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亲自练兵,办起拍卖行(求收藏!)

换源:

  朱瞻基胸有成竹的模样,让朱棣不禁挑眉:“口气不小。你可知一个卫所满编五千六百人,光置办铁甲、火铳就得多少银子?“

“孙儿算过。“朱瞻基翻开随身账本,“按京营标准,每名士卒配棉甲、腰刀、火铳,需三十两白银;若算上战马、箭矢,一人至少百两。“

朱棣眼中闪过赞许。

比起只会舞文弄墨的皇子,这孙儿算得清账、摸得透军务,倒合他心意。

“你开口就要两个卫所,当银子是天上掉的?“

“皇爷爷忘了?“朱瞻基狡黠一笑,“也先帖木儿的私库还在孙儿手里。按说该分您一半,不过您富有天下,也看不上这点……“

朱棣被逗得大笑。

这混小子说话没大没小,偏生透着亲昵劲儿。

况且卫所兵强马壮,于大明也是好事。

兵权之事,朱棣向来谨慎。

京中禁军握在亲信手中,藩王兵力层层削减,就是怕他们拥兵自重。

但边疆卫所不同,天高皇帝远,只要关卡重重、粮草节制,倒也不怕生乱。

“朕给你三个卫所。“朱棣敲了敲石桌,“好好练兵,若有成效,赏;若是胡闹,仔细你的皮!“

朱瞻基忙不迭谢恩,又道:“孙儿出征后,东宫需有人主事。父王已闭门思过许久,再关下去……“

“让他出来。“朱棣脸色一沉,“但若再犯,直接贬去云南,永世不得回京!“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从假山后闪出。

朱瞻基瞳孔微缩——方才四周空旷,这人究竟从何处现身?单这份隐匿功夫,便堪称顶尖。

“挑两个得力的,跟着太孙。“朱棣吩咐,“不用插手军务,护住他性命就行。“

黑衣人颔首退下。

朱瞻基面上感激,心里却犯起嘀咕:自己身边本就藏龙卧虎,多这两人反倒碍手碍脚。可皇爷爷的心意,又不好推拒。

“别耍小聪明。“朱棣看穿他心思,难得露出几分慈爱,“战场上刀剑无眼,莫要逞强。若敢不听将令,回来仔细你的爵位!“

望着祖父眼中的关切,朱瞻基心头一暖。

皇家亲情淡薄,可这位铁血帝王,终究是将最柔软的一面,留给了他。

……

离开皇宫,朱瞻基直奔聚宝斋——这里早已成了他在宫外的据点。

从前议事还得往英国公府跑,如今张玉柔直接坐镇于此。

“胡闹!你当战场是儿戏?“张玉柔一见他就板起脸,“刀剑无眼,要有个闪失……“

朱瞻基正要开口谈生意,先被表姑训了一顿。

一旁的张懋虽没说话,眼神里也满是担忧。

他何尝不想随军出征建功?

可这次朱棣点了李彬、郑亨挂帅,武将出征惯带自家子侄,他根本插不上手。

“先别急。“朱瞻基赶紧转移话题,“我走后,极品玉露春照常供应,每月再加五十斤。“

此言一出,张玉柔眼睛亮了。

拍卖会那日,这酒拍出天价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如今黑市上,六十两银子都难买一斤。

当初马家看似豪掷千金,如今看来,竟是捡了大便宜。

“你总不能按黑市价格算吧?“张懋性子直,脱口而出。

朱瞻基笑道:“说笑了,自家人哪能这么算?就按二十两一斤,如何?“

张懋当即喜形于色,张玉柔也暗暗松了口气。

五十斤酒,每斤赚十两,单是银子就有五百两进账。

更要紧的是,这酒是结交权贵的硬通货——旁人求而不得,唯有他们能拿出货,多少人脉能借此打通?

等两人敲定份额离开,朱瞻基立刻召来掌柜周永仁。

“从今日起,聚宝斋每周办小拍,每月办大拍。“朱瞻基有条不紊地吩咐,“小拍十斤玉露春,大拍五十斤。昆仑镜每月只出一面,价格随上次成交而定。马家若想全包,由他去。“

真正的财源,还是典当行与借贷生意。

短短几日,已有不少人拿着田契、房契来试探。

五厘月息在市面上低得惊人,有人哪怕不急用钱,也先贷个百两试试水。

“跟他们说清楚,到期不赎,抵押物归我们。宽限半月,逾期加价一成。再不来,直接上拍。“朱瞻基目光如炬。

周永仁恍然大悟:“殿下是说,别家当铺的抵押物,也能送来拍卖?咱们收手续费?“

“总算开窍了!“朱瞻基赞许道,“给各当铺传个话,上拍先交二十两入场费,成交再抽一成半。愿者上钩,不愿拉倒。“

聚宝斋的生意经,自此越做越活。

朱瞻基这第一把火,烧出了名堂,也拴住了客户。

旁人就算眼红,想要照搬,也得掂量掂量——这摊子,可不是谁都能支得起来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