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人,他就是赵老四了

换源:

  终于。

沉默了一会儿后,总捕头的态度有些缓和了。

犹豫了一下问道,"但那位县令可不是善类。一把火能烧死这么多人都足以说明此人的心狠手辣。那么你真的有信心在他眼皮底下进行调查吗?"

"被烧死的那些人都是该死的..."赵今夏解释道。

"哼。"总捕头冷哼一声,补充说:"就算如此,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像他那样随意处置别人,那还要律法何用?还要我们六扇门何为?"

实际上上元县的火灾案本身就有很多疑问。

任何一个稍微理智的人都能看出叶蕴尘在这件事中的不良意图。

可一方面这些都是猜测,案件本身看似没有任何瑕疵;另一方面,那些被烧死的小吏确实犯下了严重的罪行,证据充分。

所以死了也没什么人在乎。

三司原打算将此事低调处理,但在受害者持续申诉与朝中某些压力之下,不得不重新启动对该事件的审查。

总捕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书吏询问道,"老王,你对此怎么看?"

"可以让赵丫头前往上元县一趟。能否查清案件无关紧要,关键是避免危险。上元县的这位县令虽然心狠,但也无所畏惧,有了他的保护,想必吕监生短期内不会报复她。只要拖延几个月让他忘了这事,那时再回来就好了。"

听完这段话,总捕头紧绷的表情总算有所缓解。

他递给赵今夏一枚令牌,并叮嘱道,"就像老王说的,这次你去主要是为了避开灾祸,而不是为了破案。家里你放心好了,我会经常关照的。缺钱的话就请人告诉我,我会安排送去..."

此刻赵今夏的眼里已经满含泪水。

假装轻松地抹了把脸,然后大大咧咧地说:"头,您别老说丧气话,我这是去破案来的,应该祝我成功才是。"

总捕头黑着脸不满道,"在六扇门快一年了,你就破了两件半案子,还敢在这儿吹牛?快回家见见你娘和弟弟妹妹,早点儿动身吧。"

...

上元县虽是应天府里最边远的一个小县城,但其实地盘不算大。

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大概也就是四五百平方公里的样子。

这里一共管辖52个乡,138个村。

在一些重要的关卡、道路要冲或乡村集市,都会有巡检司来保持秩序。

不过,在这小地方还设有一个千户所,那可是相当特别了。

这个千户所有着数百个军事家庭,手里还拥有几千亩的好田地。

但是要注意的是,千户所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不归地方官员管。

也就是说,虽然这支部队就在上元县的地界里,但是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叶蕴尘,他是插不上手管理人家的。

当然啦,

他也不太想管,

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自己又不是朱元璋那种拼命工作的权力狂,何必没事找事做呢?

今天巳时三刻的时候,叶蕴尘就早早地结束了早上的会议。

回到县衙后面的住所换下了官服后,又快速出门了。

两天前他就通知各乡各地的领导人来参加一个会,说明了近期内他会低调地下去视察春耕的情况,绝非说说而已。

对于明朝来说,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是最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即便是再懒散的官员也会把这两项工作视为自己的头号任务来对待。

因此,一大早上,叶蕴尘便与他的助手婵婵一同从自家村子回到县城处理政务。

按照惯例先召开了一次例会之后,接下来就要带同郭二和几位捕快出去巡视了。

虽然整个上元县算不上非常广阔,但是想要彻底转完也需要好几天时间。

但是叶蕴尘也不可能天天都在田间地头上忙碌,其他公务还得顾及到。

所以他决定每天挑一个区域查看一下,到了下午就可以回县衙办别的事情去了。

反正哪怕去最远的地方也只不过七八十里路程,骑马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当他穿起普通百姓的衣服走出官邸大门时,发现手下郭二已经在外面等候着了。

见到上司来了马上上前迎接,并且恭敬地询问,"大人,请问今日我们应该前往何方?"

