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六章 庐山简寂

换源:

  由此,萧文君就带足了千人部下,出江州府州治,去往属地上任推行政务和心中抱负。

分兵的五位将领,原本计划带走一百五十兵马。

萧文君觉得太少:“计划中你们带的兵马少了一些,现在已有千人部,便决定分兵一半给你们五位部将。”

众人怕文君任重,竞相辞让。

最后还是祖暅取了个居中办法:“让五位部将各领八十,共计四百而走。剩余六百兵马随本部行军。”

田丹池也赞同的说道:“祖暅兄的办法稳妥,剩余的兵马,我们再分出二队到湓城港,调用五百石的战船,水陆并进,直奔庐山东南的星子镇。”

萧文君点头答应:“就按两位建议的办。我之所以要星子镇做第一站,或许耽搁咱们一些行程时间。原因有三。一是陆静修的南天师道教在庐山上;二是庐山县地理位置决定的,西有庐山相依,东有潘阳湖磅水可进潘阳郡,北可进大江天险,南可进豫章南昌。三是有山就有木,可造车船、造纸,垦荒桑植渔田,星子镇虽然小,确是一处佳境。”

萧文君带领军兵,车马不停需绕行庐山南部,导致路程变成了百里,一日而至亦是傍晚。水陆二队的战船,经大江入潘阳湖南下,傍晚也到了星子镇,两军汇合在陆上。

萧文君下令兵马于金鸡峰山脚处,三里外安营扎寨。常鹏一队扎中军,四队前后左右各扎一方,一队留守船只。并未急着上山,也没惊扰星子镇的百姓,

中军账内,萧文君派人传令,派人先行前往勘察适合建造车场和船坞的场地。

萧文君对祖暅和田丹池说道:“星子镇毗邻潘阳郡,由于和州府隔着庐山,所以交由我代为管理。将来想要在星子镇驻扎一部军马,也是需要落实军屯和戎屯政策的。本着不占用当地耕作人力的原则,夏收抢种前,就无法再强行征劳役,所以这几百卫兵,日后就成了当下车船建造的主力。”

田丹池说道:“趁着夏日长,傍晚天还亮着,按照主公意愿,不如我们亲自组织,在几百军中选拔有学识的兵士,教授些技艺和带兵从政要略,以备日后驱使应用。”

祖暅赞同的说道:“丹池的办法好,我们的想法是要靠众人推行实施出去的,早日培养,早些省力。这是建造车船的图纸,我可以教授他们选料、选址、工艺要求等。同时再让人统计各营所需工具数量,需补充的铁匠、木匠等。”

三人商议妥当,就实施了起来,直到入夜安睡。

天亮用过早饭后,田丹池留守军中大帐。萧文君和祖暅,带着常鹏等十名护卫,来到庐山南部金鸡峰下的简寂观。

自山门前,取出了陆修静宗师的信件,夹带着萧文君的题字,交于接待的道士,就说一位姓萧的公子,请求见掌门孙游岳,并未报上萧文君的将军太守官职。

时间不长,就见到一众道士来到道观前,中间一人风骨超然,卓尔不群,正是萧文君要见的掌门师兄孙游岳。

“无量天尊,贫道简寂观孙游岳。敢问来者可是萧文君师弟?日前得到师尊口信,说你到任江州府,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

萧文君上前一步:“见过师兄,冒昧拜山,未曾通知,文君有礼了!”

孙游岳右手边身后也是一面熟人,正是京师陆宗师院门内,当日接待他的中年道人,此刻对他面带微笑。“小师叔不必客气,师尊曾命我带回法旨,随时恭候您来简寂观,就如回自家山门。”

孙游岳高兴的为萧文君介绍,其左手边是一男一女两位道士:“此二人道号简宝简云,是我的师兄师妹,当然也是文君的师兄师姐了。”

又几位风姿卓然的年轻道士,孙游岳介绍说道:“这是本座亲传弟子,道号寂隐的陶弘景。”

萧文君看到了熟人,笑起来说道:“好你个寂隐,京师一别,不想在此见面了,你我竟然还是师叔和师侄!”

寂隐陶弘景也笑着说道:“弘景见过小师叔,有我在,你该不感到陌生了吧!这是我的寂空、寂灭师兄弟,寂星、寂月师姐妹。”

寂字辈弟子都和萧文君年纪相仿,萧文君很高兴的和他们见面。

孙游岳见到这样的情况,高兴的说:“师弟初回山门,还是回到山中再叙不迟!”

