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张家父子

换源:

  江辰努力抹去心中那绝色佳人的模样。

清晨,张家府邸。

当第一缕阳光洒下,偌大的张家就忙碌起来,外院的奴仆、下人、丫鬟开始悄悄地忙碌。

而内宅的庭院中,一片宁静祥和。

这里就是当今大周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太师张远谋的府邸。

富丽堂皇,府中有名分的妻妾就有七位,再加上侍女、丫鬟,可以说是美女如云。

可说是大周第一显赫家族。

内宅,一处偏僻的院子里。

清晨,作为丞相家唯一女儿、全家人宠着的小妹,张芸京不喜欢喧嚣,独自住在府中一角的小院中。

冬天,小院中的几株腊梅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

暖阁里铺了地龙,温暖如春,一位满腹诗书的佳人只穿着贴身衣物,斜躺在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细细翻阅。

那绝美的脸庞上,神情悠然雅致。

书页轻轻一翻,时光就溜达到了晌午,吃过午饭后,张芸京才悠哉地伸了个懒腰,身上的白色贴身小衣顺势滑开,露出一抹雪白的肌肤。在这份慵懒的舒适中,她独自享受着宁静的闲暇,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眸不由自主地飘向窗边,落在那几个排着队的瓷娃娃和笑眯眯的弥勒佛上。

这些都是昨晚元宵夜,她在小摊上猜灯谜赢回来的战利果。

念头一转,张芸京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披上纯白色的狐毛大衣,下床走到桌边,拾起一副对联。她轻轻启唇,低声念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副对联让她忍不住又笑了:“真是大气魄啊。”

沉思片刻,张芸京心中不禁浮现一张温暖又不失稳重的脸庞,随之幽幽一叹。

“看样子,这也是个心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这副对联的确巧妙非凡。

在她心中,江辰的模样逐渐变得清晰,张芸京不由得啧啧称奇,从这副对联又想起了那个晚上,那个呆呆的笨贼。

那晚她伸出援手,纯粹是被主仆间真挚情感所感动,过后也未再多想。

毕竟,教训一个皂衣帮的小角色对她来说不过举手之劳。

然而万万没想到,她和那笨贼竟在街上偶遇,对方还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想到这里,张芸京又笑了,心中生出一丝好奇,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嘴角泛起红晕,她笑容满面,低语:“真是个……怪人。”

能写出这样对联的人,绝非普通摊贩,必是才华横溢之士。

对联虽属小技,难登大雅之堂,但这副对联实在惊世骇俗,让生长于首辅之家的张芸京大为叹服。

身为首辅之女,这类才子怀才不遇的故事她听多了,在这个大周盛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望着这副对联,张芸京嘴角微翘,忽生一计,穿戴整齐,对着铜镜梳理好长发,手持对联,兴冲冲地往前院走去……

目的地,是父亲的书房。

站在静谧的书房门外,听见里面的窃窃私语,张芸京再次微笑。这副对联若落入他人眼里,或许只得到几句赞赏,随即被束之高阁。

但既然被她所得,自然是如获至宝。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说得真好!

这对联赞美的是谁?不正是当今首辅张远谋,张相爷一生的真实写照吗?想必父亲会非常喜欢。

于是,张芸京轻手轻脚地敲了敲门,细声说:“父亲。”

书房内传来一声威严的回应。

“进来。”

张芸京整理了一下衣裳,步入书房,只见中央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约五旬的文官。

此人相貌堂堂,温文尔雅,虽已近半百却身材未显肥胖,依旧保持翩翩风采,气质中透露着不凡的威严。

书房另一边,还坐着一位约三十多岁的武将,身着飞鱼服,配戴金鱼袋,竟是正三品的大将。

他,正是当朝锦衣卫指挥使!

此刻,张家父子权倾一时,牢牢掌控着大周的文武大权。

张芸京进门后,恭敬地行了一礼,轻声说:“女儿见过父亲,见过四哥。”

首辅张远谋微微一笑,溺爱地说:“嗯。”

那武将也笑道:“小妹有何事?”

张芸京莲步轻移,走过去,笑眯眯地展开手中的对联,摆放在张相爷的书桌上。

相爷先是一皱眉,眼神严肃,字迹实在不雅,但这对联……

张远谋一眼便喜爱上了,眼中光芒一闪。

“咦?”

张远谋稍显惊讶,旋即陷入深思,不久眉头渐展,越看越是欢喜。

这对联……

相爷越琢磨越觉得舒心,这简直就是他内心的写照,将自己的清白正直,对皇上的良苦用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相爷锐利的眼神中带着笑意,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奇异的共鸣,像是遇到了知音。

回想当年,大周皇帝由他张太师一手带大,为了让这位皇上成才,他不是也横眉面对众人的非议?

一切为了孺子早成栋梁!

为了那孺子,他可谓鞠躬尽瘁!

