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家中长子,他不挺身而出,谁来承担?
这时,一个小宫女送来一杯参茶。
朱标接过喝了几口,感觉精神稍微好些了。
正准备继续低头干活,宫女忍不住开口劝道,"太子爷,您已经批了一早上文件了,要不要先歇会儿?"
朱标苦笑,"我也想多休息会儿,可是这文书一堆堆的,不赶快搞定的话,谁知道又要拖多久呢。"
"可是公文永远批不完,万一您累坏了身体,这才是真的大麻烦。"这名近身侍女虽然没有名分,但已经被朱标纳为侧室。
因此这时候也就没太多顾忌,直接站在他背后给他按着太阳穴。
朱标无奈地叹气。
他年纪不到三十,但因为太过劳碌,显得跟四十岁似的。
忽然间,他的目光落在了御桌的小册子上。
问了一句,"父皇今日还在宫中吗?"
"在,昨天晚上陛下似乎喝酒多了点,刚起来没多久。"宫女迅速回答。
朱标闻言心情大好。
站起来对着宫女说道,"你一会儿派人去告诉父皇,说我不放心英儿一个人待在上元县,下午就不在宫里办公了,准备去上元县一趟,请他好好休息后再来帮我看看文件吧。"
最近老朱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这让朱标想偷懒都没有办法。
既然老朱今天还没走,那么朱标便打算自己出去溜达一圈。
国家不能一天没人管。
既然朱标走了,那么老朱就得留在皇宫坐镇。
当然。
朱标此行去上元县并不是真的担心孩子。
他心中有很多疑惑需要叶蕴尘解答。
比如商业税怎么收,牛痘接种怎么推广,还有如何提高农田产量等。
朱标觉得叶蕴尘虽然年轻,但却是博学多才的人。
所以这次上元县之行他早有计划。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
不过今天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朱标跟宫女简单交代几句后,赶紧带着身边的护卫离开皇宫。
他好像觉得自己如果再迟一点出门,恐怕会被老朱抢了先。
所以当老朱收到小太监的消息时,朱标已经出了应天府,这让他又气又急。
原本今天的安排已经排得满满的。
计划中要去的地方还是上元县。
首先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孙子在那里生活得是否适应,还有叶蕴尘提到的那剂药方到底管不管用;
其次则是尽快送钱过去,以防那小子因为缺钱而不守信用;
最后是去叶蕴尘面前好好炫耀一番。
好不容易占到了上风,如果不趁机多显摆几次,之前的憋屈哪能解气啊!
谁知道竟被大儿子先一步行动。
老朱虽然愤怒,但朱标留下的烂摊子总不能撒手不管。
毕竟这江山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
要是自己都不重视,还能期望后代爱护吗?!
无奈之下,老朱只好硬着头皮前往勤政殿处理政务。
心里盘算着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再找机会悄悄出宫。
那个时间通常没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偶尔偷个懒应该也无所谓。
做人嘛!
适度放松一两次也不是什么大错。
总不能累死自己吧。
其实他自己并未察觉,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叶蕴尘的影响。
换成从前,别说偶尔放松一次,就连"偷懒"这样的词都不会出现在他脑海里。
...
下午三点左右。
刚吃完午饭的叶蕴尘换下官服,穿上了便装。
先是监督朱雄英喝了一碗补品,然后就带着赵今夏出门了。
"上元县虽然是应天府下面的一个小县城,繁华程度比不上应天府,但是混混恶霸啥的不少。我刚上任时,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打架斗殴闹到衙门,真是没有应天府那样的地位,却有了那里的一切问题..."
两个人走在大街上,叶蕴尘边走边随口向赵今夏介绍道。
"不过经过我几次严格整顿,现在的治安已经改善了许多。那些地痞流氓要么进了监狱,要么被流放到边疆当兵,剩下的也都躲去了应天府,不敢在上元县轻易惹事。当然了,犯罪行为永远无法彻底根除,偶尔还是会有些盗贼出没。"
"所以我给县里的巡捕发高薪并不是养闲人,他们必须日夜巡查街道,维持秩序。我们还制定了考勤制度,要是某个时段内犯罪率上升了,所有警察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若是发现有人包庇坏蛋或勾结黑暗势力,我会不讲情面,严惩不贷——抄家灭族可不是说着玩的。"
"应该是抄家灭户,大人您说颠倒了。"赵今夏纠正道。
她清楚叶蕴尘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在提醒她不要触碰底线。
但自己来这儿只是避避难,并不算真正的官府人员。
怎么可能帮当地的恶势力撑腰呢?!
