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都是天注定

换源:

  “说。”朱棣抬起头,目光如电,迅速瞥了一眼身旁的亦失哈,声音低沉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这简短的一个字,仿佛裹挟着千钧之力,令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亦失哈立刻微微俯身,态度恭敬,回复道:“陛下想知道的京城二凶,已经彻底查清楚了。这两个凶徒,一个是朱勇猛……”朱棣听闻,眉毛微微一挑,紧接着眼帘又缓缓垂下。他表面看似平静,可从长袖中伸出的手腕,却微微爆出青筋,泄露了内心的波澜。那青筋犹如蜿蜒的小蛇,在他的肌肤下微微跳动,诉说着他内心的惊怒。

“另一个嘛……是张軏。”亦失哈继续禀报道。朱棣听到这个名字,瞬间情绪失控,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怒道:“朕不久前才责罚过他们,好家伙,现在他们变本加厉,简直要翻天了!朕实在没想到,这些子弟竟然不成器到这种地步。他们要是能学到郭得甘的一成本事,朕都觉得他们有出息!”朱棣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满是失望与愤怒。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这两个不成器的子弟灼烧殆尽。亦失哈见状,明智地选择闭嘴,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朱棣的怒火平息。他微微低头,不敢直视朱棣的眼睛,生怕自己的目光会触碰到那熊熊燃烧的怒火。

朱棣接着冷笑着说:“怎么只有二凶,那个张定藩呢?不是说他们关系好得像亲兄弟吗?”亦失哈小心翼翼地回答:“这……既然是二凶,那自然就是这两人。要是再加上张定藩,那就是三凶了。”朱棣愤怒地斥责道:“什么二凶、三凶,分明就是两个祸害、三个祸害!一群乌合之众,臭味相投!”朱棣精心梳理的长髯,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难以抑制的怒火。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没再发作,毕竟不久前,就因为惩罚张軏差点引发大祸。那惨痛的教训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时刻警示着他,让他在愤怒中努力保持着一丝理智。

亦失哈见皇帝气得不轻,为了缓和气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陛下,还有个好消息。”朱棣听了,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讲。”亦失哈恭敬地回禀:“回禀陛下,关于陛下在民间的传闻……已经有结果了。”朱棣一听到这个话题,喉结不自觉地动了一下,说实话,只要想起那些传闻,他心里就一阵厌烦。那些不堪的传闻,就像一团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见朱棣没说话,亦失哈更加小心地说道:“锦衣卫的缇骑仔细深入大街小巷查问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人谈论此事。”“没人说?”朱棣追问道。“是的,没有。”亦失哈肯定地回答。“一个都没有?”朱棣再次确认。“各处的探子、缇骑,布置了无数眼线,确实没有人提及,陛下……”亦失哈表情严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笑出来。这个时候,任何一个看似带笑的表情,都可能引发误会。他严肃地说:“锦衣卫那边,绝对不敢拿这种事欺骗陛下。”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紧张,希望能让朱棣相信这来之不易的“好消息”。

朱棣陷入了沉默,反复琢磨着亦失哈的话。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要穿透这看似平静的表象,探寻到背后隐藏的真相。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威严的目光,盯着亦失哈问道:“这算好消息?”亦失哈微微一愣,说道:“啊……这个……陛下,奴婢认为……大街小巷都没人谈论……这应该算是……”朱棣猛地一拍御案,大声骂道:“这算什么狗屁好消息!大街小巷都没人传,这就说明,说朕吃屎的就是郭得甘,肯定是他造的谣!”朱棣的声音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御案上的奏章都被震得微微晃动。亦失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的嘴唇微微开合,却发不出一丝声音,只能无奈地站在原地,承受着朱棣的怒火。

朱棣突然站起身,背着手,开始在大殿里来回踱步。他的步伐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亦失哈见状,说道:“陛下,要不要……把这个郭得甘……”朱棣生气地说:“人家这是在夸朕,夸朕有勇有谋!你还想把人抓起来?”“啊……这……”亦失哈被朱棣的话弄得一头雾水。朱棣深吸一口气,说:“朕还能跟一个毛头小子计较?就因为他夸朕?”“对,陛下宽宏大量。”亦失哈顺着朱棣的话说。“宽宏个屁!”朱棣又爆了句粗口,这下把亦失哈弄得完全不知所措。亦失哈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朱棣这反复无常的情绪,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这场风波尽快平息。

朱棣深吸一口气,停下脚步,情绪似乎慢慢平静了一些。亦失哈瞅准时机,说道:“要不,先查查这小子的身份。”朱棣说:“朕知道郭得甘不是他的真名,不用查了。”亦失哈一愣:“陛下,只要顺着线索查下去,普天之下……”朱棣打断他:“没必要,你不懂。这个人……也算是立了些功劳,别的不说,治好张軏这一件事,在朕心里就是大功。这小子虽然行事荒唐,但确实有本事。朕要是现在查出他的真实身份,那朕问你,朕要不要赏赐他?大丈夫活在世上,恩怨分明,哪有得了别人的好处却不赏赐的道理?”朱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纠结,他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思考着如何处置这个神秘的郭得甘。

朱棣接着又说:“可这小子太年轻了,不得不说,他是个奇才。光凭他能预测宝钞暴跌这一点,就不是同龄人能比的。朕考虑的是,要是现在赏赐他,他难免会恃宠而骄,这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好事。这孩子还年轻,就像一块璞玉,不用急着雕琢。”朱棣的声音渐渐柔和下来,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亦失哈解释自己的决策。亦失哈连忙说:“陛下深谋远虑,圣明无比。”就在这时,朱棣的脸微微抽搐了一下,像是在自言自语:“真他娘的,没想到这小子造谣都这么厉害!”亦失哈只能再次选择沉默。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朱棣的下一个指令,心中暗自揣摩着皇帝复杂的心思。

