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你懂个篮子

换源:

  随后,张浩情绪高昂、眉飞色舞地跟他们详细且耐心地解释了张庄合作社的合作方式。他的双手在空中比划着,眼神中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仿佛眼前已经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现场的人们却听得抓耳挠腮,一个个眉头紧皱,脸上写满了迷茫与困惑。

“现在京城对于蔬菜的需求那可是极为迫切,就如同久旱的大地渴望甘霖一般。咱们只要集中精力种植蔬菜,只要咱们的方法得当,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必然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让咱们张庄的每一个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张浩自信满满、铿锵有力地说道,那坚定的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看到了张庄美好的未来。

可在场的人听了,全都愣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一动不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担忧,一时间无法接受张浩这看似大胆而又冒险的想法。小六子更是急得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快要哭出来了。他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着,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少爷,这寒冬腊月的,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哪有什么蔬菜能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存活啊?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你懂个篮子!”张浩忍不住眉头一皱,提高了音量,大声地骂了一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烦和恼怒,显然对小六子的质疑感到十分不满。然后,他目光急切而又坚定地扫过众人,见他们都是一脸难以置信、半信半疑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烦躁和气馁。“总之听本少爷的,保证没问题,绝对能赚大钱!”他觉得此刻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还不如让实际的成果来说话,让他们亲眼看到成功的希望。“我已经深思熟虑过了,这不是一时的冲动和鲁莽,而是经过仔细考量和精心策划的。”张浩在心中暗暗想着,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计划。

“六根叔!”张浩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我在少爷!”杨六根赶忙应道,声音洪亮而又坚定。他不由地站直了身体,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是一名即将接受重要使命的战士。以前他们虽然也尊重张浩,不过更多的是看在张云翔的面子上,毕竟张家就张浩这一根独苗,自然是要多加照顾和敬重的。

而现在,他们对张浩的尊敬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和升华。不仅仅是因为张浩那尊贵无比的身份,更是因为他在处理各种事务中所展现出的果断、勇敢和那种不顾一切护犊子的强烈性情。更重要的是,他是真心实意地把张庄的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叔伯兄弟,平等相待,没有丝毫的轻视和傲慢,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低人一等、可以随意驱使的下人。

“公爷后继有人了!”杨六根在心中暗自思忖着,脸上不禁浮现出欣慰和喜悦的笑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张浩的信任,仿佛已经看到了张庄在张浩的带领下走向繁荣富强的美好画面。

“那些家具和铁炉子一定要尽快做好,本少爷有大用处,最多一个冬天,我要让咱们张庄摇身一变,成为大康首屈一指、令人瞩目的第一庄!”张浩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眼神中闪烁着坚定而又炽热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张庄未来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村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场景。

“好!”虽然听起来怎么都觉得不太靠谱,但是张浩那满腔的雄心壮志和坚定的决心还是感染了众人。大家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他们的眼神中逐渐出现了一丝期待和信任,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见他们如此给自己面子,如此信任和支持自己,张浩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脸上洋溢着得意和兴奋的笑容。然而,这种满意和兴奋在张云翔到来之后,瞬间化作了惊慌失措和紧张不安。

只见张浩一边撒腿狂奔,一边气急败坏地冲着后面破口大骂:“你这个糊涂爹,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我,我张浩从今往后再也不认你这个爹了!我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他的声音因为愤怒和恐惧而变得颤抖,脸色也变得通红。

“你给老子站住,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张云翔气得暴跳如雷,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原本以为张浩已经转性,变得懂事和听话了,谁能想到这小子压根就没去国子监,而是在外面到处瞎转悠,更是跑到张家庄来一通胡闹,惹出了一堆麻烦。

“公爷,消消气!”杨六根和胡三金等人连忙伸手拉住张云翔,试图让他冷静下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担忧和紧张,生怕张云翔一怒之下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六根,三金,我家这呆子给你们添麻烦了。”张云翔一脸的无奈和愧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歉意。他深知自己儿子的顽皮和任性,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公爷,不是少爷给我们添麻烦,而是我们给少爷添麻烦了。”杨六根赶忙说道,他的语气诚恳而又坚定。他深知张浩为张庄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真心和善意。

“你们别为这个混账说好话,他什么性子我还能不清楚?”张云翔皱着眉头,满脸的不相信。他觉得大家是在为了安抚他而故意说好话,他对自己儿子的脾气和行为可是了如指掌。

“不是,公爷,你听我说......”杨六根急切地想要解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焦急。他希望张云翔能够相信他所说的话,能够真正了解张浩的改变和成长。

听完了杨六根的一番话,张云翔满脸错愕,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嘴巴微微张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刚才说的是我家那呆子?三金,你可不许说谎,你告诉我,六根说的是不是真的!“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怀疑和不确定,他需要得到更多的证实和保证。

“公爷,六根没有骗您,咱们少爷,真的长大了!”胡三金感慨万分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赞赏。“要说也是铁柱这小子命大,碰上了少爷,要不然这会儿早就去见阎王爷了!”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张浩的感激和敬佩。

张云翔狠狠揪了一把自己的胡须,疼得龇牙咧嘴,“好小子,有种,不愧是老张家的种!”他的脸上露出了骄傲和自豪的笑容,心中的愤怒和无奈瞬间被欣慰和喜悦所取代。

说完,他冷哼一声,“侯羹年,居然敢带着府兵来张庄,他要是敢硬闯进来,把他们的腿脚都给我打断!”他心里清楚,真正能够威胁到侯羹年的,并非张浩的几句威胁之词。而是杨六根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百战之兵。他们虽然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历战斗,但是刻在骨子里的骁勇善战可不是那些普通的府兵所能比拟的。

