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胡言乱语!越来越离谱了

换源:

  吓得吕氏急忙爬起来,重新坐好。

老朱脸上的紧张终于松了一些,转头看了一眼躺在马皇后怀里吃果脯的朱雄英,顿时感到一阵无奈。

这种懒洋洋的样子,怎么跟某人这么像啊。

不过这是自己的亲孙子,自己指定的接班人。

我忍...

老朱强行压下怒火,问朱雄英:"你爹和你弟弟刚才驳斥了你的观点,你觉得他们说的对不对啊?!"

朱雄英吞下一块果脯,满不在乎地说:"对呀,他们说的都对。"

这句话差点把老朱气走了。

真是没见过这么软弱的态度。

你的原则呢?!

被狗吃了吗?!

老朱面色阴沉,冷声问道:"为君者要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明智,但更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否则朝廷那么多大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到时该听谁的?!"

"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吧?!"

如果是别人,听到老朱这么训斥早就吓坏了。

但朱雄英却是个例外。

他眨巴着大眼睛,反问老朱:"爹和弟弟说的确实是对的,但孙儿的观点也没错。前些天叶先生讲故事时说过,世间事物并非非黑即白,我和爹的观点只是不同而已,并不代表其中一方一定错了呀?!"

听到朱雄英的话,老朱愣在了原地。

因为在老朱的世界观里,就只有两种颜色——黑白分明。

换句话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要的是无条件执行命令的人,而不是和自己唱反调的人。

从来没有想过反对他的观点也可能正确。

所以朱雄英这番话完全和他的世界观相悖。

但似乎又有一丝道理。

一时间,老朱竟然愣住了,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一直到他发现马皇后露出了一点疲态,才懒洋洋地站起身来,对她说:"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吧。"

随后,直接将朱雄英从马皇后的怀里抱出来,提着就往外走。

一边走还一边对朱标夫妇说:"这小子今晚就和我睡在一起了,明天我要带他去上元县,看看那个小子到底给我孙子讲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他解释不清楚,哼,吕大傻子的仇我就当场解决了。"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朱标夫妇都愣住了,互相看了看对方。

自己的父亲怎么好像跟小孩子一样,动不动就赌气?

主位上的马皇后笑道:"都说老来如孩童,你爹现在的表现可真像一个孩子,居然为了孙儿的小事生气。"

说完,她挥挥手,对朱标和吕氏说:"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朱标和吕氏赶忙起身,对着马皇后行礼后,带着朱允炆离开了凤仪殿。

一家人离开后,殿内再次变得寂静。

但马皇后却呆坐了很久,才轻声说道:"这个叶蕴尘究竟是什么人,能让祖孙三人都这么器重他……"

说到朱标父子就不说了,就连朱元璋,虽然嘴上总是叫叶蕴尘"小坏蛋",但其实心里非常看重他。

否则,仅凭那些冒犯皇权的话,叶蕴尘早就没命了。

不过马皇后没有多想,因为她并不关心这些事情,只是单纯对这个人感到好奇。

这时,站在她身后的冷冰冰的宫女立刻上前扶起了她。

马皇后看着那张绝美的脸庞,温和地问:"百灵,你觉得这个叶蕴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名为百灵的宫女微微愣了下,但还是回答道:"奴婢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为了自己的侍女能与达官贵人结下深仇大恨,他的侍女应该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

她的声音空灵悦耳,似乎从未接触过人间烟火。

但仔细品味她的话语,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丝淡淡的羡慕之情。

作为刑部的下属机构,六扇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

比如杀人、抢劫、土匪、入户盗窃之类的案件……

只要地方官府解决不了或无力调查的大案要案,都由六扇门来处理。

当然了,

谋反、叛乱、官员贪污这些事情则不在六扇门的管辖范围内,那是锦衣卫的职责。

考虑到大明朝地域辽阔,因此六扇门下又设有15个部门,分别对应一个京师加上十四省。(洪武年间,北平尚未成为首都。朱棣迁都后,北平才正式定为首都,那时行政划分为两京十三省)

