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笔记里的致命赌局

换源:

  顾实秋的指尖在笔记封皮上轻轻摩挲,“江南雨初稿”几个字被岁月磨得发毛,却像有温度般灼着掌心。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扉页——泛黄的纸页间,一行铅笔小字突然撞进眼底:“徽州民谣变奏·乙未年春”。

血液“嗡”地冲上头顶。

这是前世他在临终前,听师父弥留之际断续哼出的旋律动机,当时老人抓着他的手说“当年在徽州山坳里听见的,没记全”,可还没等他追问,心电监护仪就拉响了长鸣。

此刻笔记上的微分音记号歪歪扭扭,却和记忆里那半段破碎的民谣严丝合缝。

“实秋?”林昭容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发梢扫过他手背,“这些微分音……”她指尖轻点谱中一处,“和你上周给小莉的定制声纹参数很像。”

他这才察觉她何时放下了谱子,月光从她发间漏下来,在谱纸上投出细碎的银斑。

“你记得?”顾实秋声音发哑,前世他为了完成那首民谣跑遍徽州古村,却在即将找到老艺人时被弟子设计车祸,“这是张老师二十年前采风的……”

“顾实秋!”

刺耳的女声像锥子扎进耳膜。

小莉抱着录音设备撞开琴房门,刘海被跑乱了贴在额角,胸口剧烈起伏:“我拍到你偷拿张老师笔记的过程!”她举起手机晃了晃,屏幕里正播放着顾实秋从信箱抽笔记的画面——角度刁钻,正好避开了照片和磁带的存在。

可当她的目光扫过摊开的谱纸时,瞳孔突然缩成针尖。

顾实秋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

手稿边缘不知何时多了几行电子音轨批注,用的是他特有的荧光笔,却分明是小莉上周在图书馆偷哼的旋律碎片。

那天他经过文学馆后巷,听见她躲在紫藤架下低声唱着什么,当时只当是新人练声,现在看来……

“这是你的创作思路?”他将平板推到小莉面前,声纹分析图上两条曲线正逐渐重合,“你上周哼唱的旋律,在1000Hz频段有0.7秒的延音缺口。”他指着笔记上的微分音记号,“而张老师这里的标记,刚好能补全这个缺口。”

小莉的手指死死抠住设备边缘,指节泛白:“你、你剽窃!”

“剽窃需要动机。”顾实秋垂眸轻笑,前世被最信任的弟子背叛时,他也是这样冷静地分析证据链,“你上周三下午三点在图书馆B区借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徽州卷》,周五凌晨两点在琴房用MIDI键盘试弹,琴键C3到C5的力度曲线和笔记上的压痕完全吻合。”

“够了。”

苍老却沉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张老师抱着件旧呢子大衣站在那里,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显然刚从外面回来。

他走到顾实秋身边,目光扫过摊开的笔记,忽然笑了:“小顾,这盒磁带你收着。”他从大衣内袋摸出个牛皮纸包,里面是盘边缘磨损的卡带,“1998年在徽州采风时录的,里面有段老阿婆唱的《山雨谣》,当时设备落后,采样率只有22.05kHz……”

“他篡改了我的创作录音!”小莉突然尖叫,猛地抢过顾实秋的平板,“这声纹图是伪造的!”

林昭容已经调出实时频谱对比,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两条曲线:“小莉的录音采样率是44.1kHz,但张老师磁带里的民谣采样率是22.05kHz。”她指着卡带边缘的锈迹,“二十年前的设备最高只能达到这个精度——除非有人用现代软件把老录音升频,再嫁接到新旋律上。”

小莉的手机突然自动播放起录音。

顾实秋看着她瞬间惨白的脸,心里的冰碴子终于化了——他早就在她琴房的麦克风里装了微型拾音器,上周她自以为躲在后台哼唱时,每个音符都被清晰录下。

此刻手机里传出的,正是完整版的《山雨谣》旋律,和张老师笔记上的微分音严丝合缝。

“我、我只是……”小莉的设备“哐当”砸在地上,她倒退两步撞翻了谱架,《江南雨》手稿散了一地。

顾实秋弯腰去捡,一张泛黄的琴谱从笔记夹层里滑出来——是张老师年轻时写的古琴谱,泛音节点处密密麻麻标着频率数值。

他的手指突然顿住。

“怎么了?”林昭容蹲下来帮他整理,目光落在琴谱上,“这是……”

“泛音频率。”顾实秋捏着琴谱的手微微发颤,前世他为了给电子音乐加入传统乐器的灵韵,曾苦研三年古琴泛音,却始终找不到谐波节点的同步方法。

此刻谱上的批注像一把钥匙,“如果把古琴的泛音频率……”

“小顾?”张老师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顾实秋迅速收起琴谱,抬头时已经恢复了从容:“张老师,这盒磁带我明天就拿去做AI声纹重建。”他扫了眼还在发抖的小莉,“至于有些人……”

“我、我身体不舒服!”小莉抓起设备就往门外跑,门帘被她撞得噼啪响,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昭容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其实有天赋的。”

“但她选错了路。”顾实秋将笔记小心收进文件袋,指尖掠过夹层里的古琴谱,“昭容,明天陪我去趟民乐系吧。”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眼里泛起前世不曾有过的锋芒,“我需要一张老斫琴的泛音样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