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奉天殿朝会,确立了郕王监国之后。
大明朝终于在次开始正常的运作,此时对比明中后期,朝廷官员还算比较清廉、勤政。
尤其是在面对外敌的强大压力下,大明文管系统的强大能力开始展现。
六部各个衙门,开始彻夜工作,以应对有可能发生的京师大战。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土木堡大败,数十万大军覆没,草原蛮子即将大举进攻京师,各种流言甚嚣尘上。
此时的文华殿内,朱祁钰和各部大员也是在商议此事。
“王爷,这两日出城南下的百姓越来越多,是否派五城兵马司阻拦?”
这话一出,于谦立即出声反对。
“派人阻拦,只会让百姓更加惶恐,而且所逃的多为富户和地主、豪绅,他们想要跑就随他们去吧。”
朱祁钰闻言,看着于谦好奇的问道:“那普通百姓呢?”
于谦苦涩的摇了摇头,说道:“普通百姓不愿意逃,也没法逃。”
“这南下路途遥远,一路长途跋涉,路上的车资路费就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拿得出来的。”
“即便到了南边,还得准备安家的钱粮,对于富人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对大部分百姓能填饱肚子亦是奢望,家里哪还有余财啊。”
朱祁钰听完之后,对着于谦也是躬身下拜:“于侍郎,体察民情,深知百姓生活之艰辛,是本王无知了。”
于谦连忙拱手还礼:“王爷谬赞了,臣常年在外,巡河南、山西、湖广、浙江等地,走的多,看多的,我大明百姓不易啊。”
此时于谦继续说道:“百姓南逃,并非大事,现下京师内谣言四起,对于北京防务即为不利。”
“应尽快安抚民心,稳住时局。”
“有些谣言,并不像百姓所出,更像是有心人推波助澜。”
朱祁钰点头称是。
现在流言越传越离谱。
有说皇帝已经死于关外,大同,宣府守将已经投敌!
有说此次明军大败,乃是朝中有人卖国泄密,其中更是点名朱祁钰和于谦乃是罪魁祸首!
也有说朝廷即将放弃北京,南迁金陵的!
确实该及时处理了,想到这里朱祁钰回头面对群臣说道。
“即日起,应加强九门对出入人员的盘查,路引身份不详者严禁初入。”
“同时抓经时间张榜安名。”
“五城兵马司和刑部联合,加强巡视,确保歹人伺机作乱。”
“锦衣卫则要秘密侦缉,找寻这些谣言的根源。”
...
随着各种禁令确定,各部衙门开始行动了起来。
京城九门官军巡逻人数明显增多。
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开始整夜巡视……
随着朝廷安民告示的贴出,百姓也越来越了解事情的始末。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
有能力逃的抓经收拾细软,准备南下。
没能力逃得,要么应朝廷招募,准备同守京师。
要么在家唉声叹气,惶惶不终日。
大明京师,一时之间被压抑的气氛笼罩起来……
廷议结束,朱祁钰回府,终于获得安静一会了。
这两日,廷议不断,片刻不得闲。
这时屋外传来了敲门声,王妃汪氏的声音传来。
“王爷,该吃药了。”
汪氏走进房内,看着朱祁钰一脸的疲态,也是心疼不已。
“王爷,你身体还没打好,千万别太过操劳。”
朱祁钰拍了拍她的手,开口安抚道:“无妨,这几天感觉有力气多了。”
“最近诸事繁杂,确实闲不下来,也顾不上你和孩子,府上你多照看着。”
说着端起黑乎乎的汤药,一饮而尽。
喝玩了药他突然想起了一件要紧事,连忙招呼兴安进来。
“你去安排几个奢员来,一定要信得过根底清楚的,记住定期更换。”
兴安领命,退了出去。
奢员是专门为皇室试菜的宦官。
回想着记忆中的朱见济早夭,自己无子。
他总是有些隐隐的不安。
然后又回头对汪氏说道:“这几日,我会安排一队锦衣卫入府,你妥善安置好。”
“以后家中一应饮食,都要由奢员试过之后,才可食用。”
汪氏听完,一脸的惊恐,从朱祁钰的话里,她听得出来,可能会有人对郕王上不利,对孩子下手。
“王爷!”她面色苍白的点了点头,双手有些颤抖的握住了朱祁钰的胳膊。
她真的很怕,家里自小教育,她深知事涉皇,政治斗争是多么的血腥可怕。
但是看着眼前的朱祁钰,她心里也明白此时,就算郕王府不去争不去抢,既然已近卷入其中,想要全身而退,那就只有一路拼下去。
此时能依靠的,只有眼前自己的男人罢了。
感觉到胳膊上传来的轻微抖动,朱祁钰抚摸着妻子的头发,安慰道:“不要怕,只是以防万一,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哪一步。”
(有人看么?有点话,麻烦留留言谢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