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出发前安抚马家(求收藏!)

换源:

  “那些青花瓷坛可都置办妥当了?“

朱瞻基忽而想起一事,指尖无意识叩着桌案。

这年头瓷器虽贵重,但重金之下总能寻到。

他要这些坛坛罐罐,可不是为了收藏——装火药、灌灯油,改装简易火器,糙些倒也无妨。

“都妥了!“周永仁忙不迭应声,“千余个瓷坛码在库房,外头裹着软草,又定制了桐油木箱,保准路上颠不碎。灯油也已装车,正准备押往宣府。“

他虽不知主子要这些做什么,但瞧着朱瞻基要随军出征的架势,想必是派上战场用的。

“宣府的聚宝斋,得赶在大军前开张。“朱瞻基目光灼灼,“挑最热闹的街口,客栈、酒肆都挨着建。“

周永仁早有准备,展开图纸:“小人按您说的‘商旅中枢’布局,食宿、典当、拍卖全在一处。不过这预算……“

“加到八百两!“朱瞻基断然道,“桌椅要紫檀镶螺钿,酒具用纯银錾花。这年头富人买的就是排场,咱们就得让聚宝斋成‘贵’的代名词。“

周永仁一拍大腿:“还是殿下看得透!小人这就去办,定要让宣府聚宝斋压过所有老字号!“

“地契务必挑城中最旺的地段,钱不够随时支取。“朱瞻基叮嘱道,“各府眼下瞧不上这买卖,正是咱们扩张的好时机。先在各州府站稳脚跟,日后再开分号。“

周永仁连连称是,末了又补上一句:“殿下战场上千万当心。您若安好,聚宝斋这摊子才能红火下去啊!“

朱瞻基颔首。

这几日安排诸事,他愈发感到肩上分量。

跟着他讨生活的伙计、掌柜足有上百,若自己有个闪失,这些人可就断了活路。

回宫时,圣旨已到——他与赵王朱高燧均授“监军参军“,从五品衔。

朱棣这一招高明,既给了宗室体面,又用军规将他们束缚住。

进了军营,便是元帅麾下的兵,纵是王爷,也得守规矩。

“火铳、火药都备好了?“朱瞻基更衣时问。

“回殿下,三百杆改良火铳已装箱,火药也按您说的,分装在特制陶罐里。“侍从王忠低声道,“另外,郑亨的狼牙棒、李彬的雁翎刀,都按样式打造了备用。“

朱瞻基点头:“今夜送去。再给郑程远送两坛极品玉露春,就说明日想与他叙旧。“

军中站队至关重要,郑李两家是朱棣心腹,此番出征若能交好,战场上便多几分照应。

王忠凑近一步:“殿下,二皇子散朝后去了赵王府,两人密谈近半个时辰……“

朱瞻基冷笑。

朱高煦素来不安分,赵王又是个见风使舵的,这两人凑一块儿,指不定憋着什么坏主意。

不过眼下他要奔赴战场,且先让这些跳梁小丑蹦跶几日,等得胜归来,再慢慢算账。

……

朱高煦气得摔了茶盏,碎片溅得赵王朱高燧缩了缩脖子。

两人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此刻却不得不凑到一处。

朱高煦明知随军立功的机会被朱瞻基抢了去,仍咬牙道:“那小子在战场上要是得了势,咱们往后更没活路!你在军中务必给我盯着,找机会……“

朱高燧垂眸应下。

他自知势单力薄,此次出征本是翻身的机会,却只能靠兄长调拨人手。

挨几句骂又如何?

只要能在军中站稳脚跟,日后总有算计的本钱。

这边暗流涌动,朱瞻基却无暇理会。

出征前,他最在意的是稳住马家——确切地说,是马家那位执掌生意的三爷。

马府门前,朱瞻基的马车刚停,马三爷已迎至二门。

与上次会面不同,这位老狐狸眼中多了几分审视——拍卖会过后,聚宝斋声名鹊起,马家虽赚得盆满钵满,却也成了众矢之的。

“殿下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马三爷扫见随从抬着的木箱,金丝楠木上隐隐透出寒光,“这是……?“

朱瞻基抬手示意,箱盖掀开,两面小巧的昆仑镜映出烛火,寒光凛冽的雁翎刀并排摆放。

马三爷瞳孔微缩——这镜子在黑市已炒到二十万两一面,加上兵器,这份礼足足值四十万两。

“些许薄礼,还望马三爷笑纳。“朱瞻基神色从容。

马三爷抚须冷笑:“无功不受禄。殿下有话不妨直说。“

“实不相瞒,本王即将随军出征。“朱瞻基目光直视对方,“在此期间,望马家维持现状,莫动聚宝斋分毫。“

厅内寂静如死。

马家子弟们交换眼神,皆是震惊——为求一时安宁,竟送出如此重礼?

“殿下这礼,是否太重了?“马三爷指尖摩挲着镜匣。

“在京城,能掀翻聚宝斋的,唯有马家。“朱瞻基拱手,“马家若出手,我纵有十座聚宝斋也不够赔。“

这话似贬实褒,马家众人听得心头暗爽。

马三爷却仍存疑虑:“殿下当真别无他求?“

“只此一桩。“

“既如此,殿下尽可放心。“马三爷拍板,“马家一向重诺,你归来前,绝不插手聚宝斋生意。再说……“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咱们刚合作赚了大钱,何必撕破脸?“

朱瞻基顺势抛出钩子:“那日拍卖,各府与马家争得火热。马三爷就甘心看着他们骑到头上?“

这离间计直白得近乎挑衅,马三爷却不恼:“等殿下凯旋,咱们再细细商议。应天府的生意,总要重新排个座次。“

两人相视大笑,烛火摇曳间,新贵与老牌商贾大族的短暂盟约就此达成。

只是各自心中都明白——这不过是利益天平上的临时砝码,等朱瞻基从战场归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