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
方孝孺写了第二篇文章——
《太祖废除宰相始末》。
这篇文章,他以回忆口吻来写。毕竟他本来就是太祖的近臣,说起话来有权威性。
他写道,当年太祖其实还有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御书房”,与亲信大臣商议机务。只可惜,当时奸臣当道,很多事情来不及做。
此文一出,朝野震惊——
“什么?原来还有这回事?”
“太祖竟然想过设立‘御书房’?”
“这……这‘御书房’,的确不是宰相……”
“太祖生前最信任方先生,说的应该没差错……”
“这么说来,太祖还是想改改的?”
“……”
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对方孝孺的话,深信不疑。
毕竟,他是太祖皇帝亲自选定的顾命大臣,他的话自然有分量。
……
乾清宫内。
朱棣和道衍,也是大喜过望。
“大师,你看,这方孝孺,果然是个人物!”
朱棣手捧着《太祖废除宰相始末》,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
“是啊,皇上。”
道衍捋了捋胡须,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方孝孺这篇文章,等于是给咱们铺好了路啊……”
“嗯!”
朱棣重重地点了点头。
“有了这篇文章,设立内阁,就名正言顺了!”
嗯嗯,
道衍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娓娓说:“依贫僧之见,咱们可以召开一次朝会。试探一下方孝孺的反应……如果他亲口说出来设立内阁,那就万事大吉了……”
“对!”
朱棣一拍桌子,当即决定。
“就这么办!”
“一定要让方孝孺亲口说出来!”
……
当晚,
郑赐府邸。
灯火通明,却是一片死寂。
建文朝的臣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本以为他要当宰相,可现在看来,也不是啊……”
王钝一脸蒙圈。
“奉和……他到底想干什么?”
尹昌隆也傻眼了,不知道方孝孺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些事情。
“这‘御书房’……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黄福紧紧地攥着衣角,手心里全是汗。
郑赐也皱着眉头,捋着胡须,沉思不语。
他隐隐觉得,方孝孺此举,绝不简单。
“诸位……”
这时,张忱突然开口了。
“我等都不是太祖朝的近臣,很多事情,并不知晓。或许……这‘御书房’,真的存在呢?”
“毕竟,奉和是太祖最信任的人之一,有些事情,只有他知道。”
嗯嗯,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
“张大人说得对。”
“或许……咱们真的误会奉和了。”
“唉,谁知道呢……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是啊,皇上心思难测,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
众人议论纷纷,却始终得不出一个结论。
最后,只能忐忑不安地散去。
……
三日后。奉天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气氛庄严肃穆。
方孝孺站在建文朝臣子的最前面,神色平静,不动声色。
他心中,却是爽快极了!
这件事,本来就是他想要的。却偏偏要让朱棣来求他,才能答应。还要显得万般无奈。这才是“讽谏”的至高境界。
……
很快,
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
“皇上驾到——”
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缓缓走上龙椅,坐定。
他扫视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群臣,目光在方孝孺身上停留了片刻。
“方爱卿的《论太祖定制之得失》和《太祖废除宰相始末》,诸位爱卿都看过了吧?”
“不知……有何看法?”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人们的心上。表面上显得云淡风轻,实际上已经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了。
杨士奇、杨荣等人,立刻站了出来。
“皇上圣明!”
“方大人这两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是啊,‘御书房’之设,乃是太祖的英明之举,也是废除宰相后的补充,意义深远啊!”
“臣等以为,应当效仿太祖,设立‘御书房’,以辅佐皇上处理朝政。”
“……”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御书房”夸得天花乱坠。
朱棣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又看向建文朝的臣子们,问道:
“你们呢?可曾听说过‘御书房’?”
建文朝的臣子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们哪里听说过什么“御书房”?
这分明就是方孝孺编出来的!
可现在,他们又不敢说出来。
“这……”
郑赐犹豫了一下,站了出来。
“回皇上,臣等都不是太祖朝的近臣,对‘御书房’一事,并不知晓。不过……方大人是太祖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既然这么说,想必是有依据的。”
嗯?
朱棣一听,立刻看向方孝孺。
“方爱卿啊,你为何要写这两篇文章?”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
……
方孝孺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显得格外从容。
“皇上……”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臣近日时常思念太祖皇帝,深感太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又念及如今国步维艰,百姓困苦,故而将太祖当年的一些往事,说与诸位同僚和皇上,以供借鉴。”
哦?
借鉴?
朱棣一听“借鉴”二字,顿时心花怒放——
要的就是借鉴啊!
方孝孺啊方孝孺,你倒是说出来啊!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故作平静地问:
“哦?方爱卿此言何意?难道,太祖当年还有什么未竟之志不成?”
方孝孺淡淡一笑:
“皇上,太祖当年,的确曾提过设立‘御书房’,辅佐处理朝政。但太祖也曾忧虑,担心出现亲信小人把持朝政,祸乱国家……”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人们的心上,还是不是瞥了杨士奇、杨荣一眼。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杨荣、杨士奇等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这不是在说我们吗?”
“方孝孺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进了内阁,就是小人把持朝政?”
“这……这怕是不能这样说话吧?”
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