经过快速思考之后,叶蕴尘回答道:"我们就从南门出发,向南直行约三十里路直到秦淮河附近。然后上午的目标就是对沿途的几个村庄进行考察。"

"明白了。"郭二应了一声,随即回头示意几位捕快准备出发。

众人很快都坐上了马背。

随着叶蕴尘轻巧地踢了踢坐骑,队伍便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上元县县城往南三十里就是秦淮河了。

这条河在应天府可有名得很,两岸都是热闹的青楼和饭馆,还有不少的小剧场和茶馆。

只不过,南北两边还是有些差别的。

南岸属江宁县,而北岸则是上元县的地界。

所以到了秦淮河边,就已经到了上元县的最南边了。

对骑马的人来说,走三十里路不过是点一炷香的功夫。

到达北岸之后,几个人下了马。

一个小吏牵着马去打水喂马,郭二则陪叶蕴尘站在柳树下,打量着两岸的房子和商铺。

虽然已经过了早上十点,但这条河看起来像是还没从一夜狂欢中缓过来似的。

除了河两岸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一切都显得很安静。

然而,在上游的南津桥那边却是人来人往,一片热闹景象。

"之前让你查的那个事儿怎么样了?!"叶蕴尘突然问起了,"这北岸有多少家饭馆、剧院呢?!"

"回大人,秦淮河北岸共有七家饭馆,十七家小剧场,十七条街巷,以及九处赌坊。"郭二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说到这些场所,青楼与小剧场其实有所区别。

简单来说,去青楼是为了找姑娘;小剧场则文雅些,那儿有小姑娘唱戏。

见叶蕴尘没有反应,郭二接着说道:"但背后支持这些店铺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多是贵族或者大官,如果真想处理他们的话……需要更谨慎些才行。"

叶蕴尘没有表态,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到时候再说吧。"

他的视线由远及近扫视一番,突然想到也许可以在南津桥设立一个过路费收钱点。不过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作为一方父母官,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合适。

正当这时,那位洗马的官员回来了。

正准备收回目光时,叶蕴尘忽然瞥见了一个熟人的身影正在桥上行走。

他心里嘀咕,"这小妮子跑到我的地盘上来做什么?难不成她正是来查失火案的那一位?!"

"大人,我们可以出发了。"见叶蕴尘似乎出了神,郭二赶紧提醒说。

"好。"接过缰绳后,叶蕴尘翻身上马。

离桥约两到三里的地方有个富裕的小村庄,叫南津村。

今天他们的首要目的地就是那里。

这村子里大概有六百来号人,拥有五百亩左右的土地。

村里种的主要作物不是稻谷麦子,而是瓜果蔬菜。毕竟紧邻着大都市应天府,城里人对于食物的需求非常大,南津村正好位于其附近,村民们因此也赚得盆满钵满。

一进村子就可以看见成片的菜园子或鱼塘遍布其间。

听郭二讲解了一番当地情况后,叶蕴尘只是点了点头,并未过多发表意见。

可就在两人谈话之际,村口方向跑出来几个村民。

为首的正是南津村长陈三四。

因为认得眼前这位官员是谁,陈三四立刻掉头跑向官道迎了上去,高声道,"哎哟大人,您怎么在这里啊!刚好小的就是要去报官呢……出大事啦!"

闻言立即下马,叶蕴尘询问道,"老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这么急躁?!"

"村子里有人死了。"陈三四来不及顾忌礼数,赶忙回应道。

听到此言不禁让人心惊。"死人?!怎么会这样?"叶蕴尘惊讶极了。

自他担任县长以来,这种凶杀案也不过发生过两三回罢了。

未曾想今日本是打算检查春耕进展的,却意外撞见了这样的案件。

由于喊声颇大,还吸引了沿途过往者驻足观看起来。

察觉对方情绪十分激动,叶蕴尘连忙安慰道:"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不久前,我们几人打算清理一下沟渠以便给池塘注新鲜水源。谁知居然发现了尸体……是一具女尸……"说到这里陈三四顿了顿接着补充,"发现时已经被浸泡得发白,小生怕耽误事马上安排人在原地守着并立马过来禀告,结果刚巧碰上了大人……"

叶蕴尘朝着一个差役说道,"你快回县衙一趟,把仵作喊过来。"

然后转向陈三四问,"这女子不是你们村的人吧?"

