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大亮,朱瞻基的王府便传来敲门声。
郑程远领着兄长郑程武站在府前,两人皆是虎背熊腰,身披玄铁锁子甲,往那一站便如铁塔般威风凛凛。
“见过殿下!“郑程武抱拳行礼,声如洪钟。
朱瞻基打量着这对兄弟,笑道:“郑家两位兄长这体格,莫不是从小泡在军营里长大的?这臂力,怕是能拉开百石强弓吧?“
郑程远挠了挠头:“殿下谬赞!父亲常说,男儿当以武立身,我们兄弟每日除了练枪使刀,就是往嘴里塞饭。如今一顿能扒三碗粗粮,力气倒是长了不少。“
朱瞻基闻言,当即邀二人入席:“正巧我也未用早膳,一起吃些点心。“
青玉端上精致茶点,不过片刻,几盘酥饼、枣泥糕便被一扫而空。
朱瞻基见状,连忙让厨房再备。
“殿下这手艺绝了!我走南闯北,从未尝过这般滋味!“
郑程远舔着手指,满脸意犹未尽。
“喜欢便带些回去。聚宝斋下月就会售卖,届时派人来取便是。“朱瞻基顿了顿,“对了,此番出征何时启程?“
“父亲昨夜传讯,三日后开拔。瓦剌骑兵已逼近独石口,即便日夜兼程,也得半月才能抵达前线。“
郑程武神色一肃,眼中闪过厉色。
三人越聊越投缘。
朱瞻基正说着战事,忽见郑程武与郑程远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两位兄长有话直说。咱们即将并肩作战,不必藏着掖着。“朱瞻基笑道。
郑程远一拍大腿:“痛快!实不相瞒,我兄长看中了您府上的斩马刀。他手头现银不足,只有两千两,剩下一千两等战后立功再补上……“
“说什么买卖!“朱瞻基大手一挥,“送兄长一把又何妨?“
“使不得!“郑程武脸色一沉,“这刀耗费工本,若白拿,传出去岂不让人说我郑家占便宜?今日这钱必须付,不然我兄弟二人转头便走!“
朱瞻基见他态度坚决,只好让侍从收下银两。
“既如此,今日便在我这儿喝个壮行酒!“朱瞻基招呼道,“尝尝我私藏的玉露春!“
郑氏兄弟对视一眼,顿时眉开眼笑。
这玉露春他们只在拍卖会上听过,家里虽也有几坛,却是父亲的心头宝,平日里连摸都不让摸。
朱高炽本要找儿子商议购地之事,听闻他正与郑家兄弟饮酒,便止住了脚步。
看着庭院中谈笑声不断的年轻人,他暗自思忖:儿子与这些武将子弟称兄道弟,倒比自己当年更懂得拉拢人心。
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事,或许正是朱瞻基崭露头角的良机。
……
朱瞻基原以为出征会是旌旗蔽日的大阵仗,不料饮酒后第二日,郑亨派人传来口信,让他三更时分率亲随至北门会合。
“郑兄,咱们又不是做贼,何必摸黑出城?“
望着城门下黑影绰绰的队伍,朱瞻基压低声音。
月光下,士兵们裹着马蹄、压低车辕,活像偷营的夜枭。
郑程武警惕地扫视四周:“殿下有所不知。自太祖皇帝北伐后,百姓都道明军战无不胜。此番秘密行军,胜了可扬威,败了也能留些转圜余地——总好过声势浩大出征,却铩羽而归,寒了人心。“
话音未落,后方突然传来叫骂:“放开我!等我瓦剌大军杀来,定叫你们……“
朱瞻基回头,见两名侍卫正押着被五花大绑的也先帖木儿。
此次出征,他特意将这位失势的瓦剌贵胄带在身边。
“带着这废人作甚?“郑程武皱眉,“瓦剌已废了他的储君之位,留着不过白耗粮草。“
“兄长有所不知。“朱瞻基目光闪烁,“也先帖木儿虽失势,麾下旧部仍有数千人。我已打探到,他那同父异母的弟弟脱脱不花刚被立为新储。这一路上,正是离间的好时机。“
正说着,武安侯郑亨策马而来。
听闻朱瞻基的计划,这位沙场老将难得露出赞许:“倒是与本公想到一处去了。殿下只管与他周旋,这里有份瓦剌军情,你且看看。“
朱瞻基笑道:“杀敌陷阵,晚辈不如诸位将军;但论谋略,倒是有些心得。“
这马屁拍得侯信心情舒畅。
他本对带皇亲出征颇有顾虑,见朱瞻基不仅准时抵达,还思虑周全,顿时改观:“陛下拨给你的三个卫所,到了宣府得抓紧整训。那些兵卒久疏战阵,多半是花架子。我待会儿调十个老兵给你,都是从漠北战场上滚出来的。“
“多谢侯爷!京中早有传言,您麾下的老兵,个个能以一当十!“朱瞻基拱手。
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卒,正是系统兵与现实部队磨合的关键。
郑亨神色一黯:“这些老兄弟跟着我出生入死,却大多没混到荫封。此番托付给殿下,还望能给他们条活路……“
朱瞻基郑重应下。
正欲再言,远处忽然传来轿子的吱呀声——赵王朱高燧竟乘着雕花软轿,由八个轿夫抬着姗姗来迟。
“这是……“郑亨勃然大怒。
朱瞻基按住他的胳膊,目光冷冽。
他早知这位皇叔表面懦弱,实则暗藏野心。
此刻如此招摇,若让朱棣知晓,便是失了“谨守本分“的先机。
这送上门的把柄,不接白不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