朱棣坐了下来,这时,一个小宦官走进来,说:“陛下,药取来了。”朱棣有些惊讶:“这么快就取回来了?拿来给朕看看。”宦官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把一个瓷瓶呈给朱棣。朱棣接过瓷瓶,拿在手里轻轻摆弄,随后打开瓶盖,凑近闻了闻……这味道……有点奇怪。于是他皱着眉头问:“那郭得甘怎么说的?”“没说别的,只说每次滴几滴,内服,一天三次。”宦官回答道。朱棣轻轻点了点头。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瓷瓶,仿佛要从那小小的瓶子里看出郭得甘的真实意图。

亦失哈说:“陛下,这是新药,要不要请御医先检查一下……”朱棣摇摇头:“这些御医……当官比当医生在行,医术不怎么样,推卸责任的本事倒是比谁都强。”朱棣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御医们的不满与失望。这些年来,他见过太多御医为了自保而推诿责任,真正能为他排忧解难的却寥寥无几。亦失哈又说:“就算不请御医检查,也请陛下让奴婢先试药。”朱棣说:“他郭得甘难道还敢下毒?”说完,不再理会亦失哈。亦失哈却“扑通”一声跪下:“宫里已经不是当年的燕王府了,有宫里的规矩,恳请陛下听从建议。”亦失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他深知宫廷规矩的重要性,也担心朱棣的安危。朱棣看了亦失哈一眼,叹了口气说:“那就试试吧。”亦失哈上前,轻轻拿过瓷瓶,又让小宦官拿来银勺,取了一点药,吞了下去。他的动作缓慢而谨慎,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着宫廷的规矩,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过了一会儿,朱棣前往徐皇后的寝宫。还没走到寝宫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剧烈的咳嗽声。那咳嗽声仿佛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朱棣的心。外面值守的宦官们纷纷跪地行礼。朱棣脸色凝重,问一个老宦官:“皇后今天还咳得厉害吗?”“回陛下,入秋之后就更严重了,中午还发低烧,现在也没见好。”老宦官如实回答。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走进寝宫。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无尽的担忧。

徐皇后虽是将门之女,却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她听到动静,想强忍着咳嗽,挣扎着坐起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陛下……怎么来了?”朱棣苦笑着走过去,双手轻轻握住她消瘦的肩膀,看到她拼命忍着咳嗽的样子,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不禁露出难过的神色:“哎呀,你起来干什么,快躺下……想咳就咳出来,咱们夫妻这么多年,不用讲究这些虚礼。”朱棣的声音温柔而关切,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徐皇后。

虽然病了很久,徐皇后还是努力打起精神,说:“臣妾其实已经好一些了,陛下不用担心。”朱棣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哪里好了?你到现在还这么逞强。朕这次来,给你带了一味好药。”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多么希望这药能给徐皇后带来一丝希望,能让她的病情有所好转。

就在这时,徐皇后似乎再也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朱棣急忙从宦官手里接过痰盂,递到徐皇后面前,同时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希望能让她舒服一点。一阵咳嗽过后,徐皇后气息微弱地说:“陛下费心了。”她的声音虚弱而无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徐皇后对这药并不抱太大希望。毕竟这两年,陛下为她找了很多药,可大多都没什么效果。她面容温和,轻声说:“很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陛下……就别再费心了。”徐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绝望,她不想让朱棣再为她徒劳地奔波。

朱棣感慨地说:“什么命中注定,要是一切都是注定的,那朕怎么打赢靖难之役,怎么进的南京城,又怎么登上皇位?这药试试吧。”朱棣的话语中充满了不服输的精神,他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治愈徐皇后的方法。徐皇后点了点头,可很快又被一连串的咳嗽打断。宦官拿来手帕给她擦拭,朱棣不经意间瞥见手帕上有血丝。朱棣心里一痛,却装作没看见,仍然笑着说:“这几天,太子、汉王、赵王他们来看过你吗?”“来过了,他们都很孝顺。”徐皇后回答道。

朱棣朝亦失哈使了个眼色:“把这药按郭得甘说的方法准备好。”亦失哈点头:“奴婢遵旨。”徐皇后对这药其实不抱希望,但又不想让朱棣担心,所以勉强点了点头。可紧接着,又是一阵咳嗽。徐皇后的身体在咳嗽中微微颤抖,仿佛一片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

朱棣安慰了几句,其实看着徐皇后病成这样,他心里清楚……这病不是普通药就能治好的,心情愈发沉重。又聊了些家常,便起身离开寝宫。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带着无尽的眷恋与不舍。

走到寝宫门口,朱棣把徐皇后宫里的老宦官叫过来,问:“这几天,皇后的饮食怎么样?”“每天吃的米不超过一两,其他食物……她都难以下咽。”老宦官回答道。朱棣说:“每天吃这么点怎么行?”“陛下,娘娘……这几天咳嗽更厉害了,尤其是晚上,整夜睡不着,更没胃口。”老宦官无奈地说。老宦官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心疼,他看着徐皇后被病痛折磨,却无能为力。

朱棣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说:“好好照顾娘娘,朕带来的药,一定要按吩咐每天给她服用。”朱棣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希望通过这药,能为徐皇后带来哪怕一丝的生机。老宦官说:“是。”朱棣这才背着手,快步离开。他走路还是龙行虎步,气势不凡,身边跟着很多宦官。可他的背影……却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凄凉。那孤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落寞,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