赵今夏正是六扇门应天府的一个捕快。

辰时三刻,

换上男装的赵今夏早已来到衙门。

前一天她在北市楼上抓到了一名惯偷。按照六扇门的规定,每当捕快成功破案并捉住罪犯后,都会有一笔奖励金。

当然,每个罪犯对应的奖金金额是不一样的。

通常情况下,案件的性质越严重,奖金就越高。

昨天赵今夏抓到的那个盗贼因多次入户盗窃被捕,悬赏金高达十贯钱。

遗憾的是,她只抓到了一个同伙,另一个因为昨日北市楼发生的一场意外根本没露脸。

既然没能将两人一网打尽,所以这笔悬赏就被减半了。

每当想到原本该有的十贯银子只剩下五贯,赵今夏心里就特别不甘心。

都怪那个讨厌的书生,

不仅让自己少赚了五贯,还跟某个富家子弟结下了梁子。

想起吕大傻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赵今夏就像被霜打了的菜叶子一样无精打采。

要知道这家伙可是皇亲国戚呐。

他斗不过朝廷上的大人,难道还斗不过自己这样一个小捕快吗?!

想到这里,原本得到手里的五贯银子也变得不那么香了。

"你怎么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呀?!不是刚得了五贯赏金吗,怎么这么没精神..."一位熟识的捕快见状关心地问道。

赵今夏摇了摇头,"没事,可能昨晚没睡好吧。"

"点完卯再回去补觉吧,看你这眼睛红的。"对方继续说,"别光想着赚钱,身体要紧。你还年轻着呢,将来机会多的是。再说你身为女孩家,要那么多钱干嘛呢...嫁个好人家不就啥都有了吗?"

赵今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那我直接嫁给钱行不行?!"

"要是你有本事,也不是不行。"

"走开..."

两人互相调侃了几句后,朝总捕头的办公室走去。

应天府总共配置了二十多个捕快。

这些都是有编制的人,

每名捕快手下还会有几个到十几个助手帮忙办事。

这些助手没有固定身份,全靠捕快自己掏腰包养活。

如果有足够的财力与能力的话,供养二三十个人都不成问题。

但像赵今夏这种没钱又爱抠门的角色,破案基本只能靠自己。

此刻,总捕头的办公室里已经挤满了人。

总捕头年约四十,体格健壮,典型的武夫形象。

他扫视了一圈,确认大家都到位之后才开始说话:"人都到齐了吧,那我也就不挨个儿点名了。今天衙门分发了一桩新案子,赏金同样是十贯银子。照旧规矩,手里已经有活计的请自便;至于目前没什么任务的朋友可以留下来听听……"

话音刚落,就有人陆陆续续离去了。

很快,房间内只剩四五位捕快。

这时总捕头接着讲下去:"虽然奖金额度一般,但是这个案子却并不简单。事先提醒一下各位,如果谁接了却解决不了,请不要到时候埋怨别人……"

一听有十贯奖金可拿,赵今夏双眼立刻闪闪发光。

她急忙催促道:"头儿,快告诉我们具体是什么事儿吧。"

捕头看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你的上一桩差事完成了?!"

"哈哈,嫌犯已经归案,赏金我也领到啦。"赵今夏得意地晃动着钱包说道。

"本来应该抓到两个人,可你只有一个,怎么回事?!"总捕头质问道。

赵今夏顿时一脸委屈:"其实昨天完全可以全部擒获的,谁知道会发生那场突发状况。现在恐怕对方不会轻易露面,想要从整个应天找到那个人简直是海底捞月。头儿你就可怜可怜我吧,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孩……"

"胡言乱语!越来越离谱了。还有孩子需要喂养?!你还没出嫁就这么说话不怕丢人吗?将来哪个好人敢收留你呀?!如果不是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早把你轰出去了,这哪是你一个女孩子待的地方?!"总捕头厉声斥责道。

赵今夏讪笑了几声,但还是能看出她眼神中流露出的一丝失落。

赵今夏的爹也是六扇门里的捕快,可惜因为一桩案件被人陷害死了,留下她们母女相依为命。

总捕头为了让这家人有条生路,便让赵今夏装扮成男孩,接替了她父亲的位置。

衙门里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件事,也明白这不合规矩,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破。

