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焕怎么会不知道,孤身会见鞑靼蒙郭勒津部领主火筛,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举动。
但他别无选择。
余子俊可以容忍战报上有些缺憾,他不行!
他需要一份光彩夺目、令人无从置喙的战报。
没有这份战报作为履历,想要跻身朝堂,与各方势力周旋,继而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纯属做梦。
原因无他,他不是进士出身。
他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有可能有些许收获。
但这份考量,不能明着告诉余子俊。
杨道焕还需要包装一下:“如果我们大张旗鼓营救侯爷,肯定会引起朝中言官的注意。
试想一下,既然是一场空前的大胜,为什么连领军作战的总兵都被敌方俘虏了。”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言官认定这场大胜是虚报,那辛辛苦苦做的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这是杨道焕最不能接受的结果。
“言之有理。”
余子俊捋了捋胡须,问道:“你需要老夫做什么?”
“封锁消息。”杨道焕果断地说道,“派几个侍卫和一个翻译给我。”
他想了一下,又道:“给下官几口空箱子用马车驮运。”
“为什么是空箱子!”余子俊不解。
“草原上黑吃黑的情况时有发生,哪怕是盟主也避免不了。下官要是带着装满财宝的箱子,可能到不了鞑虏营地。”
杨道焕说到这里时,又想起一件事:“对了,从俘虏中找个熟悉路的鞑虏,带我们去蒙郭勒津部。”
“没问题。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越来越好,时间一长,秘密就保不住了。”
“那老夫马上安排。你也下去交代一声,一个时辰后在广灵门汇合。”余子俊说道。
广灵门是宣府镇的北门。
离开了正堂,杨道焕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见四下无人,立刻换了一副面孔,伸手把屋里的桌子,一下掀了个四脚朝天。
桌上的砚台等物品摔在地上,噼里啪啦作响。
随后进来的陈黎,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
“爷……”
“蒋琬这个王八蛋,该勇敢的时候不勇敢,不该他勇敢的时候瞎表现!狗东西……”
杨道焕气的咬牙切齿,额头上青筋暴起。
陈黎在府内多少听说了一些,但他没有确定:“爷,您这么生气是打算去哪里?”
“去鞑靼。”
“鞑……鞑靼!我的天老爷,爷是去送死。”
话一出口,陈黎赶紧捂住自己的臭嘴。
杨道焕气顺了一些:“对,就是去送死。狗日的蒋琬,害得老子去送死。”
“那里太危险了,爷还是不要去了。”
“你不明白。”杨道焕说,“大朝有数千国子监生,数千传奉的官员,还有科举出身的大批官员,不干出点成绩能进步嘛!”
如果只是当个循规守矩的乖宝宝,这一辈子只能当个书办。
不对,书办都没资格。
杨道焕的一手毛笔字跟狗刨似的。
“那也不能去鞑靼啊,那里太危险了。”陈黎已经被吓得说不出别的话。
“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杨道焕轻拍他的肩膀,“你就留在这里,万一我出了事,好歹有个人给我收尸。我总不能指望那两个哼哈二将吧,估计他们巴不得我死。”
“爷,小人愿和你一同前往。”
陈黎神情坚决:“要是真有事,小人愿意一命换一命。”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杨道焕都听得心里感动。
想起和陈黎过去的一些不愉快,杨道焕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了许多:
“没必要都死在那里,总得有人报丧吧。”
“小人地位卑微,也许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放手一搏。”
陈黎眼中透露出一丝狠辣。
曹刿劫持齐桓公而恢复鲁国土地的故事,家喻户晓。
杨道焕心头一横,把怀里的匕首掏了出来:“这是我防身用的匕首现在就交给你,你看我眼色行事。
你我主仆如果不能凯旋归来,就闹他个天翻地覆。”
大丈夫,生不能食九鼎肉,死亦当九鼎而烹!
“遵命!”
陈黎跪下接过匕首,眼中含泪。
时间转眼即逝,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杨道焕带着陈黎来到宣府城的北门。
余子俊早已等候在那里。
他看到杨道焕,郑重的拱手道:“今日之事,全靠你啦。”
“请都堂放心,下官定当不辱使命。”杨道焕答礼。
“这些侍卫都是我的心腹,你尽管放心使用。”
余子俊指着十名身材魁梧的侍卫,叮嘱杨道焕:“事情倘若办不成功,你千万不要勉强,一定要平安回来。”
虽然和杨道焕相处时日很短,但余子俊从杨道焕身上,看到了故人熟悉的身影。
再联想到之前的一些小心思,这位以贤明记载于史册的大臣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温情。
“属下告辞!”
杨道焕郑重的拱手道别,然后翻身上马,带着队伍离开。
余子俊站在寒风中,挥手道别。
队伍迎着寒风,踩在雪上,一步一步地前行。
两名侍卫压着带着手铐的鞑靼俘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作为全队的向导。
杨道焕骑着马居中,前后是四名骑马的侍卫。
陈黎走在杨道焕的一侧,牵着杨道焕坐骑的缰绳。
还有一个叽叽喳喳的翻译,一脸的热情。
他们身后是押运箱子的民夫,和四名侍卫。
这样的队伍,走在塞外,无疑是各部嘴中的肥肉。
好在杨道焕早有准备。
每当遇到一股蒙古游骑,就让俘虏亮出火筛的名号。
听到他们是前往蒙郭勒津部,这些蒙古人也只好放下掠夺的心思悻悻地离开。
杨道焕据此可以断定,俘虏没有说谎,火筛就在附近。
自张家口堡向北,走了不知道多少里路,很快就遇到了一大股蒙古骑兵。
这些人嘴里叽哩哇啦的嚷着,将队伍包围了起来。
“你们是谁?”
一个四周剃光的脑袋正中间蓄着独辫的壮汉,越众而出。
他的话,被翻译用汉语翻译给杨道焕听。
杨道焕让翻译告诉壮汉,他们是带着重礼面见火筛太师。
壮汉听罢,把右手高高举起。
队伍正前方的蒙古骑兵,旋即让开一条道路。
原来是保护他们,不,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每个蒙古骑兵看到几口大箱子,眼中迸发出的艳羡之色,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