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该吃饭时就得吃饭

换源:

  要不是看在太妃吕氏孝顺的情面上,这个给国子监丢脸的大傻瓜早就该被赶出去了。

更何况这家伙居然当着叶蕴尘面挑逗叶家婢女。

那个初生牛犊的小家伙竟然不怕死,直接指责老朱忘恩负义。

就算打死了吕家那笨蛋,在朱元璋眼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现在既然没人下狠手,那就这样吧。

于是老朱想了想之后宣布,"锦衣卫不要参与进来,交给应天府、都察院及国子监自行裁决。但如果有人想要从中捣乱,哼,绝不轻饶。"

这最后几个字虽然听起来平淡无奇,却充满了严厉警告的味道。

毛骧立刻鞠躬领旨,"遵命。"

...

晚上九点左右。

朱标忙完一天公务后,带着随从离开了政和殿前往凤仪殿探望皇后。

近来马皇后身体一直不适,所以只要有机会朱标都会去看望母亲。

近日病情好转了些,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她的状况。

即便现在已经非常疲惫,但他仍希望亲自确认马皇后平安无事。

马皇后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贤良的妻子之一。

纵观五千年华夏史,唯一能和她并驾齐驱的只有唐朝贞观年间的长孙皇后。

然而两位皇后的风格并不完全相同。

出身名门贵族的长孙给人的感觉像是天外飞来的仙鹤,温婉可亲却又难以接近。

相比之下,马皇后就完全不同了。

生于贫苦家庭使她对普通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刻理解,更加认识到朱元璋能够成就帝业离不开无数文臣武将和平民的支持。

因此,在位期间她屡次劝导朱元璋实施仁政,待百姓以宽厚。

并且提醒皇帝别太过严苛地对待功勋家族和个人,避免动辄抄家灭族的行为发生。

很多忠臣良将在她的保护下得以幸免于难,没有因为胡惟庸事件遭受牵连。

比方说朱元璋的表兄弟李文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大明朝第三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朝廷上公开批评朱元璋滥用暴力对付功臣导致被激怒的朱元璋下令关押准备执行死刑。

当时甚至就连太子求情都没有用,后来还是依靠马皇后才说服了朱元璋放过了他。

尽管最终免遭杀身之祸,但所有职务全被免除只能在家安度晚年。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皇后从中调停的话,李文忠大概早就在菜市场结束了性命。

要知道当愤怒爆发时,就算是自家亲戚朱元璋也照样敢下手的。

也许天下间能让这位铁血君王听进忠告软下心肠者非马皇后莫属了吧。

想到这里朱标就不寒而栗起来,担心一旦失去这位伟大的母亲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惨烈局面。

怀着担忧之情,他跨入了凤仪宫的大门。

还没走近便已经听到宫内传来的低声哭泣声。

朱标大惊失色连忙加快脚步冲进宫中。

以为马皇后出了什么事呢。

走进一看却发现母后只是无奈地坐在主位上。

这才松了口气转头朝着声音源看去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太子妃吕氏在那里用手帕抹着眼泪。

脸色一沉,走过去严肃地质问道,"母亲刚刚康复不久,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跑到这里惹人烦心!"

这番话让吕氏吓得不敢再哭泣了。

马皇后瞪了儿子一眼,不满地说:"我儿媳妇受了委屈,来我这儿诉诉苦有啥不对?!难道我还不能替她做主吗?!"

朱标急忙向马皇后行了个礼,解释道:"儿子是担心娘亲的身体。"

"你娘我身体好着呢。"她说着挥手示意朱标坐在自己身旁的位置,随后问:"刚从政和殿忙完出来吗?吃晚饭了吗?"

"还没吃呢,就想来娘亲这里讨顿饭吃。"朱标笑着回答。

马皇后用略带责备的眼神看着他,语气温柔又关心地说:"你跟你爹一样都是大忙人,忙起来连吃饭都忘了。你爹是个粗人,身体扛得住,但你可别学他,该吃饭时就得吃饭。"

"儿子明白。"朱标连忙应声。

马皇后转头对吕氏说:"别哭了,还不快来伺候你丈夫吃饭?一会儿把你心里的委屈告诉他。他是未来的皇帝,如果你真有委屈,他会为你撑腰的。"

吕氏听到这话,连忙站起来,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朱标的旁边。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让你这个太子妃这么伤心,还要跑到娘这里诉苦?"朱标看着自己的妻子,语气柔和了许多。

这时,宫女已经端来了晚饭。

两道菜、一碗汤和一碗米饭就是今晚太子朱标的晚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