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又是一场春雨。
四月的雨带着冬季的余劲,倾泻在大地,把兵备府的瓦片,砸得噼里啪啦作响。
杨道焕住的这座兵备府,前身是指挥使衙门。只换了块匾额,就成了兵备府。
他可以轻松找到住的地方,可三千家丁和家眷,以及跟着来的难民住的地方就不那么容易。
是的,还有一大批难民。
杨道焕不忍心他们饿死路边,给了他们一口吃的,他们就跟在后面来了西宁。
家丁暂时住在西宁卫的营房,难民则被安排在土司的地方。
那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杨道焕入住的第二天就找来了薛崇高。
“卑将拜见兵宪大人。”
“坐。”
杨道焕一抬头,却见薛崇高仍然站着。
“坐呀。”
“哎。”
薛崇高只坐了个边角。
看得出,他这个“地头蛇”很惧怕我这个“天降”官员。
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兵备道,在乾隆之前都不没有定下来,属于地方官还是廷臣,完全看前面的头衔。
杨道焕挂的是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可不得了!
职方司有权推崇将领,这对于很多边将来说,堪比父母官。
现场很安静,杨道焕不开口,薛崇高绝不说一句话。
杨道焕等陈黎端来了茶,这才道:“今日请指挥使到这里来,是有一件事想要与你商议。”
“兵宪大人请吩咐。”
薛崇高刚接过茶碗,立刻放在身旁的桌上,站起身。
杨道焕抬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笑着说道:“说是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
薛崇高一脸认真地听着。
“第一件事,本官带来这么多的物资,需要有专门的地方存放。第二件事,家丁和难民也需要妥善安置。”
杨道焕说完,注视着薛崇高,看他怎么说。
只见他脸上有些犯难:“按理说,粮草军械应该存放在有司,但都是大人私人所有。如果放在公仓,公私不分,容易出乱子。
可是,城内除公家衙门,其余的都已经被本地土司瓜分干净,没有多余的土地。”
薛崇高没提自己的店铺,生怕引起杨道焕的注意。
杨道焕也知道,但强龙不压地头蛇,没必要一开始把关系闹很差。
“土司的店铺好说,我已经派陈土司前往游说,让他们把西宁城中间的两条街让出来,作为廒房。”
杨道焕说道:“当然作为交换,本官会把多出来的土地,让给他们作铺子。”
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西宁城区中间,最显眼的是宗学和文庙。
由于西宁地处偏僻,愿意来的儒生极少,学校和庙宇缺乏管理,已经呈现荒败的态势。
但没人敢拆,怕被巡视的甘肃巡抚发现后,降罪。
别人不敢的事,不代表杨道焕不敢。
一听杨道焕这位文官,居然主张拆文庙,薛崇高来了精神。
他本就不在乎读书,大字不认识几个,便道:“这个办法好!大人有没有想过,直接让土司们把廒房修起来?”
“怎么修?”
“大人是花了钱买铺子,本就不应该再给他们新地。那些家伙早就盯上这片地,只是没胆子做罢了。”
“我明白了。你是让他们自己花钱从我手里买地,但我要的不是钱而是廒房!”
“正是这个道理。”
“哦。”杨道焕捏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他一开始觉得这是个馊主意,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道理。
兵备道是因事而设,事毕则罢。
换个角度思考,在土司们的眼中,他就是个过客。
而土司,才是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存的群体。
听薛崇高这么一说,他觉得土司应该乐于用几年不回本的投资换取这片土地千秋万代的租金。
他心里还存着怀疑,问道:“他们会愿意吗?”
“大人,只管把此事交给卑将去办。”薛崇高起身道,“卑将一定把此事办得妥妥帖帖。”
薛崇高满以为兵宪听了自己的话,一定会立刻答应。
这样一来,他就把这个机会把握在手里,狠狠地敲土司们一笔。
但他没想到,兵宪没有接过话茬,反而盯着他,眼神有些冷。
坏了,薛崇高心里一个咯噔,自己被识破了。
被盯得有些心里发毛,薛崇高咽了下口水,上前道:“大人,卑将也是替大人着想,没……没别的意思。”
一开口就漏了底。
杨道焕轻笑一声,道:“薛指挥使的主意很好,不过,西宁卫事务繁忙,就不劳烦指挥使。”
“是,卑将明白。”薛崇高心中流汗,这个看上去还没成年的兵宪有些棘手。
“指挥使,你知道东科尔这个地方吗?”
杨道焕不想把关系闹僵,旋即换了一个地方。
“知道。它位于湟水尽头,距西宁城四十余里。”
薛崇高不知道杨道焕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下意识的答了,心里犯着嘀咕。
“你手下有人去过哪里吗?”杨道焕又问。
“有,卑将每年都要带他们巡视那里。”
薛崇高皱眉道:“不过,那里汉番混居,情况十分复杂。”
“你安排三个去过的兵士做向导,我派塘骑过去侦察地形。”
“卑将领命。”薛崇高不解地问道,“大人要去东科尔,是有什么要事?”
“深入了解情况,方便日后决策。”杨道焕说的模棱两可。
他要办的大事,薛崇高还没资格知道。
东科尔,是蒙语音译过来的,在清朝译作“丹噶尔”。
这地方位于今天的湟源县。
自古以来想要治理青海,必先治理河湟地区。
东科尔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素有“海藏咽喉”美誉。
想要治理河湟,进而经略青海,必须以西宁城为后方,东科尔为前进基地。
这种事,当然不能告诉薛崇高。
“指挥使,你先下去吧。把我交代你的事办好,记得找三个机灵点的弟兄。”
杨道焕吩咐道。
“是。”薛崇高转身退下。
杨道焕扭头看向陈黎,吩咐道:“你派个人去营房把郝克勇和陈允文兄弟俩叫来,我有事吩咐。”
陈黎领命退下。
这时,陈允贤奉命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