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藩刚欲开口道:“可我没做错什……”然而,话未说完,那话音便似被突兀截断的溪流,戛然而止。
只见一个宦官行色匆匆,神色慌张地疾步迈入,语气急切地嚷道:“宫中又有旨意。”
朱高炽闻听此语,面色刹那间犹如被寒冰冻住,变得极为难看。方才刚刚遭受了一番声色俱厉的训斥,难不成此刻又要面临更为疾风骤雨般的责骂?
就连张氏也于瞬间被紧张的氛围紧紧裹挟,眉头紧蹙,满心忧虑地喃喃道:“莫非父皇……依旧怒气未消,要追加更为严苛的罪责吗?”
朱高炽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那沉重的呼吸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无奈与愁绪。他神色黯然地看了张定藩一眼,长叹一声道:“孤去接旨,你们……在此……”
张氏微微蹙眉,目光却透着坚定决绝,言道:“殿下,夫妻本是同林鸟,岂有大难临头各自飞之理?妾身愿与殿下同往。”
张定藩也赶忙看向姐夫姐姐,眼中满是坚决,说道:“我也要去。”
于是,太子与太子妃身着庄重而华丽的吉服,步履匆匆地出了内苑,朝着东宫前院詹事府的正堂匆匆赶去,准备接旨。
此刻,在东宫任职的詹事府上下官吏们早已在那正堂恭恭敬敬地等候着圣旨的降临。
詹事府的官吏们身为太子的属官,先前那一封陛下毫不留情面的旨意,犹如沉重的山岳,狠狠地压在他们的心间,令他们心惊胆颤,惶恐不安。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又一道旨意,恰似一道诡异莫测的闪电,瞬间在他们的心底掀起惊涛骇浪,让他们隐隐嗅到了一丝非同寻常的诡谲气氛。
当今皇帝对太子的不满,众人皆知,然而像这般公开且毫不留情地严厉训斥,实乃极为罕见之事。
莫不是……有人在陛下面前恶意进谗,致使陛下又生了更换储君的心思?
正因如此,当太子和太子妃抵达之时,所有人的心中都似打翻了五味瓶,种种复杂的情绪如乱麻般交织缠绕。
而当众人发现张定藩也灰头土脸地跟在其后,不少人的眼中瞬间燃起愤怒的火焰,忍不住咬牙切齿。
在他们眼中,这一连串祸事的根源,无疑就是这个不成器的家伙!
倘若太子因此而遭遇什么不测,他们所有人的锦绣前程亦将化作梦幻泡影。
朱高炽的心思更是乱如一团麻,纠结万分。他身形肥胖,腿脚亦不灵便,却依旧费力地支撑着身躯,艰难地拜伏行礼,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儿臣接旨。”
前来传旨的宦官神色肃穆,郑重地取出圣旨,声音洪亮而清晰地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一听到“敕曰”这二字,属官们尽管一个个皆恭恭敬敬地拜倒于地,整个殿中瞬间鸦雀无声,然而许多人的心底却满是狐疑与不解。
竟是“敕命”,这究竟是何缘由?要知道,敕命通常是用于褒奖和加官晋爵之时才会采用的格式,难道不该是严肃凌厉的诫命吗?
朱高炽亦在瞬间陷入迷茫混沌之中,只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脑海中一片混乱,全然摸不着头脑。
宦官继续宣读道:“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太子登储君位以来,克职尽忠,可谓矜矜业业……”
朱高炽平素向来沉稳持重,可在此刻,却也忍不住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出现了幻听,听错了内容。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今太子管教子弟,别出心裁,颇具匠心。今特旨敕告,是宜褒编,以彰潜德,钦哉!”
宦官终于宣读完了圣旨。
然而,殿中却依旧如同被冰封凝固了一般,鸦雀无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不前。
朱高炽此时整个人都好似被施了定身咒,痴痴愣愣地杵在原地,完全失去了反应的能力。
他的父皇乃是通过在战场上奋勇拼杀才夺得天下的铁血帝王,性情刚直果决。可是……
今日这跌宕起伏的变化,着实令他大开眼界。上午还下旨声色俱厉地申饬他,指责他管教子弟不力,到了正午,却又对他加以褒奖,称赞他如同孙子一般,虽无赫赫之功,却善于用兵……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戏?