他转头看向一旁,用忌惮眼神看着自己的张浩,眼神逐渐变得柔和起来,充满了父爱和关怀。然后招了招手,“呆子,到爹这里来!”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慈爱和期待。

“我不!”张浩倔强地昂着头,一脸的不服气。他的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对父亲的不满和愤怒,仿佛还在为刚才的挨打而耿耿于怀。

张云翔无奈地叹了口气,“是爹错怪你了,爹向你认错!”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愧疚和歉意,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冲动和鲁莽,伤害了儿子的感情。

“那你把手中的鞭子丢了!”张浩依然保持着警惕,不肯轻易相信父亲的话。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张云翔手中的鞭子,生怕父亲会突然反悔。

张云翔毫不犹豫地将鞭子远远地丢了出去,鞭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消失在远处。张浩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

张云翔那蒲扇大的巴掌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不愧是我张云翔的儿子,你记住了,以后要是还有人敢欺负张庄的人,就给我狠狠地打,天塌下来,有爹给你顶着!”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鼓励和支持,眼神中充满了对儿子的信任和期望。

张浩疼得直咧嘴,“那猴崽子我能不能捅他一剑?”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和决绝,仿佛真的想要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个......不行!”张云翔苦笑一声,“你都把人放了,再去伤他,那可就是犯罪了!咱们做事要讲道理,要有分寸,不能意气用事。”他耐心地教导着儿子,希望他能够明白事理,不要冲动行事。

张浩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侯永若是死不认罪,一句错伤,最多也就是被斥责几句。再加上对方是潞国公世子,属于勋爵之列,自己要是无缘无故地捅他一剑,皇帝那里也不会偏向自己的。

他不过是想借此加固一下自己在众人眼中的呆呆形象而已。

“切,就会说大话,胆小鬼!”张浩一脸不屑地说道,那表情充满了嘲讽和不满。他故意做出这样的表情和说出这样的话,想要让大家觉得他还是那个任性、不懂事的孩子。

张云翔被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原本还以为张浩开窍了,变得聪明懂事了,谁知道还是跟以前一样呆头呆脑的。“你这小子,真是不知好歹!”他抬起手,想要再次教训张浩,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公爷,少爷给咱们的钱......”

“就按照我儿子说的办,赚了也好,亏了也罢,就当是交学费了。让他去折腾,去尝试,只有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抠门爹,你总算大方了一回!”张浩忍不住嘟囔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和意外的表情。他没想到父亲这次居然这么爽快,这么支持他的想法。

张浩心中也很是好奇,平日里父亲只给自己十两月钱,如今这一万多两银子,他居然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心疼和不舍。

张云翔气不打一处来,抬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傻小子,老子就你这么一个儿子,等老子两腿一蹬归西了,家里的一切不都是你的,我对你抠门,还不是怕你把家给败光了!我这是为了你好,为了咱们张家的未来着想。”

张浩挠了挠头,“那我在外面做生意,你就不生气?”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理解和支持。

“为什么要生气?”张云翔对于这件事倒是看得很开,“做生意总比你天天在外面打架斗殴强吧?一个是往外送钱,一个是往家里赚钱,这区别可大了去了。我老张晚上做梦都能笑醒。只要你能安安稳稳地做事,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种成长和经历。”

张浩很是诧异,“你就不怕我丢了老张家的脸?”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他害怕自己的行为会给家族带来不好的影响。

“谁会跟你一个呆子计较?”

张浩先是一愣,随即呆呆地一笑,心想也是,谁会跟他一个呆子计较呢。他的心中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和释然,仿佛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当天夜里,张家父子选择在张家庄留宿。

夜晚的张家庄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虫鸣声。月光如水,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银纱。

张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白天发生的种种事情,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

而隔壁房间的张云翔,同样也是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张浩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儿子似乎终于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当;担忧的是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不知道儿子能否应对。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庄里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铁柱虽然仍在发热,但幸运的是,他还顽强地活着。人参成功地吊住了他的命,只要能够扛过这一关,这条命就算是保住了。

张云翔来到铁柱的床边,看着脸色苍白但呼吸还算平稳的铁柱,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一定要好起来啊,孩子。”他轻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祝福。

随后,张云翔找到了张浩。

“呆子,你确定不随爹回城?”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舍。

“不去不去,你这个骗子爹,说好给我找个小侍女伺候,结果呢,我连根毛都没有看见!”张浩不满地数落着张云翔,“快走快走,看见你就心烦!”他故意做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其实心中也有些不舍。

张云翔自知理亏,当下也没再多说什么,给杨六根使了个眼色,让他一定要看好张浩,然后便策马扬鞭,离开了张庄。

马蹄声在小路上渐行渐远,扬起一阵尘土。

张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

但很快,他就调整好了情绪,转身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

张云翔一走,张浩顿时觉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看着一件件在上辈子再平常不过的家具逐渐出现在眼前,张浩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追忆和感慨。太师椅、摇椅,还有坐起来不怎么舒服的沙发。

这一切是如此的亲切。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张浩大喜过望的是,铁炉子总算成功打造出来了。

“哈哈,好,太好了,有了这玩意,咱们冬天也能种出蔬菜了。”张浩兴奋得手舞足蹈,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在寒冬中茁壮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浩全身心地投入到蔬菜种植的准备工作中。

他亲自带领着村民们搭建温室,挑选种子,准备肥料。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张浩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想法一定能够实现。

而张庄的村民们,在张浩的带领下,也充满了干劲和信心。

他们相信,只要跟着张浩少爷一起努力,张庄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