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真绪迎上他的视线:“小岛副主编,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该来的总会来。
她之前有过侥幸,想过小岛毕竟是副主编,必然能意识到《挪威的森林》的文学价值。
但她还是高估了人性。
“不明白?”小岛的手指在稿件上点了点,“字里行间都透一种不明不白的消沉感,过于沉溺在个人那点小情小绪里。”
安井真绪直视着他:“小岛副主编,我认为您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颇。”
“这部作品所描写的迷茫、失落和对死亡的思考,并非刻意为之的阴郁,而是现实的一部分。”
“文学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也包括呈现真实,引发共鸣和思考。”
“回避这些真实存在的情感,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存在。”
说完之后,她悄悄地扫视了一圈会议室,看到几位编辑微微点头,似乎认同她的说法,略微安心了些许。
“那这些地方,关于男女之事写得过于直白,甚至可以说是露骨。”
小岛倒也没有反驳,只是又用手指点在稿件的某几页。
“安井小姐,你要知道,在日本社会,作家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视为国民教师的。”
“这种过于大胆、缺乏克制的描写,恐怕会给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带来负面的影响。”
确实如他所说,这也是本书中相对容易受到非议的点。
尽管年轻一代未必全然认同这种“国民教师”式的定位,但在那些资历深厚的编辑心中,仍然是一条无形的红线。
老派出版社如讲谈社,尤其是《群像》这样坚守纯文学的编辑部,对此格外看重。
“作者虽然直白地描写了,但却非常客观,它们并非为了刺激感官,而是角色情感发展和内心状态外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子与渡边在生日夜发生关系,那是绝望边缘的互相慰藉。”
安井真绪据理力争。
“真实感?安井编辑,我们不能把年轻人在迷途中混乱的欲望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包装成某种值得品味的情感吧?”
小岛健二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前。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几位年长编辑脸上露出了认同的神色。
读懂空气,可是在日本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修课之一。
在年功序列制的职场上,上下尊卑的观念属于是根深蒂固了,这点从说话必带敬语上就能管中窥豹。
所以,也就在日本才会专门有一个词语来形容挑战权威的行为——下克上。
换作平时,安井真绪也就识趣地把稿子收回来了。
她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也已经为伏见清辉争取了,甚至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句尽力了。
但这一次,不知为何,胸口像是堵着一块石头。
就这样放弃吗?
仅仅因为小岛的偏见和几位老编辑的固守陈规?
今天,她不想再退了。
不是为了挑战谁,只是不想让这样一部作品,因为这种可笑的理由被埋没。
她平静地开口道:“小岛副主编,文学作品描写真实的情感和困境,并不等同于鼓励不负责任。”
“作者只是呈现了那个特定环境下,年轻人在面对爱、失去和死亡时的选择与挣扎。”
“我们不能因为真实有时令人不安,就选择回避它。”
说话间间,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同事。
“我认为,恰恰是这种直面人性的复杂,才赋予了这部作品深度和力量。”
“我相信读者能够分辨艺术呈现与现实倡导的区别。”
有几位编辑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是认可安井这番话的,但依然保持着沉默。
没必要为了安井去得罪副主编啊。
“小岛君的担忧也有道理。”
一直沉默的主编田中终于开口,打破了僵局。
“《群像》作为讲谈社的门面之一,我们一直坚持着相对严肃和审慎的选稿标准。”
“这部作品……确实在风格和内容表达上,与我们以往的主流方向有所不同。”
“当然,作品本身有它的独特性和冲击力,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这次,还是先搁置吧。”
安井真绪动了动嘴唇,结果却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搁置。
多么熟悉的词语。
以前她推荐的稿件,在小岛的阻挠下,最后得到的往往也是这两个字。
看似给了缓冲,实则宣判了死刑。
他不想为《挪威的森林》这篇稿子承担风险,无论是来自保守读者的质疑,还是来自高层的压力。
安井真绪听着主编的话,心里最后那点侥幸,也彻底凉了下去。
又一次。
又是这样。
重要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人情世故,是权力平衡,是墨守成规。
小岛健二的嘴角似乎不易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安井真绪看着田中主编,看着他那副息事宁人、不愿惹麻烦的态度,看着小岛健二那隐藏在平静下的得意。
她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真的,非常没意思。
在这里坚持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挖掘新人?
培养佳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她甚至没有力气去争辩,去质问。
因为结果早已注定。
“安井君,你可以再和作者沟通一下,看看是否有调整的可能性。”
田中主编也觉得这次的稿件质量确实挺高,不是以往那种,可以随便糊弄一下安井的,又补充了一句。
所谓的“调整”,无非就是修改那些小岛指出的“露骨”和“消沉”的部分。
但安井真绪知道,一旦动了那些地方,《挪威的森林》就不再是《挪威的森林》了。
那些看似大胆的描写,那些弥漫的忧伤,正是构成这部作品独特魅力的核心。
抽掉它们,剩下的可能只是一具空洞的骨架。
“我明白了。”
安井真绪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她站起身,将桌面上那份凝聚了她希望的《挪威的森林》稿件,连同其他几份文件一起,轻轻地收拢在自己面前。
动作不疾不徐。
这五年在讲谈社的日子,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最初的憧憬,逐渐的麻木,偶尔的不甘,以及……此刻清晰无比的疲惫和失望。
这份工作,曾经是她的梦想。
但现在,她觉得索然无味。
如果连这样一部作品都无法凭着它的力量站上舞台,如果编辑的工作只是在无休止的妥协和人际平衡中消耗,那还有什么意义?
然后,她对着主编和在座的同事们,微微鞠了一躬。
她慢慢地站起身。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向她,包括小岛健二,他的脸上似乎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安井真绪没有看小岛,她的目光落在田中主编身上。
“田中主编我决定辞去讲谈社编辑的职务,现在就辞职。”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连小岛健二脸上的那丝得意也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错愕。
田中主编显然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皱起眉头:“安井编辑,你是不是太冲动了?因为一部稿子……”
“不只是因为一部稿子。”安井真绪打断了他,这是她第一次打断主编的话,“是我认为,我的工作理念,和这里可能不太适合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照。”
说完,她再次鞠躬,没有再看任何人的反应,转身,直接走出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