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定价

换源:

  “咚咚咚!咚咚咚!”

伏见清辉刚进入写作状态,构思《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开篇,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已经是五月二号了。

这个时间点,这么用力的拍门……

十有八九是那位嗓门大,性子也急管理员太太。

但这个月的房租昨天才刚刚交过,应该不会这么快又来催缴水电费才是?

他起身走到门边,拉开了门。

让他意外的是,门外站着的是安井真绪。

她似乎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呼吸还有些急促,脸颊泛着红晕,额前的几缕发丝被汗水微微打湿,贴在皮肤上。

与她平日里一丝不苟的职业形象相比,此刻显得有些失态。

“安井编辑?出什么事了?”

伏见清辉看她这副样子,心里稍微提了一下,难道是印刷或者发行那边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伏见君!”

看到伏见清辉开门,安井真绪几乎是立刻就挤进了狭小的房间。

她先是弯腰撑着膝盖喘了几口气,然后才直起身,努力平复着呼吸,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记事本。

“上午我接到了好几家独立书店的电话,都在问《挪威的森林》的定价和进货事宜。”

安井真绪晃了晃手中的记事本,努力保持着冷静地说道。

“哦?那还不错,愿意进多少?”

伏见清辉给她倒了杯水,示意她坐下慢慢说。

“每家数量不多,都打算先要二三十本试试水。”

安井真绪脸上却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释然,轻轻松了口气。

这些书店的订量,加起来也就八十本左右,相对于五千本的总印量,这个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成绩虽然谈不上出色,但至少能被读者看到了。

“有总比没有强。”

伏见清辉点了点头。

但安井真绪很快就憋不住脸上的笑意,这倒是让他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

这顶多也就算个勉强能看的开局吧?

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吧?

这可是《挪威的森林》啊,原作初版数十万册的印量,以及后续千万册级别的总销量。

这一对比,眼下这点成绩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很快安井真绪终于忍不住了,开心地道:“还有,神保町的神田川书店,中村老板直接说,不管定价多少,先给他们预留两百本!”

“两百本?”

伏见清辉重复了一句。

这个数字,对于一家独立书店而言,确实算得上是大订单了,尤其是在对方不问价格的前提下。

神田川书店他有所耳闻。

在独立书店里算是小有名气,中村老板的眼光在圈内也颇受认可。

“是的,中村老板说,他熬夜看完了样书,深受震撼,认为这是一部不该被埋没的杰作。”

安井真绪转述着,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

说实话,这些独立书店的反应固然可喜,但早上高桥玲奈打来电话时,那强行装作无事发生的平淡语气更让她得意。

“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伏见清辉也跟着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考虑到后面还有一些事情要聊,他便提议到外面去谈吧,这间公寓有点小了。

两人便来到了楼下一家小型咖啡馆。

店主是位和气的中年妇人,对伏见清辉这个不常光顾但每次都很有礼貌的年轻人有些印象。

两人点了咖啡,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安井真绪翻开了她的记事本,先是把书店老板在电话里面的评价念了一遍,然后又开始仔细分析了起来。

这几家独立书店都位于大学区或者文化氛围浓厚的街区。

中村老板在电话里提到,他将《挪威的森林》的样书放在了店里最显眼的推荐位,并且附上了他亲手写的推荐语。

仅仅一天时间,就有不少熟客翻阅后表示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甚至有几位顾客在读了几页之后,就直接询问何时能买到,表示愿意预订。

势头不错,抓住了第一批核心读者,这些人极有可能成为口碑传播的源头。

但想销量大爆,那就需要更广泛的铺货和持续的口碑发酵了。

伏见清辉一边听着安井真绪的分析,一边把目光转向了咖啡馆窗外的人流。

这个时代的东京,人们的生活节奏似乎比后世要慢一些,书店和咖啡馆依然是许多人消磨时光的重要场所。

纸质书的阅读氛围,远比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浓厚。

也是多亏了这个时代娱乐方式相对匮乏,不然也没那么多读者能够耐着性子,在书店寻找一本能打动内心的小说。

大众娱乐是谋杀深度阅读的元凶,快节奏的生活是帮凶。

“伏见君,你不高兴吗?”

安井真绪分析了一会儿,感慨了一会儿,然后注意到伏见清辉似乎又在走神,不由地奇怪问道。

之前那些大出版社不看好,现在也只是几家独立书店慧眼识珠。

想真正打开局面,还需要更广泛的认可。

“高兴,只是也有些感慨。”

不过他伏见清辉会看场合,很配合地笑了笑。

“太好了,总算没让二阶堂小姐的投资打水漂,这几天我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安井真绪则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欣慰地轻叹一声。

“安井编辑,关于定价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单册1000円,一本上下两册就是2000円,你觉得如何?”

伏见清辉沉吟片刻,主动开口道。

原作在1987年首次由讲谈社出版时,也是这个定价。

这个价格在当时的日本图书市场,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说,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单册1000円,按照之前和独立书店沟通时,普遍能接受的40%折扣来算,给到书店的批发价就是每册600円。

印刷成本是每册500円。

这样算下来,每卖出一册,可以有100円的盈余。

安井真绪对此没有意见,之前在申请国际标准书号的时候,也是定的这个价格。

“无论是纸张、印刷还是设计,我们投入的成本都不低,成书的品质完全不输给大出版社的精装单行本。”

“而且,内容的价值,足以支撑这个价格。”

末了,她又补充了两句。

“那就这么定了。”

伏见清辉最后拍板道。

“哦对了,伏见君,国际标准书号已经申请下来了。”

安井真绪说着,又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申请资料。

好在她曾经是讲谈社的编辑,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人脉,最起码申请材料在递交上去的时候就已经是齐全了的。

即便是这样,也花了数周才拿到的书号。

“那你通知一下原田隆治吧,把书号和定价都传真给他。”

伏见清辉再次感叹,要是没有安井真绪,他得被这些杂事给弄得焦头烂额。

“都已经发过去了哦,现在原田君应该守在电话旁边,等你通知他呢。”

安井真绪笑着说道。

伏见清辉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她都做到这种程度了。

但也没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来,去问咖啡馆老板娘借了电话,往日进印刷拨了过去。

“原田君吗?是我,伏见清辉。”

“没错,就按安井小姐说的那样,直接印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