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样书

换源:

  伏见清辉摇摇头:“安井编辑,你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和专业技能,还有你的职业声誉和人脉资源。”

“没有你,这本书连印刷厂都找不到,更别说发行了。”

“这个分配方案,我认为是公平的。”

“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目标是让《挪威的森林》获得成功。”

“成功了,大家都受益,失败了,损失也需要共担。”

“二阶堂承担资金损失,你承担时间和机会成本,我承担作品失败的后果。”

“所以,利润分配理应体现各自的贡献和风险。”

安井真绪沉默了片刻,理解了伏见清辉的意思。

这个40/35/25的分配方案,确实清晰地界定了三方的角色和利益。

作者提供核心内容,她负责专业运作,二阶堂提供资金保障。

在收回成本后,大家共享成功的果实。

它把安井真绪彻底绑在了一艘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少,她不再是那个庞大出版机器里一颗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了。

“当然,这个分配方案,还需要得到二阶堂本人的同意,我会找时间和她说明。”

伏见清辉顿了顿,补充道。

这位学妹投入上千万円的资金,却从来没有问过回报,所以她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就是。

“我没有意见。”

安井真绪最终点了点头。

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成功,哪怕只是将首印的印量卖完,也能让她开始对未来有个幻想了。

当然,前提是“如果”。

这个“如果”背后,是高达5000本的库存压力和几乎为零的发行渠道。

随后,她把校阅之后的稿件拿出来。

她仔细校对了《挪威的森林》全稿,标注出极其细微的语病和排版建议。

伏见清辉大致翻了翻,安井真绪的工作确实认真,连一些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细微之处都被标注了出来。

专业的事情,确实要交给专业的人。

在他确认之后,就可以将电子文档和详细要求发给了日进印刷厂的原田隆治了。

接着,俩人又聊了一下关于作品发行的进展。

东贩、日贩他们有自己固定的合作出版社名单,和一套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僵化的选书标准。

所以,正如预料的那样,对于“自费出版物”这五个字,他们天然就带着审慎甚至可以说是鄙夷的态度。

再加上首印量5000本这种挑战行业常识的行为,对方根本不感兴趣。

“独立书店呢?”

伏见清辉对此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早有心理准备。

大动脉走不通,那就试试毛细血管。

“联系了十几家,大部分都集中在东京和关西地区,都是大学附近或者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街区。”

“有五六家表示愿意看看样书,如果质量和内容确实好,可以考虑进货几十套试试。”

安井真绪揉了揉太阳穴。

乐观估计,首批进货量可能也就这个数了,这个订货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了。

“没关系,先保证这几家愿意进货的书店。”伏见清辉说道,“我们需要一个起点,一个让读者能看到这本书的地方。”

他的逻辑很简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

只要有人能看到,能读到,口碑发酵是迟早的事。

“现在也只能先这样了。”

安井真绪在心里叹了口气,一时之间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对了,原田先生昨天联系我,说内文纸已经采购到位,封面设计稿也基本定稿了,下周就可以开始打样。”

总算有点好消息了,安井真绪从发行问题中暂时抽离出来。

“这是根据你的想法做的封面初稿,你看看。”

接着,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打印的图片。

伏见清辉接过来,图片上是两个方案,都采用了他提议的红绿撞色设计。

一个方案是纯色块拼接,书名用简洁的黑体字。

另一个方案则在色块上加入了一些模糊的、象征性的线条。

这两种设计,在现下普遍追求素雅或者写实风格的书籍封面中,绝对算得上是特立独行,甚至有点扎眼。

“第二个方案吧,更有设计感一些。”

“好。”

聊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安井真绪也就起身告辞了。

她还有一大堆发行方面的事情要去跟进,每一家独立书店都需要她亲自去沟通、去说服。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跨过了4月,来到了5月。

东京的空气开始逐渐摆脱春寒。

没几天,原田隆治那边传来了消息,通知安井真绪,样书已经打出来了。

速度倒是比预想的快,看来那位原田先生确实上了心。

安井真绪立刻约了伏见清辉一起去印刷厂。

再次来到日进印刷厂的会客室,原田隆治将两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放在桌上。

一本是上册。

封面主色调是浓郁的绿色,如同初夏雨后的森林,带着湿润的生机,又透着一丝深邃的忧郁。

另一本是下册。

封面则是鲜明的红色,像燃烧的枫叶,象征着激情、痛楚,或许还有某种决绝。

红与绿,死与生,绝望与希望。

这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被巧妙地运用在封面上。

设计简洁而醒目。

书名《挪威的森林》用黑色字体印在色块上,下方是作者伏见清辉的名字。

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装订的平整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哪怕放在任何一家大出版社,都绝对拿得出手。

安井真绪拿起一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书脊的胶合是否牢固,切口是否整齐,内页是否有任何污渍或印刷瑕疵。

伏见清辉也拿起另一册。

入手微沉,带着新书特有的气味。

和他记忆中前世的版本不尽相同,但同样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

这就是《挪威的森林》在这个世界的模样。

“怎么样?”

原田隆治在一旁有些紧张地问道。

他对这个项目投入了额外的关注和资源,亲自盯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

“非常好。”安井真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原田先生,辛苦你们了,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纸张的手感,油墨的清香,铅字的触感,这一切都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激动。

原田又看向伏见清辉:“伏见君觉得呢?”

“很不错。”

“好!”

原田隆治松了口气。

拿到这一批次的样书后,安井真绪立刻将其往一些独立书店送。

她先是来到了神保町,这里是东京乃至全日本最有名的旧书店街,同时也聚集着许多有特色的小型新书店和出版社。

而伏见清辉则只拿了上下两册书。

出了印刷厂之后两人就分别坐上了不同的电车,他有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要做。

想必二阶堂结衣也想第一时间看到成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