陈三四摇头回答:"确实不是我们村的,但我认出她是赵家庄赵老四的老婆……我本来准备去县衙前先通知他一声,让他来认领遗体……"

赵家庄离南津村不远,就在这条水渠上游的地方。

人群中有个村民是赵家庄的,立刻大声嚷道:"听说赵老四老婆死了?"

"她平时这么凶,怎么就突然没了!"

"平时都是她在欺负别人,谁能害得了她啊!"

"昨天才看到她的身影,才一夜时间怎么就死了呢……"

叶蕴尘皱了皱眉,看着几个在旁边议论的村民问道:"你们都清楚吗?"

那几个村民畏惧地点了点头,"都知道。赵老四老婆恶名在外,但她居然死在了这儿……真是没想到。"

叶蕴尘追问,"赵老四不管她吗?"

一名村民使劲摇头,"根本管不住,赵老四瘦得像只小鸡,打斗起来绝对赢不了自己老婆,所以他经常被揍。"

夫妻俩关系这么糟糕?!

叶蕴尘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叫来个差役吩咐,"你和这位大哥去找赵老四,带他来看看遗体。不过要按照我说的话告诉他们……"接着,他对差役耳语了几句。

差役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恭敬地答应了命令。

等到差役跟着村民走远后,叶蕴尘又问陈三四,"里长,你能指给我看案发现场吗?"

"就那边——"陈三四指着不远处一条水渠说,并提议,"大人,请跟我来。"

叶蕴尘没有骑马,留下一名手下看着坐骑,其他人跟随陈三四走向现场。

周围的围观者自然不想错过热闹,紧随其后,其中还有一位英俊青年牵着马混在里面。

很快众人到了事发现场。

这条人工渠道直接与秦淮河相连,先通过另一个村庄,最后流到南津村这里。河水流动缓慢,水面看起来就像停滞一样,但偶尔会有落叶随着微弱的水流往下游漂动,显示出水流并没有完全停止。

渠道旁边有两个里丁站在那里,见到官员过来便赶紧迎接,指着不远处一块用草席盖着的东西说,"官爷,这就是赵老四的妻子……"

叶蕴尘让手下把围观百姓拦在一边,再问道,"现场还有什么其他线索吗?"

陈三四摇头否认,"没别的发现,衣服也没有被撕烂,只有鞋子少了一只,看起来不太像是遭人侵犯过。我猜可能是失足落水而亡,如果闸门没开,这条渠的确很深。"

叶蕴尘微微点头。这种说法有道理。

可大晚上的,这位夫人干嘛跑河边来?见男朋友?

应天府不缺水,没必要深更半夜给田浇灌。

"你的意思这是尸体顺流而下?!"叶蕴尘进一步追问。

陈三四挠头答:"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叶蕴尘再次招来两名助手,"沿着水路向上搜索证据,尤其是找到遗失的绣鞋,可以据此判断具体掉入水中位置。"

两位差役随即拱手行礼出发向源头去了。

差不多过了几分钟,又有几个人从上游匆匆赶了过来。

走在前面的那个男人三十多岁,个子大概一米六左右,特别瘦弱,像个病秧子似的。

这人满脸汗水,神情焦急,眼神也不太安定。

看到叶蕴尘后,脸上闪过一丝不安。

陈三四在一旁说,"大人,他就是赵老四了。"

"赵老四,别站着了,赶紧给大老爷行礼!"

赵老四马上跪下,恭恭敬敬地向叶蕴尘磕头行礼。

叶蕴尘催促道,"起来吧,快去看看是不是你家的媳妇。"

赵老四赶紧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向草席边。

轻轻揭开草席的一角,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喊道:"哎呀……你怎么一夜不回家,我以为你是去会情人了,没想到你死在这里了……留下我们爷俩怎么活啊……"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叶蕴尘瞥了一眼赵老四,挥手叫来一名差役,问道:"你见到赵老四之后是怎么跟他说的?"

差役拱手答道,"按大人的吩咐说了,然后就带他过来了。"说着把经过详细讲了一遍。

听完后,叶蕴尘淡淡地对差役和郭二说,"既然如此,把他抓起来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