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壮的骏马在河谷中奔驰,杨道焕在马背上提着手统,追逐着仓皇奔逃的猎物。
数十名王府卫队远远的驱赶着猎物,在河谷乱窜。
猎物被追得无路可走,一声枪响过后,便倒地不起。
杨道焕挥手驱散眼前的黑烟,轻咳几声,才看到中枪后倒地不起的猎物。
几名卫队士兵用绳索套着猎物,慢慢地拖走。
猎物最终的命运,是与其他菜一道,出现在杨道焕的餐桌上,成为改善伙食的绝佳菜肴。
不过,笑得最大声的人,还是韩王。
有明一代,对于藩王管理极严,不许出城半步,不许与外官有任何的接触。
甚至一举一动都被宦官和在外官员监视着,随时被弹劾。
韩王在遇到杨道焕之前,除了拼命霸占土地供养宗室,没有别的爱好。
现在就不同了。
监视他的文官正和他打猎,监视他的宦官在操心自己的府邸,他得到了宝贵的自由。
即便是跟着出来,一个猎物都没打到,也乐疯了。
“怎样?手统好玩吧!”杨道焕扭头笑道。
韩王策马在他旁边,完全不在意这不符合规矩,提着手统,点头笑道:“好玩!就是马慢了点,害得孤王什么都没打到。”
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韩王没有说错。
他的坐骑,是杨道焕提供的,来自河曲的大马。
河曲在明时属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在明之前,元朝在那里设过驿站,引入大量的良马。
更远一点在唐代,是唐朝在陇右重要的养马基地。
可以这么说,这些带有盛唐影子的河曲马,比起北方的良马,力量很强,速度中等,耐力较差。
杨道焕打算用这批骏马拖重炮,所以提前试骑一下。
至于手统,则是制作燧发枪之前的产物,目的是熟悉燧发枪的制作过程。
杨道焕身子弱,韩王也是养尊处优,拉弓都费劲,就拿着手统出来玩玩。
“这东西,孤王以前没见过。”韩王把玩着手统,“这是军器局做出来的?”
杨道焕点头道:“还有更大的,正在制作,打算装备在军中。这玩意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的,孤王知道。”
韩王说道:“像孤王这种拉不动弓的,也可以用它。”
杨道焕点点头。
实践出真知!
“不好的呢?”杨道焕问。
“烟大,还呛人。”韩王想了一下,又补充一句:“有几次看到猎物从眼前经过,孤王想放枪,居然不响。”
点火率低,精准度差,都是最直观的坏处。
燧发枪、火绳枪,在弹药和射程上其实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比现用的火门枪,三眼铳强得多。
这就是进步。
至于气密性问题,质量问题,以及如何改良,那是以后的事。
只有经过大量的装备和实践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杨道焕和韩王下了马,将马交给亲兵,牵到河边河水吃草。
他们则沿着河滩,慢慢地走着。
“兵宪,整个五月,西宁都在大兴土木。”韩王一脸委屈,“孤王的府邸什么时候建?”
“薛崇高的宅子,殿下不喜欢?”杨道焕问。
“不是,孤王这一路过来,看到的都是衣不蔽体,脚无立锥之地的百姓,心里大有感触。”
韩王说道:“住在哪里,孤王也不太在乎了。”
哟呵,堂堂的藩王居然动了恻隐之心。
杨道焕轻笑一声:“人非草木,怎么能做到彻底的无情。”
“可是,”韩王话锋一转,“孤王的王府迟迟不建,要是王府长史一纸奏疏把你告到朝廷,你可罪责不小。”
西宁什么都在动,唯一不动的就是亲王府邸。
一方面是作大梁的木材,迟迟没有运到。另一方面,也和杨道焕的不积极有关。
他另有想法:“多谢殿下的关心,其实我早就把这里的情况连同毡绣一道送去朝廷,请天子圣裁。”
“什么意思?孤王没听懂。”韩王细品对方的话,感觉有点怪。
“西宁情况比较特别,如营建亲王府邸,按照以前的规格,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办不到的话,内官监肯定找我麻烦。”
杨道焕解释道:“与其到时候解释不清楚,不如把这里实际的情况提前报给朝廷,允许我进京详说。”
“你要回京城!”韩王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杨道焕点头承认。
兵备道是因事而设,如果事情办妥,就回京述职,卸掉兵备道的职务。
但是,西宁刚有发展,杨道焕是不会离开。
他要进京,目的是为了镜组织。
养了几个月的狼崽子们,需要出去见一见世面,方能成长起来。
杨道焕想通过进京,让他们沿途了解大明各地的情况,锻炼他们探查和分析情报能力。
“这个理由有些牵强,反正孤王有住处,朝廷完全可以和你通过书信往来,确定规制。”
韩王有些舍不得杨道焕离开。
当然,更重要的是,杨道焕一走,他不敢出府。
以前连求医问药都要上奏,现在好不容易可以偶尔出来一趟,真舍不得。
“为了能够进京,我已经想好了另一件大礼。”
杨道焕神秘的笑道:“你猜,我要给朝廷送什么礼?”
韩王瞧他笑得这么怪,认真的想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猛然回过神来,叫道:“你要出兵?”
“猜对了。”杨道焕笑道,“打垮角厮罗,让西海附近的各部番族归顺大明,这样一来,应该可以回京述职。”
左科已经从板升城回来,把那里的情况打探的七七八八。
根据这些情报,杨道焕分析出角厮罗那里的实际情况不太妙。
这个不太妙,有白彦台吉一半的功劳。
他意识到打是打不过,角厮罗又不愿意归附,自己没必要跟着一起陪葬。
在他的帮助下,左科摸清楚了角厮罗核心部众的实力,以及部分蒙古封建小领主的想法。
还偷偷的画了板升城的地形图。
有了这些作为倚靠,杨道焕有了进攻的想法。
这次出来打猎,就是大战前的放松。
他需要放松,而后投入更紧张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