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有点东西

换源:

  神保町的夜晚,比东京大多数地方都要安静些。

当最后一位流连忘返的顾客也终于离开后,中村信夫慢条斯理地将那扇挂着“营业中”牌子的玻璃门反锁,又拉下了半截卷帘门。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习惯性地环顾了一下自己这间小小的城池。

书店不大,但塞满了书。

从地板到天花板,层层叠叠,新书旧籍混杂,文学、历史、哲学,甚至还有些冷僻的专门领域。

经营这家书店已经快二十年了。

不同于那些只追逐畅销书的大型连锁店,神田川书店一直有个不成文的传统——给那些小众出版社,甚至自费出版的作者留一个角落。

他总觉得,文字的世界里,不该只有那些被资本选中的声音。

他一直有个小小的坚持,就是给那些不被主流出版社看好的小众作品,或者干脆是作者自费出版的书,留一个角落。

总有些璞玉,需要被耐心打磨和发现。

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绝大多数送到他这里的自费出版物,质量都……

一言难尽。

他见过太多怀揣梦想却笔力稚嫩的尝试,也读过不少情节混乱、文字粗糙的稿件。

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凤毛麟角。

“毕竟,真正的好苗子,早就被那些大出版社挖走了。”

他不止一次这样自嘲。

新人作者投稿,首选自然是讲谈社、新潮社、文艺春秋这些业界巨头。

只有在那里屡屡碰壁,看不到希望之后,才会退而求其次,考虑那些二三流的小出版社。

而自费出版,更是这条路径末端的最无奈的挣扎,往往意味着连小出版社的编辑那一关都没过。

他走到柜台后面。

那里放着白天一位自称安井真绪的女士送来的两本样书。

她说自己刚从讲谈社辞职,现在担任一位新人作者的编辑,希望能在神田川书店寄售这位新人的自费出版小说。

这年头,从大出版社,尤其是《群像》那种顶级纯文学阵地辞职出来单干,可不是一般的有魄力。

当然,也可以说,不一般的傻。

要么是真遇到了伯乐,要么就是被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冲昏了头。

他倾向于后者。

“自费出版啊……”

中村叹了口气,本来是想直接拒绝的。

他最近真的被那些“自费出版的杰作”搞得有点PTSD了。

错别字连篇的私小说,逻辑不通的奇幻设定,还有那些模仿名家风格却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的蹩脚习作……

看多了真的会怀疑人生。

但对方提到了“前讲谈社编辑”的身份,这让他心里那点好奇心又冒了出来。

大出版社的编辑,眼光通常是有的,就算是为了人情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出来单干,选的作品也不会太离谱吧?

能让那种级别的编辑力推的作品,总得有点什么不一样吧?

哪怕只是一点点。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破例收下了对方留下的两册样书。

现在,夜深人静,正是可以不受打扰阅读的时候。

中村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又调整了一下台灯的角度,拿起来了那两册小说。

《挪威的森林》

作者,伏见清辉,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书的封面设计很大胆,红与绿的撞色,在这个年代的书籍装帧里显得格外突出,甚至有些扎眼。

纸张也挺括,印刷也清晰。

至少在卖相上,这本自费出版物已经甩开了那些粗制滥造的同类一大截。

“但愿内容也能对得起这封面吧。”

他小声嘀咕着,翻开了上册的第一页。

【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

嗯?

中村的眉头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开篇的文字很平静,带着一种疏离感。

嗯,至少句子是通顺的,没有明显的语病。

这已经比很多自费出版物强了,描写还算精准,但也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地方。

中村稍微提起了一点兴趣,继续往下读。

故事在一种平缓的节奏中展开,关于过去的回忆,关于一个叫直子的女孩,关于挚友木月的死亡。

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没有刻意的煽情。

但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和迷茫,如同东京的冷雨,悄无声息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包裹住他。

中村原本只是打算随便翻几页,应付一下自己那点好奇心。

但他不知不觉间,已经读完了第一章。

“有点东西。”

他放下茶杯,发现茶水已经凉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吸引住了。

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曲折离奇,而是因为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难以言喻的氛围。

情感的表达非常克制,但那种隐藏在平静叙述下的悲伤和失落,却格外真切。

他翻开第二章,故事继续。

渡边进入大学,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学长永泽,还有那个活泼跳脱、与直子截然不同的女孩绿子。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读到这句时,中村的心头微微一震。

他见过太多沉溺于死亡意象的故作姿态,但这种将死亡视为生命一部分的平静阐述,却带着一种令人深思的哲学意味。

这……

这真的是一个新人写出来的东西?

中村正弘在神保町经营书店几十年,读过的书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他自认对文字有相当的鉴赏力。

眼前这部《挪威的森林》,无论从文字的质感、故事的深度、情感的把握,还是对时代氛围的捕捉,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他一口气读完了上册。

故事在一个充满悬念和张力的地方戛然而止。

紧接着就拿起了下册。

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本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永泽的出现,玲子的故事,直子最终的选择,渡边的自我放逐,以及最后那个在电话亭里茫然四顾的结局……

感觉胸口有些发闷的中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感觉像是刚从一个漫长而深刻的梦境中醒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他反复地触摸着书上的这两行字,空虚、失落、惆怅,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

种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