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边聊边进了院子。
只见院子里堆满了红薯藤蔓。
叶蕴尘松开卢老汉的手,拿过一捆藤蔓仔细查看,就像在欣赏一件珍贵之物。
其实种红薯不用种子而是直接用藤蔓扦插种植的。
这种方法不仅产量高而且成本低,因为一小段红薯藤可以长满一大片土地。
而南瓜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作物。
南瓜既能当粮食又能当作蔬菜食用。
更棒的是,成熟的南瓜容易保存,在干燥阴凉处放置一年都不是问题。
在饥荒年代更是宝贵的备粮来源。
叶蕴尘仔细查看了一遍地瓜的藤蔓,接着又走到南瓜的苗前看了一会儿,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些地瓜和南瓜的种子是系统给的奖励。
不仅是地瓜和南瓜,还有玉米、土豆这类高产量作物。
另外还有一些西红柿、辣椒、花生以及经济作物像橡胶之类的种子。
叶蕴尘直接把这些种子都交给了老卢他们去尝试种植。
让这帮难民住在叶家坳子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确实怜悯这群无家可归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手中有系统奖励的一大堆高产农作物,但自己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种植经验,把它们好好培育出来比较难。
有了这些难民朋友帮忙,他就轻松多了。
将来,等这些高产量农作物能够普及开来,在二百年后遭遇小冰期的时候,大明朝就不会受到那么严重的打击了。
其实叶蕴尘也不是特别钟情于明朝,而是他真的很讨厌那种清朝特有的发型——金钱鼠尾巴。
更不想自己的祖先被外人瞧不起,被人杀害,还被认为是东亚病夫。
也不希望看到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在几百年后出现文化断裂的现象。
既然穿越到了这个年代,就要尽力做些能做的好事。
二百多年后的那个奴隶制度王朝,依靠着引进的地瓜这个法宝,创造了所谓"康乾盛世"。
但是叶蕴尘觉得不服气,手里也有同样法宝的他相信可以做到更好。
哈哈,"康乾盛世",那不就是个靠着种地瓜撑起来的时代么?
谁不会呢!
"快让人把这些番薯藤蔓运到县衙,我已经叫各村的村长下午来开会,到时候我会让他们把东西带回去。"叶蕴尘说道。
老卢头答应了一声,立即吩咐身后几个年轻人赶紧将番薯藤蔓和南瓜苗装车。
然后他担忧地对叶蕴尘说:"大人,这些番薯和南瓜是新作物,谁也不清楚到底能产出多少。我怕那些村民不理解大人的用心,把这些藤蔓和苗给家畜吃掉了。"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卢头很清楚农民心里的想法。虽然大家都信任叶蕴尘,但面对陌生的作物,总是有些担心。尤其是没有什么见识的农民,更不敢轻易尝试。
毕竟一旦失败了,全家都会饿肚子,没人敢冒险。
但叶蕴尘早已想好对策,他对老卢头说:"没关系,第一年大家有疑虑很正常,所以不会要求他们在自家田里种植。这两种作物适应性强,只要有土就能活。让大家种在房子周围的空地上就行。如果明年收成不错,他们自然会愿意腾出一块地来种。"
"而且我会在各乡各村贴告示,要是有人把官府发的藤蔓喂牲口,就得赔偿损失。"
老卢头见叶蕴尘已经考虑周全,不再多说什么。接着,叶蕴尘背着手走出院子,在老卢头的陪同下检查了玉米地。看到一排排茁壮的玉米,他也非常高兴。
叶蕴尘虽然没种过地,但老卢头和村民们经验丰富。虽然以前没见过玉米,但他们种植其他作物的经验帮了不少忙。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总有一天会越来越好。
检查完玉米后,他又去了土豆地看看。在地里逛了一小时后,他回到了院子外,用凉水洗脸洗手后,问老卢头:"今天给陈大个子送粮食和寄养的东西了吗?"
老卢头连忙点头:"一大早就送了。"
"嗯,送了就好。"
老卢头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急忙补充道:"不过陈大个子说昨晚好像有人潜入山谷了,看到了几个人影在牛圈那边。但是陈大个子带人搜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所以他怀疑可能是看错了。"
陈大个子是叶蕴尘派去守谷的护卫头领。半年前,扬州的一个村子爆发天花疫情,全村六七百号人只剩一百多人,身上布满恐怖的疤痕。当地官员打算封锁村庄,让剩下的村民自生自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