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番族首领

换源:

  “大人!”

杨道焕眼疾手快,一把接住向后倒下的鲁能。

由于他身子弱,接住的一瞬间,下意识的蹲下。

这样减轻了鲁能倒在地上的力道。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七手八脚的把鲁能抬到椅子上坐下。

“快掐人中!”

不知道谁喊了这句,杨道焕听了,赶紧用拇指掐鲁能的人中。

“咳咳咳……”

鲁能一阵咳嗽后,醒了过来。

然后,他面朝南方跪下,哭声震天。

“父亲啊父亲……孩儿不孝啊,没能送您最后一程!”鲁能边说边哭,一个劲儿的磕头。

杨道焕这才知道,是鲁能的父亲去世了。

这的确是天大的事。

一些官员上前,七嘴八舌的宽慰鲁能。

鲁能一句话都不听,只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这时候,覃礼闻讯赶来了。

“哎呀,鲁大人你这是怎么啦?”

覃礼看鲁能哭得如此伤心,不禁问道。

鲁能哭得无法回答。

杨道焕代他禀报:“老家来信,说鲁大人的父亲已去世,因此痛哭不止。”

“哦,这也是人之常情。”覃礼叹了口气,宽慰道:“事情已经发生,追悔也无用。大人简单收拾一下,赶快回去奔丧吧。”

大明的丁忧制度十分完备。

官员父母去世后,家书直接通过当地官员上报朝廷,然后写信给在外官员,令其回家奔丧。

换句话说,朝廷很可能比官员早一步得知丧事。

在外官员在得知父母丧报后,可以立即去职,赶回老家奔丧。

朝廷自会派官员到老家核实此事,核实后,回到京师吏部,领取内府开具的孝字号勘合文件。

勘合文件,也是官员丁忧结束后,朝廷起复的一个凭证。

在外官员在守丧期间,派人到吏部领取勘合文书,待服丧期满后由原籍官司查勘送文吏部即可。

鲁能听了覃礼的话,当即抹去了脸上的眼泪,向在场众官员拱了拱手。

这是送客。

覃礼和一众官员答礼后,纷纷离开。

杨道焕也要走了。

鲁能却把他叫住:“杨兵宪,请留步。”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杨道焕转身抱拳。

“有件事,本官必须告诉你。本官已在一个时辰前,将请求朝廷委任兵宪兼理马政的奏疏发了出去。”

“大人之恩,下官没齿难忘。”杨道焕再次抱拳。

“唉!”鲁能摆了摆手道,“甘肃一地不同于其他地方,西接嘉峪关,北面是瓦剌,南面是生熟番。今后西宁之安危,全靠兵宪。”

他那写满沧桑的脸上,隐隐透露出一丝期许。

杨道焕有些感触,郑重道:“请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拜托了。”鲁能抱拳。

“告辞。”

杨道焕抱了抱拳,抽身离开。

傍晚时分,鲁能便带着仆人离开了东科尔城,赶赴老家。

此后,杨道焕再也没有见过鲁能。

鲁能丁忧期未结束,就于成化二十二年在家中病逝。

他留下了一首写西宁的诗:

西山环绕古西平,番簇相连汉戍营。秣马征夫思野|战,牧牛童子待春耕。

路径三峡风涛急,水满三川月色明。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

鲁能一走,覃礼也不得不离开。

因为新到任的甘肃巡抚,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朝廷的文书,在鲁能走后的第二天,也送到了东科尔城。

文书上说,朝廷升云南左布政使唐瑜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

新官上任,覃礼不得不回甘肃镇主持大局。

于是在闰四月十四日,覃礼一行人离开了西宁,返回甘肃镇。

送走了覃礼,杨道焕快马加鞭的赶回了东科尔城。

他在路上就通知左科,让他去邀请失剌多吉到他这里坐坐。

因此,十五日正午抵达时,见到了左科派来的人。

“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杨道焕再确认一遍。

“是的。大人,失剌多吉带着日月山下诸番,携良马十匹,一行七十人,正沿着小路朝北而来。”

塘兵回答的很详细。

杨道焕很高兴:“干得不错,下去领赏吧。”

等塘兵走了,他从匣子里拿出了一架望远镜,在众人面前得意的炫耀了一下。

马耀等人从来没见过单筒望远镜,都不明就里。

唯独沈秋白见过,他大吃一惊:“你怎么会有这个玩意儿?”

“这是我在陕西的时候,偷偷找人制作的一架。”杨道焕得意的说道,“因初来乍到,我不敢拿出来。现在他们都走了,我还藏着掖着干什么。”

说着,他拿着望远镜走出营帐:“走,我们到南边的鬼头山,在那里等他们。”

普通人家招待客人,都是把自己最好的拿出来,生怕客人在其他人那里嚼舌根。

外交,不是简单的招待客人,而是政治的延续。

杨道焕需要先试探对方的诚意和底线,然后决定是否向他展示自己的力量。

如果一上来就展示力量,很可能被片面的理解成耀武扬威,那就起不到以武促和的作用。

在大西北,不缺张牙舞爪的人。

鬼头山,距离东科尔城十里。

山的东面是南下必经之路,狭窄而崎岖。西面是鬼头台,好奇怪的名字。

杨道焕在这里设下宴席,准备款待日月山来的番族。

他登上高处,用望远镜眺望南方,很快就看到一些戴着红缨帽的头目,带着一些衣衫破烂的番民和衣衫略微好看的人,或骑着马或步行,向北缓行。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杨道焕甚至看到了他们一张张苦脸。

良马十匹,听着数目很少,这恰恰是西北的现状。

大山大河把他们分割成一块块区域,难以形成统一的势力。从有文字记载开始,这些人就是分散的。

忠诚,只献给在当地势力最大的政权。

以前是大明,现在多了一个——角厮罗。

杨道焕还看到,左科正和一个大胡子的中年男人说着什么,旁边有翻译。

但是,那个翻译似乎没张过嘴,大胡子就第一时间听懂了左科说的内容。

大胡子应该是失剌多吉。

壮硕的身体,是男人的标配。袒肩披着袍子,典型的番族打扮。

然后,他的目光被这位首领的皮带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