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焕骑在马上,脸上若有所思。
听了尹旻这一番介绍,他倒是对各派系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可以这么说,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干净。
他们甚至出于某种心理,向杨道焕隐瞒了他们自身的问题。
基本来说,他们现在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引发大的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尹旻找上了他。
因为他初来乍到,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包袱。
京师,锦衣卫。
朱骥一见到杨道焕,便问道:“你专程前来莫非是为了林俊和张黻?”
“不是。”杨道焕回答的很果断,“晚生前来,是为了报答大人昔日解围之恩。”
“还恩?”
朱骥抬了抬手,屋内的锦衣卫都退了出去。
他站起身,绕过桌案,来到杨道焕面前。
“坐。”朱骥指了指屋内一侧的椅子。
杨道焕道谢后,大喇喇地在椅子上坐下。
“你说是为了还恩,这话从何讲起?”朱骥一脸严肃,坐在旁边的位子上。
仆人端来两杯热茶。
朱骥叮嘱仆人,不许任何人靠近这里。
仆人躬身地退下。
杨道焕想了想,说道:“听闻皇帝将林、张二人着锦衣卫拘押审问。林俊弹劾的奏本,晚生已经拜读了。
以晚生的猜测,梁芳和继晓是一定要弄死林、张二人。
而出于某种原因,有人不希望他们有事。”
朱骥紧着眉头想了一下,点头道:“是这么回事。皇帝不把他们交给东厂,而是交给锦衣卫,用意很深啊。”
“这做法才是最危险。”杨道焕没有危言耸听。
他接着道:“表面上是不信任东厂,实际上是皇帝有意试探锦衣卫的态度。锦衣卫如果偏向任何一方,对皇帝来说,都是不能允许的。”
“的确如此。”
朱骥神色有点凝重。
“这就是把大人架在火上烤,即便大人无心偏袒,万一两人死在锦衣卫大牢,大人就有洗脱不掉的罪责。”
杨道焕进一步说道:“皇帝心中一旦有了成见,汪直的下场就是大人的下场。”
李子龙案影响深远,几乎贯穿整个成化朝的中后期。
韦寒意外死在锦衣卫大牢,审问李子龙时,都察院的御史们遮遮掩掩。
让成化帝认为锦衣卫、司礼监和文臣们穿一条裤子。
同时,滋生了皇帝对李贤改造后的锦衣卫不满,下定决心撤换李贤留下的锦衣卫成员。
这才有了朱骥的飞黄腾达。
同样的道理,如果林俊和张黻意外死在锦衣卫大牢,皇帝就会认为是朱骥办事不力,并且认为他勾结外臣,堵塞圣听。
“哥儿,如今我深陷局中,左右为难。哥儿可否为我指一条明路,我必有厚报!”朱骥拱手道。
他也在想招,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
杨道焕轻笑着摆手道:“晚生为了还恩,不求报答。其实大人只是关心则乱,静下心来一定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请哥儿明眼。”
“一个字,拖!”
“拖?恐怕不行!实不相瞒,怀爷为他二人说情,差点被皇帝的砚台砸中。”
“这样就更好了。”
“愿闻其详。”
“正如我前面所说,主仆恩情岂是说断就断。大人只要拖到怀爷讨到恩旨即可。”
“这样啊……”朱骥不禁思索了起来。
人就是这样,再精明的人遇到与自身利益攸关的时候,往往看不清楚。
杨道焕索性把话挑明:“大人亲自审问他们,一直审,直到恩旨到。”
话都说到这份上,他相信不用再说得太细。
朱骥眼光闪动,点头道:“对,我真是昏了头,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想到。
只是……梁芳他们一门心思要把这件事往太子身上牵扯,我未必抵挡得住。”
“这一点,我已有对策。只是不方便告诉,大人过段时间就知道是什么。”杨道焕轻声说道。
“甚好。”朱骥展露笑颜,“幸亏哥儿只是个国子监生,要你是朝中重臣,我等都要被你玩弄于鼓掌。”
杨道焕忙摆手:“大人说笑了,晚生哪有这份能耐。”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希望朱骥说完就忘了,否则自己将来要有麻烦。
离开了锦衣卫,杨道焕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
回家只为一件事,写小说。
“大师,我把思路告诉大师,您自行书写,字数不用太多,越来越好。”
书房里,杨道焕站在桌案前,盯着姚爽的大光头,笑着说道。
商清君在研墨。
姚爽一边挑合适的毛笔,一边问道:“这种事,你干嘛不让你家的清君写,却让老和尚代笔。”
“大师神通广大,又肩负使命,最合适不过。”
杨道焕富有深意的说道。
“那好,你打算让我怎么写?”姚爽瞥了他一眼。
“就这样写……”杨道焕把自己构思的小说内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姚爽。
和杨道焕最初构思的内容大差不差,只稍微修改了一些,以凸显出林俊的刚正不阿。
姚爽听罢,惊讶地道:“你试图通过男女之事,遮掩林俊弹劾背后的动机!”
“一个刑部员外郎,能有什么动机,还不是为了朝廷,为了不劳民伤财嘛。”杨道焕道。
姚爽笑了起来。
只有极力淡化弹劾背后的政治色彩,才能降低皇帝的戒心,保全林俊的性命。
“对了,大师一定有办法让这本小说落入东厂手中。”
杨道焕突然开口。
落入东厂手中,也就意味着落入怀恩手中。
姚爽点点头,问道:“你把老和尚当差役使唤,你自己又打算干什么去?”
“我嘛,作为一名国子监生,明天该到国子监听课。”
杨道焕打了个哈欠,对商清君道:“清君,你在这里帮忙。我要洗澡睡觉,明天天不亮就要起床。”
晨钟暮鼓,不止是讲佛寺,国子监的规矩也是如此。
国子监一大清早敲钟,钟声一响,所有监生就要到国子监隔壁的孔庙叩拜。
叩拜完毕,点卯。
然后根据自己所在的班级,到对应的学堂听课。
因为杨道焕住的地方在京师最南边,他必须起来的很早,绕城墙到最北边的安定门。
等城门一开,直奔国子监。
明天,就是他到国子监报到后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