于是,张远谋对着对联沉思许久,很快就认出了女儿的笔迹,笑眯眯地点头:“好,好。”

连说两声好,张远谋看着女儿那甜甜的笑容,心里十分欣慰,知父者莫过于女,这副对联写得太好了!

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张远谋的心声,就像一把挠痒痒的工具,正好挠中了相爷的心窝子。

“舒服极了。”

伴随着张远谋的赞赏,

张芸京轻轻一笑,拿起案上的狼毫,工整地把对联重新抄写了一遍。

随后她说:“把这副对联贴到父亲书房门外吧。”

仆人们连忙应声。

“是。”

对联迅速被贴好。

张远谋走出书房,与子女一起在院中欣赏,仍赞不绝口。

在赞叹声中,

张家四子张新春笑道:“这对联真是绝了,小妹之才,让全天下的男儿都汗颜哪。”

张芸京抿嘴又笑了,轻声说:“芸京不敢居功,这对联并非出自我的手,写出这对联的人啊……”

这时候,她脑子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江辰那张帅气中透着几分憨厚朴实的脸,不由自主地,嘴角泛起一抹俏皮的笑。

爸爸和四哥一脸惊讶地望着她。

张芸京抿嘴笑着说:“是个顶顶有趣的人呢。”

这么一说,张远谋父子更是一脸的惊讶。听着芸京面带微笑,绘声绘色地描述江辰这个人,只是把那个雪夜中的事……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她心里明镜似的。

没过多久,

书房里传来了张远谋的声音:“哦……原来是这样。”

张新春也看着妹妹那眉飞色舞的样子,轻声笑道:“依小妹的意思,是要把这个人才拉拢过来吗?”

张芸京笑得温婉,轻轻地说:“我正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人才,如果让他流落街头……”

说着,她用腻腻的声音撒起娇来:“爸爸,四哥!”

张远谋心中十分欣慰,笑而不语。

张新春却微微一笑,溺爱地说:“这人上辈子不知道积了多少福,能让小妹另眼相看,真是难得,那么……先让他在府里做个幕僚,如果他做事得力,赏给个小官做做也无妨。”

在这个年代,依附张家的幕僚、门生、官员和外围势力何止成千上万,多他一个也不算什么。

见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哥哥同意了,张芸京这才转怒为喜,笑得如花儿般:“谢谢四哥。”

正事办完,她又温婉行了一礼,轻声告退。

张家父子看着她快步离去的背影,相对一笑,又回到书房继续他们的谈话。

对于日理万机的张宰相来说,这件事很快就被抛到了脑后,区区一个幕僚,实在不值得他们父子太过在意。

没过多久,

张芸京匆匆回到自己那精致的小院。

想了想,张小姐就在丫鬟的伺候下梳妆打扮起来,稍施脂粉之后,又兴奋地带着护院张天中和几个随从出门了。

这次她没有乔装成男子,而是穿上华贵的皮裘,发髻上插着珠花,坐进了一辆豪华的马车。

隔着窗帘,

护院张天中清了清喉咙,低声问道:“小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马车里,传来张小姐温柔的声音:“去清风街……”

张天中应了一声,挥动长鞭,驾驭着豪华的马车直奔昨晚江辰摆摊的地方。

午后,

清风街。

节庆的氛围依然浓厚,江辰带着李若彤在街上走走停停,一路上也没闲着,尝遍了各种小吃、卤味……

江辰边吃边逛,还不时望向内城的方向,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始终没有看到那令人心动的身影。

李若彤在一旁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小嘴又噘了起来,小声念叨:“公子,你……专心些吧。”

看来公子还在想着那位张小姐。

江辰连忙说:“好,好,我知道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江辰要是对那位倾国倾城的张小姐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他就不是个正常的男子了。

但是……

江辰很快收拾好心绪,咬了咬牙,再次把那绝世容颜从脑海里擦去,李若彤说得没错。

长痛不如短痛。

忘了她吧!

于是江辰振作起来,带着李若彤在商品琳琅满目的街上闲逛,好玩的好吃的都一一尝试。

最后在常去的小饭馆里点了两碗羊杂汤,美滋滋地喝了起来。

与此同时,

清风街通往勾栏胡同的巷口。

豪华的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张天中把马车停在江辰平时摆摊的地方,张芸京掀开帘子,望向路边。

那绝美的脸上,原本兴奋的神色忽然凝固。

让她十分意外的是,那摊位已经人去摊空,原来江辰套圈的小摊,现在换成了一个卖菜的菜农。

张芸京微微诧异。

这种感觉,就像冷水当头浇下。

这让原本兴奋的张小姐有些失落,好看的眉毛皱了起来,对着张天中小声说:“走,回府。”

放下帘子,张芸京心里嘀咕着:“也许他有别的事要忙吧,那……明天再来。”

就这样,时间转到了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