众人一番热情礼让对答请入道观,拜了上清神像,后堂续茶前又行过师兄弟礼,寂字辈低于萧文君,又拜会了这忽然而来的小师叔。

萧文君拿出了陆宗师掌门戒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这是师尊交给我的信物,文君承认自己俗家关门弟子身份,十分愿意支持简寂观众人弘扬道义,但文君身在庙堂,更无意掌门之务。师尊请大师兄孙游岳执掌山门。”

孙游岳十分正式的站起身来,接过戒指戴在手上,而后坐下说道:“无量天尊,既然如此,游岳就当仁不让,谢过师尊和文君师弟的成全了!”

土财主模样的简宝师兄,领衔起身说道:“见信物如见掌门,我等拜见掌门!”

孙游岳很高兴的对众人说道:“诸位师兄弟,众弟子门徒请坐。文君师弟远道而来,若有差遣,单说无妨,简寂门下,任凭驱使。”

萧文君与孙师兄并座上首,不曾起身,毕竟可以不交出信物,自己就是简寂掌门了。而师尊的意图也是如此,孙师兄只是代替为掌门,只要萧文君愿意,随时可以回来做掌门。

萧文君听到后说道:“日后掌门师兄就多多操劳了,这次文君请求观访教内的藏经阁,调阅书简。还请求陶弘景出山,协助自己理政和行医济世。并许诺答应九月下旬,过了农忙耕种时节,一定帮助大家重新修缮我们的天师道宗,以作报答教派的支助之情。”

掌教大师兄孙游岳闻言后说道:“些许小事,简寂山门一定全力配合。我这就带你去。”

亲自陪着萧文君这个师尊关门弟子的小师弟,到藏经阁做向导。最主要的是师尊信中要求对萧文君的重视嘱托,并已经知道,萧文君现在已是江州邵陵王帐下的重臣,两郡太守,四品武将将军,更是当朝权贵萧家之后。

在萧文君调阅典籍的时机,孙掌门说道:“小师弟才回山门,这些事情不如交给寂隐等办妥就好,师弟不如转转山门,多多小住几日舒心养性。”

萧文君听闻后笑着说道:“大师兄您不知道,我刚刚到任江州府领了官职,还未上任交接,顺路才回到山门。更忧心耕种时节政务较多,实在无法多停在山门。藏经阁调阅了书籍就用了大半日,便要下山回转。等我来日交接了官职,一切稳定之后,有空定会常来,假如政务舒闲,少不得带家眷在山门中烦劳。”

掌教大师兄孙游岳听后大笑着回应:“小师弟和家眷能常回山门,自然求之不得,哪有什么烦劳。”

又继续说道:“小师弟政务为首要,当下即将赴任,师兄初掌山门,更应当鼎力支持你才是。恩,就派简字辈分的简宝简云,我的得意真传弟子,寂字辈的陶弘景,还有其他简字辈长老座下真传弟子,武功极高的寂空、寂灭,寂星、寂月四位弟子出世,随文君小师弟下山行医济世,照料起居家眷,保护你的安全。”

萧文君乐坏了,抓着掌门大师兄的袖子拉到人后,悄声的问道:

“掌门师兄!寂字辈的师侄,咱们有多少?”

孙游岳手一哆嗦,太阳穴直突突,胡子都抖了两下,压低声音说

“小师弟,寂字辈是真传底子,一共也没有几个,都是你这些土埋脖子师兄们的独苗,这已经随你出山了简字两位,寂字辈五个,还不行?”

“原来比王爷世子还稀罕贵重,日后如果有要事,临时再请出一两个的帮帮我行不行?”

掌教大师兄无奈的叹了口气

“小师弟,不瞒你说,要不是师尊他老人家,给你拿着三样东西回山门来,加上师兄我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些老家伙连这几个都不会让你带走,你可要记得为兄和教派的情分!”接着说了句让萧文君很久以后才明白的话。

“小师弟!师尊修悟经年,缘起缘灭,有些人和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你诚心为善,济世为民,天地日月自会感召,官场升迁,教派兴旺,人才岂不是随遇而用?!”

“多谢掌教大师兄点拨!”

萧文君对于寂隐陶弘景十分器重,因为是和自己的夫人袁心妍一同相识的,印象十分深刻,两人交谈很多。

陶弘景诉说了自己从临江楼离开以后,就和师妹寂明寻找陆师尊,准备游历江湖修炼。可是师尊却告知二人京师的形势,根本不适合,后来也听说了救治萧文君的事情,以及他们的婚礼和受任官职。因此,两人受师尊法旨,返回山门,等待萧文君,如果能够相随,也是一种历练,更能相助萧文君政务,成为帮手信任的人。

这也让萧文君,通过陶弘景,迅速拉近了掌门师兄,以及同门的情谊。求之不得,十分高兴。使得简寂门人,此后在萧文君身边备受亲近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