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他们就得干啥!

换源:

  “都他娘的死人吗!快!把那条生产线,给我从里到外擦干净!少一个螺丝,我把你们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还有,把咱们厂技术最好的那几个老师傅,都给我叫过来!从今天起,他们就跟着江师傅混了!江师傅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得干啥!”

江潮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没在奉天多待,当天就带着那几个一脸懵逼,却又不敢不从的老师傅,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而那条被彻底翻新还额外配齐了所有备用零件的德国生产线,也被沈万山亲自押车,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红星轧钢厂。

当江潮带着人和设备风尘仆仆地回到厂里时,整个轧钢厂,再次沸腾了。

陈建国拉着江潮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有了这条全新的生产线还有这几个从省城挖来的顶级技师,他的罐头厂简直是如虎添翼!

江潮却没时间享受这份胜利的喜悦。

他立刻投入到了新车间的建设和生产线的调试中。

这一次他不再是小打小闹。

他要建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流程化的能震惊整个东北的罐头帝国!

他亲自画图纸设计了全新的车间布局。

从原料的清洗、切割,到肉料的熬制、调味,再到玻璃瓶的自动化灌装、真空旋盖,最后到高温杀菌和贴标打包,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在他脑海中清晰无比。

在他的指挥下,整个轧钢厂,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无数的工人,在他的调度下,日夜赶工。

半个月后,一座崭新的,散发着金属和油漆味道的现代化车间,拔地而起!

当那条银白色的德国生产线,第一次在车间里轰然运转时,陈建国和所有厂领导,都看傻了。

他们看着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在传送带上飞速地流转,被精准地灌满红亮的肉块和汤汁,然后被机器手“咔哒”一声,拧紧瓶盖。

那场面,充满了科幻般的未来感,让他们这些搞了一辈子傻大黑粗的重工业的老爷们,一个个心神激荡,热血沸腾!

第一批用新生产线做出的罐头,足足有两万瓶!

江潮没有直接发往苏联,而是先给市里,省里,还有首都的几个相关单位,都送去了一批样品。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

“战斗民族”牌玻璃瓶罐头,一夜之间,火了!

清澈的玻璃瓶,让里面那真材实料的肉块和醇厚的汤汁一览无余,这种前所未有的品质自信,和那霸道绝伦的口感,瞬间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订单,好比雪花一样,从全国各地飞了过来!

莫斯科那边,更是直接把订单追加到了三十万瓶,还点名要预付一半的定金!

红星轧钢厂,这个之前半死不活的破落户,一时间,成了整个东北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

江潮的名字,也伴随着这个传奇的罐头,传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巨大的成功和喜悦中时,江潮却把自己关在了家里,一连三天,谁也不见。

他在等。

等一个消息。

等一个,能让他那盘更大的棋,落下最关键一颗棋子的消息。

第四天一早,一辆挂着黑色牌照的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轧钢厂的家属院楼下。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笔挺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金发碧眼的白人男子,在陈建国和张秘书毕恭毕敬的陪同下,走下了车。

他的中文说得有些生硬,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喙的傲慢。

“我叫伊万,是苏联外贸部驻华夏的商务代表。我今天来,是代表我们的政府,来和你们的江总工,谈一笔更大的生意。”

他顿了顿,那双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我们对你们的‘林中之王’罐头,非常,非常的感兴趣。”

“我们不需要样品,也不需要检验。我们只有一个要求。”

伊万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所有震惊的脸,最后,他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一句让陈建国和张秘书,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的话。

“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东西来换。”

陈建国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什么东西?”

伊万没有说话,他只是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张照片,放在了众人面前。

照片上,是一堆生了锈的、奇形怪状的、好比废铁一般的金属零件。

可当江潮的目光,落在那张照片上的瞬间。

他那颗古井不波的心,第一次,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

那不是废铁!

那是……那是……

他猛地抬起头,和伊万那双蓝色的眼睛,在空中对撞!

他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狡黠,一丝试探,还有一丝,他看不懂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江潮的脑子里“轰”的一声,一个尘封了三十多年的惊天秘密,一个足以改变未来数十年国运的巨大机会,毫无征可兆地,如同一道撕裂时空的闪电,狠狠地劈在了他的天灵盖上!

他全身的血液,在这一刻,都开始倒流,燃烧!

伊万看着江潮脸上那抹掩饰不住的震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江总工,看来,你是个识货的人。”

他缓缓伸出手,声音里,带着一股子致命的诱惑。

“怎么样?这笔生意,你们做,还是不做?”

伊万那双蓝色的眼睛,像两颗冰冷的玻璃珠子,在那张照片上,在一堆废铁上,在陈建国和张秘书那两张写满了惊骇与茫然的脸上,最后,落在了江潮的脸上。

江潮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那声音,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知道那是什么。

那不是废铁。那是被西方世界封锁了几十年,他们用尽了所有办法,花费了无数金钱,都弄不到的,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图曼斯基设计局的杰作!那台能让战机在万米高空,突破两倍音速的,钢铁心脏!

即便只是些被淘汰的,甚至带着损伤的零件,可对此时的华夏来说,那每一片涡轮叶片,都比黄金还要珍贵一万倍!

那里面藏着的,是材料学,是空气动力学,是整个国家几十年都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这哪里是一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