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总行挂牌钱粮入,农丞点兵谋新篇

换源:

  在陈渊一锤定音,敲定了【皇家农商总行】首批创始皇商名额之后,整个应天府的商界,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效率”!

仅仅是三天之内,晋商会长乔泰和洞庭商会会长席振南,便以一种近乎是“跑步前进”的姿态,完成了他们所有的承诺。

这一日,农事改良总司的门外,被围得水泄不通。

但这一次,来的不是看热闹的百姓,也不是前来示好的官员,而是一辆接一辆,首尾相连,几乎将整个街道都彻底堵死的,装满了银箱的重型马车!

每一辆马车旁,都站着晋商票号里最精锐的护卫,他们手按刀柄,目光警惕,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主事大人!”杨林快步从门外跑进后堂,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因为极度震惊而导致的、近乎是梦游般的表情,“来……来了!都来了!”

“晋商乔会长,承诺入股的八十万两白银,一分不少,全数运到!”

“洞庭商会的席会长,也派人送来了七十万两白银的会票,以及……那支长江船队的全部船契和船工名册!”

杨林的声音,都在发抖。

一百五十万两!

这还不算那支价值无可估量的船队!

他这辈子,都在户部跟钱粮打交道,可也从未见过如此……如此恐怖的、完全由私人支配的巨额财富!

而现在,这笔足以让任何一位尚书大人都为之疯狂的财富,其所有者,正是在他面前,那个正悠然品着茶的,年仅十九的少年。

“知道了。”陈渊的反应,平淡得像是在听今天的天气如何,“告诉他们,银子,我们收下了。让他们的人,在外面候着,稍后,本官自会派人交接。”

他转过头,对杨林下达了新的指令:“杨副使,你立刻带人,以我总行的名义,去京郊,就在皇家农苑旁边,盘下一块最大的空地。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买也好,占也罢,三日之内,本官要看到,【大明皇家农商总行】的总部牌匾,和【皇家金库】的牌子,高高地挂起来!”

“金库,需用重兵把守!从今日起,我农事改良总司,与皇家农商总行,正式分衙办公!”

“是!下官遵命!”杨林领命而去,只觉得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干劲。

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银车队,他知道,他所效力的这个衙门,从今天起,将再也不是那个寄人篱下的“田间衙门”。

它,将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金库,独立人手,甚至独立武装(护卫队)的……国中之国!

数日后,当那座由重兵层层把守,墙体用巨石和铁水浇灌的“皇家金库”落成,当那一百五十万两雪花银,被尽数搬运入库,码放得如同一座银山之时,那种视觉上的极致冲击,让所有参与此事的官员和士兵,都对陈渊的敬畏之心,达到了顶点。

而那支庞大的长江船队,也尽数更换了旗帜。那面绣着金色龙纹,上书“皇家商行”四个大字的旗帜,开始飘扬在长江的每一条重要水道之上,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新的商业霸主,已然诞生。

做完这一切,陈渊并没有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立刻开始大规模地制造和推广“神工犁”与“筒车”。

他反而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

这一日,他以【皇家农商总行】总办的名义,在应天府最繁华的几处榜口,贴出了一张奇特的“招贤令”。

这张招贤令,不招文臣,不招武将,也不招能工巧匠。

它只招一种人——**精通算学的人**!

“奉总办陈大人之命,总行现以百两月俸之高薪,招募天下算学人才,以及账房先生。凡我大明子民,无论出身,无论功名,只要你于算学一道,有超凡之能者,皆可前来应征!”

百两月俸!

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应天府都为之轰动!

要知道,当朝一品大员,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八十余石米!这百两白银的月俸,简直是骇人听闻!

更让人不解的是,陈渊这位手握两大神器的总办大人,不去推广神器,造福万民,却花如此大的代价,去招募一群在士大夫眼中,最是“不入流”的“算账先生”?

他到底想干什么?

无人知晓。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无数自诩精通算学的读书人、老账房、甚至是某些在钦天监供职的小官吏,都为了那百两月俸而挤破了总行大门之时。

陈渊,正在他的新公房里,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白纸。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复式记账法】**

他看着这五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

神工犁,筒车,这些,都只是他用来敲开这个时代大门的“敲门砖”。

而接下来,他要做的,才是他为这个古老帝国,准备的第一份“大礼”!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让百姓吃饱饭。

他要做的,更是要用这套超越了整个时代,足以让天下间任何一笔财富都无所遁形的记账之法,去狠狠地撕开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的伪装,去清查那无数的烂账、假账,去动一动那些……他真正想要动的,大人物们的蛋糕!

“严尚书,”陈渊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我送你的这份大礼,不知……你可还喜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