"大人谈正事的时候,请不要随便插嘴..."叶蕴尘瞥了她一眼,"刚才我讲到哪儿了?!"
"抄家灭族..."赵今夏翻了翻白眼,回答道。
"噢,讲这么多了啊?好吧,我的话说完了,你有啥问题就问吧。"
"大人,按理说警察和地方上的恶霸本就是一类人,很多警察的手下都有这些地痞流氓充当帮手,可您如何让上元县的情况变得如此特殊呢?!"赵今夏提出了疑问。
赵今夏的家庭世代为警官服务。
她的长辈们早在前朝就在官府工作。
改朝换代并没有对他们这样基层公务员造成太大影响。
只不过换了一个效忠的对象罢了。
后来朝廷设立六扇门,她父亲也在里面做事。
因此,赵今夏对于官差与黑社会之间的关系再熟悉不过。
说实在话,在很多地方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
但在上元县却是难得一见。
这也是赵今夏最为好奇的地方。
叶蕴尘究竟是如何成功切断这两者之间千丝万缕联系的?!
听完赵今夏的提问后,叶蕴尘很轻松地答道:"方法很简单:推倒重来,重建体系。"
具体做法就是几乎全部辞退原有的工作人员,从平民百姓中挑选老实可靠的新人接替。
但这话听起来容易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叶蕴尘可是花费了大量心思才做到这一点。
先假装成一个书呆子模样,让大家低估自己;之后慢慢聚集了一批支持者;
接着狠下心处理了一批官员和警察,再进行大规模的新员招聘,双管齐下的手段最终才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不过即便如此,上元县的衙门也遭受了很大的干扰。
足足过了二十多天才慢慢恢复正常。
但从大清洗结束之后,叶蕴尘完全掌握了县衙的情况。
别看他一副懒散的样子,但他就是整个上元县的老大。
一言既出,没有人敢不服从。
两个人边走边聊了一会儿,已经绕着大街逛了一圈。
"快点走..."
"给我安分点!"
这时,街道上传来了两声训斥。
叶蕴尘和赵今夏同时回头,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两个差役正押着一个穿着破烂的和尚往县衙的方向走。
这两个差役也注意到了叶蕴尘和赵今夏。
连忙带着和尚过来行礼道,"大人,赵捕头..."
叶蕴尘看着和尚问道,"这和尚究竟干了什么坏事?"
一名差役抓着和尚破旧的僧衣,另一名则解释说,"这个臭和尚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了一个进城卖鸡蛋的老妇人的东西。要是我们没有正好巡逻到这里,这小子就得逞了。而且这家伙还是个惯犯,来我们上元县才一个多月,就已经好几次作案了,屡次教育都没用,这次我们打算申请把他关久一点。"
这种小事叶蕴尘根本不往心里去。
他朝两名差役点点头,说道,"你们辛苦了。"
赵今夏则瞟了和尚一眼,不满地问,"你是个出家人吧,这么多年念经都白费了吗?再说你手好脚好的,就算是要饭讨点吃的也行啊,为啥要做小偷这样的事呢?"
"施主你这么说是误会了。"这位大和尚面对指责,毫无愧疚,反而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在人间玩儿乐一番而已。"
说着他的眼神转移到叶蕴尘身上,接着说,"人活一辈子就像是做戏一般,这位帅气的年轻人演的是公子哥,女菩萨演的是美丽佳人,而这两位大哥则是演的官差,天下芸芸众生都在各自的角色中忙碌着。而我以前扮演的是个和尚角色,可方才饿得慌时,不得已就暂时扮演了个小贼......"
