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出血

换源:

  叛军退了!

韩王一脸震惊,扭头看向杨道焕。

却见杨道焕高举马鞭:“传下去!韩王殿下说了,如果击退叛军就把王府粮食和银子赏给我们。”

韩王仰头看天,面部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杨道焕这是怕他反悔,所以当众说出来。

怕的确是怕,但这不是杨道焕下令的主要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前提是先知己。

杨道焕很清楚,自己的家丁经过训练的时间不长,对他的忠诚度还有问题,如果不靠重赏提振士气,很容易崩溃。

由于时间仓促,地雷用的都是兵仗局提供的火药,质量如何,不言自明。

敌人完全是因为反差太大而出现了混乱,万一回过神来,家丁恐怕抵挡不住。

因此,必须趁敌人混乱之际,一鼓作气,杀退叛军。

留守营中的家丁得到承诺,在郝善等人率领下,朝着叛军猛冲。

“我不要敌人的首级,只要击垮敌军,都有赏赐!”

杨道焕的命令,转眼变成了家丁口中的口号。

“杀敌军,领重赏!”

家丁嗷嗷叫的,用挥舞着锄头的姿势,挥舞着兵器涌向叛军。

看到家丁压过去,叛军节节溃败,杨道焕终于松了一口气,翻身下马,脚刚沾地,腿就软了。

他整个人就要倒在地上。

幸亏陈黎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他。

有了前车之鉴,韩王等宗室下马前,都由随从搀扶着下马。

其他的家丁和卫兵也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嘶……”韩王一边咧着嘴叫痛,一边看向远方,见己方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笑了:“你手底下家丁不止数百,我看至少上千。”

杨道焕抬手作了个揖,道:“殿下慧眼如炬,下官只说数百,是怕殿下命下官直接作战,敌人就不会入圈套。”

“哼,真是狡猾。”

韩王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道:“你哪来的钱招募这么多家丁?”

“实不相瞒,这是皇恩浩荡,赐臣白银三万。”

杨道焕抬手向京师方向,拱手道。

韩王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当藩王什么最重要?不是贤明,而是知道自己在哪儿。

惹得起谁,就使劲儿惹;惹不起,就好话说尽。

很显然,杨道焕属于后者。

虽然被放到边关,却赏给三万两银子,这已经昭示了这个文官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兵宪,你不是想要孤王府上的粮饷吗?只要收复平凉城,孤王府中还剩多少都给你。”韩王的语气温声带颤,非常肉麻。

杨道焕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韩王,拱手道:“殿下的大方,着实令下官感激。”

“哎呀,应该的,都是为了大明的天下嘛。”

韩王摆了摆手道。

说实话,杨道焕觉得这个韩王有意思,能屈能伸。

明末的藩王要是有这个觉悟,也不会败得一败涂地。

刚感慨一下,就有塘兵纵马来报:“大人!叛军已被消灭,投降一百四十人,其余被消灭。”

“投降的编为一个哨,交给郭沛看管。”杨道焕吩咐道。

郭沛是杨道焕的家丁,也是他的后勤主管之一。

沈秋白管钱,郭沛管人。

韩王皱眉:“这些叛贼,直接处死他们就行了,干嘛俘虏。”

“叛军的内部情况,还要靠这些人告知。再说杀了他们,以后再想平叛会变难。”

杨道焕说完,不管韩王的不高兴,让塘兵下去。

他又叫来了左科:“你带人去审问这些俘虏,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情报。”

“喏。”左科退了下去。

朝廷的情报一塌糊涂,比如阵亡的曾令先,他估计到死才知道自己打的不是叛民。

再比如郑时,除了知道叛军首领绰号浑天王,其余一概不知。

自己手里没有骑兵,塘兵打探情报全靠两条腿。

情报打探的非常缓慢。

杨道焕头疼死了。

傍晚,郝善前来中军大帐报告,此战的得与失。

“点校尸首,得合规首级两百三十有四,我军损失八十七人。”

郝善说道:“阵亡三十七,跑死二十,受伤后死三十。其中战兵二十七人,辅兵六十人。”

“唉,按照我们之前定的抚恤条件,支取银两。”

杨道焕叹了口气,看向沈秋白。

沈秋白点点头。

郝善却道:“只是,恐怕有些人拿不到银子。”

“那就给他们买好的棺椁,我要亲自为他们下葬。”杨道焕道。

话音刚落,左科把审问俘虏得到的情报,送了过来。

军情一页页摆在杨道焕的桌案上。

浑天王的名字叫周昂,以前是固原卫指挥使,与千户何锦设宴诱杀镇守太监李增,并袭杀不肯谋反的千户仇英。

事情成功之后,周昂率兵南下,以灾民诱敌阵斩曾令先,然后围攻平凉城。

负责追击韩王的人,是周昂的弟弟周健。

“周健人呢?”杨道焕忙问。

“在两百三十四首级里,被地雷炸伤后,死于家丁之手。”

左科抱拳道:“卑职还逼问出一道重要情报。”

杨道焕大喜过望:“哦?快说。”

“叛军在平凉城分财宝,都不肯南下追击。只有周健顶不住亲兄长的催逼,这才勉强追击。”

杨道焕闻言沉默良久,心里盘算了一会儿,忽然一拍桌案,把帐内众人吓了一跳。

“你想到计策了!”沈秋白忙问。

“没错。”杨道焕笑着道,“我打算让家丁伪装成叛军残兵,率军北上,偷袭平凉城。”

“这也太大胆了!”

郝善摇摇头,不太认可这个计划:“家丁训练不足,即便是骗开城门也未必能打得过叛军。”

叛军数量不明,也是郝善反对的原因之一,但没说出来。

杨道焕有自己的想法,道:“正因为家丁训练不足,才不容易露出破绽。

只要晚上打开城门,我们入城纵火,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需要一个艺高人胆大,且熟悉内情的人。”郝善沉吟道。

杨道焕看向郭沛:“这个问题,就得你帮我解决。”

郭沛闻言一怔,想了一下,道:“有个叫郝克勇的叛军小将,可以担此重任。”

“把他带过来。”杨道焕立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