转眼间,赵今夏在六扇门已经待了将近两年了。

总捕头见她这副样子,也不好意思指责她,只是看了旁边那位书记员一眼。

书记员连忙开口,"这个案子拖了许久,这段时间受害者每天跑到刑部上访。因此,开大人特地给了我们命令,让六扇门重新着手查办。"

几个同事立即支起了耳朵,听得全神贯注。

能让开济这种大人物亲自下令重新调查,说明这事肯定很棘手。

果不其然,接着听书记员说:"就是洪武十四年腊月的那场上元县府大火,大家对事情经过都应该了解了吧?那我就不啰嗦细节了。"

这时,总捕头插了一句,"上元县那场火灾虽然已有结论,但仍有许多疑点。既然上头要求我们再查清楚,咱们就遵照指令行事。这次破案有10两银子奖励,谁愿意接手?"

可签押房里几个人面面相觑,没有人吱声。

理由很明显。

这件案子复杂难解,而且奖赏太少,仅仅10两而已。

这样的烂摊子,谁愿意去碰?

报酬低还容易搞砸。

大家都是指着办案赚点儿养家钱过日子呢。

一直破不了案的话,家里人都要饿肚子了。

然而,当赵今夏听到‘上元县’这三个字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形象。

昨天遇见的那个男子,不正是上元县的县官嘛!

于是,在不知什么力量驱使下,她举手说道:"头……这个任务,我想试试。"

总捕头像是没听见赵今夏的话一样,目光扫过其他差役的脸,问道:"没人愿意接手吗?!如果没人愿意接这个案子,那就只能按老规矩办了。"

他所说的旧规矩,就是抽签。

遇到这种案件复杂又报酬不多的情况,几乎没有哪个差役愿意揽活儿。

但这些案子又不能放任不管。

因此通常会采用一种古老的方法——抽签决定谁来办理。

谁要是运气不好抽到了最差的一根签,谁就得硬着头皮去解决这个难题。

什么?!

10贯钱其实已经不少了。

一个七品官一年的工资才20贯左右。

要知道,六扇门的兄弟们过的是刀口上舔血的生活,这些赏金可是拿命换来的。

更何况奖金还不单单归一人所有。

手下那么多帮忙的弟兄,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吧?

所以虽然奖金看起来挺多,但实际上落到差役手里的却不多。

呃!

赵今夏这种抠门的家伙除外。

见到总捕头直接忽略了自己,她赶忙开口说:"头,我来接这个案子。"说着,赶紧把手伸到总捕头面前晃了晃。

总捕头这才轻轻叹了口气。

无奈地对着赵今夏说:"这个案子非常复杂,你手里连个帮手都没有,再加上上元县那边是别人的地盘,去了那里不是查案,而是自投罗网懂吗?"

赵今夏赶紧回答:"头,您知道昨天在北市楼为什么我能抓到李旦而让另一个嫌疑人跑了么?"

没等总捕头发话,她继续说道:"是因为吕国舅家的吕大傻子对一名官员的婢女说了轻薄的话,这名官员气得打了他一顿。这一下惊动了巡城御史,把另外一个罪犯吓跑了。"

总捕头眉头紧皱起来。

这类公子哥之间的争斗,应天府一天少说也有三四起。

反正都是些狗咬狗的事,有必要太在意吗?

正当总捕头准备说什么时,赵今夏紧接着讲:"因为属下当时就在现场,看到了整个过程,然后被叫去巡城御史那儿作证。估计现在那吕大傻子已经恨死我了。"

总捕头一听,脸色大变。

吕大傻子虽然总被人瞧不起,但他毕竟还是皇亲国戚啊。

你一个小小的六扇门差役,掺和到纨绔们的纷争中干什么?

哪一方真要整你,都比捏蚂蚁还容易。

不过没给总捕头机会发言,赵今夏就快速接着说,"但是您知道那个官员是谁吗?是上元县的县令叶蕴尘,所以我以被吕大傻子迫害的理由去找他寻求庇护。您觉得这样有机会查清上元县衙失火事件吗?"

"还可以躲一躲吕大傻子。"

"万一这呆子真发疯要弄死我呢?"

"头,您觉得我的想法有道理不?"赵今夏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总捕头问。

真是难为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聪明的理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