"但这就意味我会一直当和尚,或是永远只能当个盗贼吗?!当然不是这样。"
..00
"依我看,你也不会一直只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实际上,我觉得你像条即将冲天飞翔的金龙,在这片小小的海滩上困住了一阵子,终有一日会展翅高飞的..."
"公子你觉得我说得没错吧?!"说着这和尚居然挣脱开束缚,靠近了叶蕴尘。
听他这样说,叶蕴尘的表情瞬间变得很不自在。
这家伙不只是个小偷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个疯子。
简直见鬼了。
说什么未来要变成五爪金龙的话能乱讲嘛?!
想害人也别拖我下水啊。
"你是从哪冒出来的和尚,怎么敢这样信口开河?!"叶蕴尘眉头紧皱地质问道,"快给我带走!先关起来打五十板子,如果还不老实,送进锦衣卫那边让他吃几天牢狱之苦看看怎么样!"
那两名差役这时才缓过神来。
立即抓起和尚便朝着县衙方向去了。
被那和尚胡言乱语搅扰后,叶蕴尘已经没有继续逛街的心情了。
他对赵今夏说,"走,咱们也回县衙去吧。"
"嗯。"赵今夏应声同意。
两人转身正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呼唤,"美瑜贤弟啊,真是让为兄找了半天..."
顺着声音望过去,叶蕴尘发现朱标正站在街上笑着看着他们。
叶蕴尘心里暗自庆幸。
还好朱标刚刚才到。
要是早来那么一点点,听到那个怪和尚说话,说不定又要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哎呀!
应该没事吧。
史书上对朱标的评价还是挺不错的,
性格温和、为人谦逊。
连朱元璋曾经好多次打算大开杀戒都被他劝住了。
想必朱标的胸襟应该不至于太狭隘。
如此想着的同时,叶蕴尘带着赵今夏迎向了朱标。
"郭兄平时这么忙,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了?"叶蕴尘拉着赵今夏迎向朱标,拱手问道。
朱标笑着回应说:"好不容易得了个闲暇时光……"
"听父亲说我的儿子这段时间住在贤弟家里,所以今天没事我就来看看你,一是感谢你的照顾,二是上次和贤弟聊得很投缘,很想念……"
虽然是一对父子,但朱标和朱元璋的性格却完全不同。
朱标待人谦虚温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而朱元璋则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叶蕴尘的一种错觉。
没错,朱标确实是谦虚温和的,但朱元璋并不是那种一触即发的火药桶,而是一个心思难猜的老狐狸。
如果他真是那样,早被陈友谅、张士诚这些枭雄给推翻了。
哪可能击败无数对手,建立大明呢。
但在叶蕴尘面前,老朱还真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我也觉得和郭兄投缘,所以咱们俩也不用客套了。"叶蕴尘笑了笑。
然后指着不远处的县衙提议道,"既然郭兄下午没事,去县衙里聊聊怎么样?"
"我也正有此意。"
听着两人客套的话,赵今夏撇了撇嘴。
这些文人说话怎么都这么酸溜溜的?!
听起来怪怪的。
就不能直接点嘛?!
心里这样想着,她跟着两人回到了县衙。
由于现在还没到下班时间,叶蕴尘带着朱标来到了前厅。
朱标来看望儿子是假,其实是想请教问题。
刚坐下,朱标便急切地问道:"贤弟,我看你把上元县治理得有条不紊,但花在公务上的时间好像不多。实话说,为兄在朝廷里当个小小官员,手下也有些人,但却做不到像你这样从容,能不能给我讲讲你的秘诀?"
叶蕴尘看了朱标一眼。
小小官员?!
你也太谦虚了吧。
不过叶蕴尘不知道朱标这是来考验自己,还是真心求教。
思考了一下后,他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制定了一些合理的规则,带头遵守,奖励明确,升迁有序,就能做到政清人和了。但我的县衙只有百十号人,和郭兄的地方没法比,所以只能作为参考,不能随意照搬。"
他赶紧提前打了一针预防针。
要是朱标乱用他的方法,没效果不说,还可能导致负面后果。
然后老朱找自己麻烦怎么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