这时,身后有人轻轻咳嗽了一声,原是属官们在小心翼翼地提醒太子接旨。
朱高炽这才如梦初醒,猛地回过神来,赶忙拜谢,双手颤抖着接过了圣旨。
他紧紧地攥着圣旨,目光专注而急切地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试图揣摩其中的深意,然而一时之间,依旧无法全然参透父皇的真实意图。
张定藩此时却是满脸喜气,兴奋地说道:“姐夫,这明摆着是陛下在夸赞您呢,说您教导我教导得极为出色。”
朱高炽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惊慌失措地环顾左右,神色紧张万分地说道:“父皇心思深沉难测,你切不可妄加揣测,肆意胡言。”
虽然制止了张定藩的信口胡言,不过他大致也明白了些许状况,于是赶忙拉着张定藩来到后苑,心急如焚地询问张定藩近来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
张定藩挠了挠头,神色认真地说道:“我这几日,真真是全心全意地用心读书。上午的时候,学堂里来了好多人,把那些平日里顽皮捣蛋的同窗打得哭爹喊娘,唯独未曾动我分毫。宫里的人一听到我叫张定藩,还特意让我远远避开,免得溅一身血。”
“陛下真乃英明神武,他老人家目光如炬,一眼就瞧出我是个老实本分、值得信赖之人。”
朱高炽一脸无奈,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沉默不语。
张氏也走上前来,接过圣旨,仔仔细细地端详了许久,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说道:“殿下,绝对没错的,这就是在夸赞咱们定藩的圣旨。别看表面上是在称赞殿下,其实就是拐弯抹角地说咱们定藩有出息,表现出众。”
朱高炽似乎依旧沉浸在难以置信的恍惚之中,满脸疑惑地说道:“我莫不是在做梦吧,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张氏这时脸上掠过一丝不满,略带嗔怪地说道:“我早就说过,咱们定藩是个踏实本分的好孩子,之前那些错事都是被他人教唆所致,他的本心实则是端方纯良的。定藩,你饿不饿,要不今儿就在此用膳……”
张定藩连连摇头,说道:“不行,我还有要紧之事。”
“何事如此急切?”这方才还在责备的姐姐,转瞬又露出了溺爱的神情。
张定藩郑重其事地说道:“我那兄弟的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我得赶紧去给他寻医问药。”
言罢,张定藩片刻不敢耽搁,连忙告辞。
望着张定藩如同一阵旋风般迅速离去的背影。
朱高炽再次拿起圣旨,从头到尾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能够落地了,咱们定藩,看来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啊。”
朱高炽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方才还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却得到了圣旨的赞扬与肯定,那颗一直高高悬起的心终于能够安然地放回肚子里了。
至于张定藩,似乎最近着实有了显著的进步与转变,这更是让人感到欣慰与欢喜。
…………
张定藩实则是个心地善良、重情重义之人。
初始之时,对于张軏和朱勇猛,说实话……确实存有一些利用的念头。
这其实也并非全然不可理解。毕竟像这般头脑简单、冲动莽撞的中二少年,倘若不趁机加以利用,那还能算是正常人吗?
这两个家伙要是置于后世,绝对会成为那些操着某省口音的电话诈骗分子们的首要目标客户。
然而,随着时光的缓缓流淌,在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中,那份所谓的结拜兄弟情谊,如今就连他自己都已然深信不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现今张軏遭了打,而且伤势瞧上去极为严重,张定藩的心里自是忧虑重重,无论如何,他都要想方设法去探望一番。
上午的时候,张軏被打得遍体鳞伤,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所以此次前去探望,必然要带上一些卓有成效的伤药才行。
药倒是现成的。张定藩自从踏入这个世界,最为惧怕的便是疾病与死亡。毕竟在这个时代,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发烧或者轻微的炎症,都极有可能无情地夺走人的性命。
故而,在适应了这个世界的生活之后,张定藩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尝试着为自己提炼一些关键时分能够救命的药物。
譬如……青霉素。
其实早在唐朝之时,就有长安城的裁缝会把浆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以助力伤口愈合。而那种滋生出绿毛的物质其实便是青霉素素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效用。
当然,这种最为原始的素菌效果着实差强人意。
若要增强其效果,就必须将其中的素菌提取出来,而后运用营养液来增加素菌的数量,并进行提纯。
至于这培养基溶液的制备,其实过程颇为简单。只需将米磨成汁水,再把山芋也磨成汁水,随后将两者混合一处,接着把素菌植入其中,耐心等待十天半个月即可。
之后,再借助漏斗、瓦罐、棉花和碳粉等器具进行进一步的提纯操作,最终便能够获取真正意义上具有显著疗效的青霉素。
张定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小瓷瓶,将自己精心培育的青霉素细致地装好,然后满心欢喜地启程,朝着张家飞奔而去。
…………
永乐皇帝此刻正于文楼之中,满脸怒容,恰似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双手负于身后,不停地在殿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急促。偶尔,还会抑制不住地爆发出骂娘的怒吼:“朕万万未曾料到这些家伙们竟然会如此不成器,堕落到这般田地。若朕是太祖高皇帝,非要将他们一个个都活活打死不可。“
他再度拿起那些奏疏,仔细地翻阅查看,发觉除了那个张定藩之外,其余之人……大多皆是些不成气候的混账东西,这令永乐皇帝的心中不禁涌起了深深的忧虑与担忧。
”尤其是那张軏,这小子简直是无法无天,胆大包天!“
一番痛斥之后,一个宦官在殿外谨小慎微地说道:“陛下……奴婢来复旨了。”
永乐皇帝的脸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前夕的夜空,冷冷地说道:“进来说话。”
这宦官便战战兢兢、蹑手蹑脚地走进殿来,接着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说道:“陛下……奴婢谨遵您的旨意,已经对相关人员做出了惩处。尤其是那个恶首张軏,狠狠地抽打了二十鞭子。”
“活该!”永乐皇帝朱棣气恼地高声喝道:“他爹要是还在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的腿打断。”
宦官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丝毫不敢接话。
永乐皇帝此时又追问道:“那如何,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知错了吗?”
“这……”
“这什么?”
“鞭挞之后……张軏已……已……”
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更为凝重起来,眉头紧紧地拧作一团,急切地问道:“究竟何意?”
“已昏厥了过去……”
朱棣听完,瞬间陷入了沉默。
殿中顿时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宦官心中满是疑惑与不安,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偷偷瞄了朱棣一眼。
朱棣却突然犹如雷霆震怒一般,声若洪钟地大声吼道:“怎么,你们还真的下了如此重的手,动用了这般严厉的刑罚?”
宦官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得彻底懵了,呆在原地,嘴巴张了张,半天都说不出一个字来。
朱棣愈发急眼了,愤怒地骂道:“入你娘的,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