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族竞价,拍卖昆仑镜(求收藏!)

换源:

  聚宝斋内竞价声此起彼伏,朱棣的脸色却愈发阴沉。

朱瞻基见状,心中了然——叫价越凶,越显商贾大族底蕴。

能随手掏出百万两现银竞拍生息名额,这些商贾大族的财力远超朝堂新贵想象。

“这群老狐狸,算盘打得精。“朱棣冷哼一声,“既想赚利息,又想与你交好。不过是押宝罢了。“

他摩挲着腰间玉佩,忽而感慨,“朕征战半生才坐稳江山,你倒好,靠几样新奇玩意儿就把商贾大族哄得团团转。“

朱瞻基恭敬行礼:“全靠皇爷爷教诲。孙儿谨记,与虎谋皮,不可不防。“

楼下槌声落下,五个生息名额各归其主。

马家独得其二,王氏、李氏等商贾大族分食其余。

均价万两的成交价,让众人咂舌——这些豪门非但没拿利息,反倒先掏出一大笔入场费。

周永仁望着台下交头接耳的宾客,心中暗叹殿下手段高明。

存入百万两白银,看似是生意,实则是枷锁。

日后若与聚宝斋起冲突,这些商贾大族岂会不顾本金?

“怎么还不拍琉璃镜?“

人群中响起不耐烦的叫嚷。

此前的拍卖,新贵们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此刻都盼着在重头戏上露脸。

“诸位久等了!“

周永仁抬手示意,十名侍女托着檀木盘缓步而出,盘上盖着红绸的琉璃镜泛着微光,“此乃殿下亲制‘昆仑镜’,号称‘照见万物本真’!“

“别废话,底价多少?“有人急不可耐。

“一万两起拍,每次加价不低于千两,后镜起拍价按前镜成交价!“

全场哗然。

这价格,足以让多数商贾大族望而却步。

马三爷却微微皱眉——在他看来,这等稀世珍宝,定价着实低了。

“五万两!“马云成的声音响彻全场。

一楼的富商们瞬间安静,他们怀揣的千两银子,在这个数字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朱棣也忍不住挑眉:“马家当真财大气粗。十面镜子,第一面就拍到这个价,后面还不知要炒到多高。“

他瞥了眼朱瞻基,心中既欣慰于孙儿搅动风云的手段,又隐隐担忧——这些商贾大族如此豪掷,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聚宝斋内,马家的高价一出,众人纷纷咋舌。

“马家又来这招,咱们怕是没机会了。“

“唉,人家财大气粗,咱们哪能比?“

议论声中,透着无奈。

拍卖会本就靠财力说话,新贵们这几年积攒的财富,在传承数百年的商贾大族面前,不值一提。

周永仁高声唱和:“五万两第一次!五万两第二次!“

他盼着有人抬价,可马家的报价如同一堵高墙,无人能越。

“五万两第三次……“

全场寂静,马家风头无两。

与此同时,王氏、李氏等包厢内,家主们纷纷下令:“下一轮,五万两起拍!“

很快,第二面昆仑镜登场。

“五万两!“李氏的李三爷率先出价。

众人刚做好竞价准备,却慢了一步。

就在周永仁面露失望时,马云成开口了:“五万一千两。“

“马云成,别太过分!你家已有一面,还想独吞?“李三爷怒道。

马、李两家本有姻亲,如此不留情面,着实过分。

“李兄误会了。我不过量力而行罢了。“马云成似笑非笑,语气里满是挑衅。

“五万五千两!“李三爷咬牙加价。

这昆仑镜不仅是照面之物,更是身份象征,李氏丢不起这人。

“五万六千两。“马云成依旧不紧不慢,只加了一千两。

李三爷正要再次出价,包厢内传来咳嗽声。

他恨恨地坐下,退回包厢。

“第二面昆仑镜,归马家!“

周永仁连喊三遍,无人再争。

这价格已高得惊人,众人虽能承受,却摸不透马云成的心思。

他像个疯子,若不是此前马家与朱瞻基有过节,大家都怀疑他是来抬价的——可抬价哪会真金白银地买?

包厢里,李三爷满心不甘:“父亲,为何拦我?“

李振章,李氏在京的掌舵人,冷哼一声:“你看不出来?无论你出多少,马云成都会多一千两。争下去,于我们无益。我不信他能全拿。等他停下,再争不迟,何必便宜了朱瞻基那小子?“

说起朱瞻基,李振章满是愤怒。

这拍卖会,分明是吸商贾大族的血。

可大家又抵挡不住昆仑镜的诱惑,只能如飞蛾扑火,还因此伤了和气。

李振章还有更深的担忧:商贾大族向来联合制衡朝廷,若因这点小事分裂,朝廷定会趁机打压。

以前没有机会,可朱瞻基出现后,这隐患愈发明显——这也是他阻止儿子的原因。

而三楼的朱棣,却看得津津有味。

“你小子,真会折腾!这昆仑镜,竟让两大家族争得面红耳赤。“

朱棣登基多年,极少见到商贾大族如此明争。

以往有事,他们都会私下协商,维持表面的和气。

“皇爷爷,孙儿觉得,马家怕是想全拿?“

朱瞻基皱眉,刚刚还未察觉,此刻却品出马三爷的意图。

“马家能稳居商贾大族之首,靠的是数百年积累、人才辈出。他们,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朱棣一拳砸在桌上,眼神冰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