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大妈

换源:

  “嘿,小李子,想啥呢?”杜修远的声音突兀响起,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

“杜大哥,你也在这?今天轮到你值班啊?”李明远回头,只见杜修远笑眯眯地站在那里。

“是啊,老高家里有喜事,我替他顶一天。”杜修远拿起水壶,痛饮一口,然后满脸笑容地说。

“哦?老高的媳妇生了?”李明远好奇地问。

“可不是嘛,那家伙乐得跟什么似的,还非得让我们这些做兄弟的出份子钱呢!”杜修远调侃道,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轻松愉快。

“哎呀,要是能把匈奴赶出这片沙漠,孩子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李明远念及塞外的匈奴大军,心头不免有些沉重。

“哈哈,你小子还嫩着呢,就想着这些?”杜修远被李星河的话逗得大笑,“等你成了大将军,再考虑这些吧!”说罢,他转身就去忙他的城防事务,留下李星河在一旁嘟囔。

“切,这也太瞧不起人了!”李星河望着杜修远的背影,忍不住中指一竖。

一早上的平静过后,李明远这号闲散校尉交班完毕,赶紧换上便服,溜达到餐馆,准备好好款待自己。

虽说宣节校尉的薪水并不算多,但李明远孤家寡人一个,足够他逍遥自在,活脱脱就是个现世的月光族。

玉门关位于敦煌,干旱少雨,面条自然成了主食。早餐来碗热腾腾的汤面,凉面、鸡汤面、臊子面,还有馒头、豆浆、油条、哈汁,样样都是心头好;午饭则以简单的挂面打发,到了晚饭,各式小炒琳琅满目,丰盛得很。

李明远总想弥补前世的饮食遗憾,这世自然是不会亏待了自己的胃。

“老板,来一碗地道的臊子面!”李明远挑了个窗明几净的小馆子,一屁股坐下,熟门熟路地点单。

老板在厨房里应了一声,声音洪亮。李明远便安心等着,期待那一碗美味的到来。

面条如同韭叶,细细长长,汤汁更是鲜美无比,一口下去,饥饿顿消,疲劳全无。

“客官,面来啦!”老板一脸福相,双手将热腾腾的面碗递给李明远。他眼疾手快,立刻开动,大快朵颐。

吃罢,李明远满足地抹了抹嘴,留下面钱,步履轻快地向玉门关出发。饱食一顿,午后小憩,这样的日子过得真是心满意足。

战火后的苍松县,虽然不复往日繁华,但那股子沙漠中的璀璨气质仍在。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晌午时分,街上人影寥寥,一位怀抱男婴的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走过,孩子哇哇大哭,但这并不算稀奇事儿,没人多加留意。李明远本也打算径直走过,可军人的直觉让他觉得这事不那么简单。

“跟上去看看,说不定能给自己找点乐子。”李明想罢,嘴角微微上扬,决定一探究竟。

那男婴胖嘟嘟的,小脸蛋哭得红彤彤,虽是个惹人爱的模样,却哭得厉害。妇人似乎心事重重,只是偶尔轻拍孩子的背,却不停下脚步。

李明远跟着,心里倒也好奇。突然间,男婴一脚踢开了被子,露出身上的百家衣和头上的虎头帽。这打扮普通至极,却让李明远不禁皱眉,心里犯了嘀咕。

这娃儿穿戴的可不一般,瞧那衣料,看那款式,全是上乘货色。单单一身打扮,就够得上普通人家的半年粮了。小家伙哭得脸红脖子粗,那颈间的金链子跟着晃悠,还有那金光闪闪的长命锁,嘿,那玩意儿换成了银两,足够李明远这个八品小官儿吃上俩月的皇粮。

且不说那是金是铜,这年头的铜也不便宜啊,寻常人家哪里舍得给孩子这么穿戴?眼前这位大嫂,瞧着也是个勤俭持家的,哪来的闲钱给孩子这般打扮?

李明远心里犯了合计,这孩子八成是被人拐来的。可他心里又直犯嘀咕,大华村的人多厚道啊,他真不想把这妇人跟那些心黑的人贩子扯在一起。

“大婶,请留步!”李明远心一横,决定非要把事情搞个清楚明白。就算是被孩子亲娘数落一顿,或者被附近赶来的族人胖揍一顿,他也得弄个明白。不然,这心里头的刺儿,就像生了根似的,让他片刻不得安宁。

“停下!”李明远叫住了前方匆匆的妇人,谁料她只是匆匆一瞥,脚步反而加快了!

“嘿,还想跑?”李明远见状,心想事情不对劲,立刻迈开长腿,追了上去,“给我停下!”

一声怒喝,如同平地惊雷,周围的路人都吓了一跳,那妇人更是差点被吓得摔个狗啃泥。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