即便是自己这个从小在钱塘长大的本地人,每次看到听潮湖的时候,也止不住的为他所折服!

李泰点了点头,跟着唐仲元的身后朝楼内走去。

此刻听潮湖门口已经在排着队,看样子都是想要进去参加游园诗会的。

李泰耐心的排着队,跟随着队伍向前挪动。

好在队伍前进速度比较快,眼看着就要轮到他们。

唐仲元忽的脸色一变。

“坏了!”

李泰好奇的看着他,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唐仲元搓了搓手看着李泰,满脸的尴尬:“李兄,怪我疏忽大意,忘了想要进入诗会需要请柬,若无请柬,今日的听潮湖不接待……”

唐仲元越说越心虚,最后声音变得如同蚊子般哼哼。

“……”

李泰面无表情的看着唐仲元,一个字没说,只是这样盯着他看。

“这也不能怪我啊李兄!”

唐仲元连忙叫屈。

“诗会一年只举办这一次,平日里只要手上有银子,都是可以自由进出,习惯之后没有意识到而已嘛!”

李泰无奈的揉了揉额角:“没有请柬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进去吗?”

唐仲元顿了一下,紧接着眼神一亮。

“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

“有些人才尚且声名不显所以拿不到请柬,为了让这些愿意参与游园诗会的人也能有机会进入,听潮湖曾经有过规定:凡无请柬想入湖中之人,尽可参与问诗局。题目自己抽取,只要七步之内能够完成且合格便可获得入湖资格。”

李泰一听,嘴角上扬了一些。

即兴作诗?

这自然难不倒他。

于是李泰便在唐仲元的带领下,前往参与问诗局。和李泰一样,来参与问诗局的很不少,不过都是愁眉苦脸的。

显然,这些都是被这所谓的问诗局所淘汰之人。

见到李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又来一个不知死活的。”

有人心中冷笑,等待着看李泰的笑话。

这么多目光汇聚在他的身上,李泰丝毫不惧,缓缓的走到台前。

台前坐着的老者看到有人过来,将手中的竹筒拿了出来。

“里面是题材,自己挑选。”

老者对李泰说道,接着努了努嘴,朝着李泰身后指去。

“看到那个门了没有?作诗一首,便直接从那个门入湖,若是无人阻拦则代表你通过,反之亦然。”

李泰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听明白了,随即便将手伸进竹筒之中,再出来时,手中已经攥着一个纸条。

李泰打开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大字:

“相思。”

很显然,这便是李泰作诗的主题了。

李泰微微一笑,将手中纸条放在桌上,转身便朝门口走去。

就待众人以为他是要放弃之时,李泰的声音从他们的耳边响起: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最后一个字落下,李泰正好走到门口,毫无意外的便走了出去。这代表他问诗局通过!

只留下满屋子的人沉默。

敢来参与问诗局的人,无论结果如何,最起码对于诗词歌赋的鉴赏水平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李泰刚刚即兴所做之诗回荡在他们耳边,振聋发聩!

“这才是诗啊!与这首诗比起来,刚才通过的那些人,做的都是些什么玩意,狗屁不通!”

“即兴赋诗,能做到这般水准,当真恐怖至极!”

“只是看了一眼题目,便能赋诗的人,我愿称他为天才,而此人,不仅三息成诗,更能借红豆来寄托相思,我愿称其为鬼才!”

“人比人气死人,这等神作,我怕是这辈子都写不出来。”

“……”

至于负责讲解规则的老者,早在李泰第一句诗出来的时候便愣住了。

实际上,他才是这场问诗局的考官,所有不合格的,只要他眼神自动,自然会有人站出来阻止他们出门。

渐渐回过神的老者看着李泰离去的背影,摸了摸胡须轻声笑了起来。

今年的这场游园诗会可就有意思了,那唐家小子算是遇到对手了。

“下一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