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过关

换源:

  紫禁城,御膳房。

荤局厨房外,围观的厨子里三层外三层。

他们挤破脑袋似的往里窥视,看着杨道焕用热水泡鸡,过了一会儿取出来拔毛。

下一刻,将光秃秃的鸡开膛破肚,手脚麻利。

本来还抱着看戏心态的庖长,也放下心来。

真要出了岔子,他也难逃罪责。

杨道焕将鸡和当归、桂圆肉一起洗干净,再把鸡肉切成片,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地炖。

他点了一炷香,等烧完再点一炷,直到三炷香烧完,就可以调味起锅。

一炷香约等于一个小时,三炷香就相当于三个小时。

之所以选择这么久,是因为杨道焕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想清楚韦兴这么做的真正目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盼望皇帝身体永远康健,应该是韦兴和梁芳共同点。”

“但我不是医生,也没向韦兴或韦晃透露过我会医术。”

“那么,还有什么事是他们共同点。”

“对,讨好皇帝。”

想清楚了这一点,杨道焕觉得自己大概明白了韦兴的想法。

这个太监为了让事情办得顺利,居然破天荒的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了。

古代书生对下厨房是很忌讳。杨道焕在家时,母亲不许他进厨房帮忙。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下厨房给杨道焕带来的负面影响,把进宫日子选择京城官员注意力都集中在蒋琬生辰的初一。

真可谓用心良苦。

从这个角度想,韦兴和梁芳切切实实感受到皇帝的愤怒,有心消弭这种愤怒。

“真香啊!”

外面嘈杂的声音,打断了杨道焕的思路。

小锅已经咕噜咕噜作响,一阵阵香气随着水蒸气形成的白雾弥漫整个厨房。

杨道焕用布揭开锅盖,拿勺子尝了一口汤。

味道还不算好。

不过,可以调味起锅。

没办法,皇帝吃的东西非常严格。

如果等到味道完全好了再起锅,到皇帝嘴里时,已经变了味。

“这位公公,菜已经好了。”

杨道焕目光闪动,向小宦官拱手说道。

“你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小宦官目露不屑,随口问道。

“回公公的话,这道菜叫‘养颜益寿汤’。”杨道焕声音温和的答道。

“好!”小宦官满意的点点头。

接下来,他把手一挥,来了两名级别更低的宦官,连锅带炉子一起抬走。

后面还跟着两名,随时准备换人。

“请吧。”

“公公先请。”

小宦官听罢,理所当然的走在前面。

杨道焕在后面跟着。

回到武英殿外,杨道焕规矩的跪在蒲团上,看着自己的杰作被抬了进去。

皇帝想吃东西很麻烦的,做好之后,要先用银牌扎在汤和肉里一会儿验毒。

与此同时,试吃的太监要吃肉和喝汤。

等一会儿确定没问题,皇帝再吃。

杨道焕估计光着一件事,都要耗费不少时间。

不知道跪了多久,他都差点睡着的时候,梁芳出来了。

梁芳一张老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问道:

“杨道焕,除了药膳以外,你还会别的吗?”

“臣还会一些手艺活,比如远山镜,报晓钟……”

杨道焕把自己会的东西五花八门,全都报了出来。

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皇帝对他的药膳不满意,是不会派梁芳出来再问。

“什么是远山镜?”

听得晕头转向的梁芳,随口问出了一个他记住的名字。

“就是能看见很远的山的东西。”杨道焕答道。

梁芳听了,转身进了武英殿。

这次没等多久,他就出来:“圣上有旨,杨道焕接旨。”

“臣领旨!”

杨道焕双手按在蒲团上,弯下腰去,磕头在地。

“着尔速速完工一件器物献上,以三日为限。”梁芳声音洪亮的说道。

“臣谨遵皇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道焕说完,直起身子。

梁芳道:“三日后,宫里自会派人召你入宫,切记!”

“是。”杨道焕应道。

“让韦晃送你回家,一路上多保重。”

梁芳让两个小宦官带杨道焕离开这里,而韦兴始终待在殿内没有出来。

到了承天门,杨道焕上了马车,自东长安门出,离开了威严的紫禁城。

杨道焕坐在摇晃的马车里,心思复杂。

“情况如何?”韦晃扭头问道。

“我也不知道。”杨道焕笑道,“如果韦爷在这里,我或许还能知道点什么,可惜韦爷不在。”

“哦。”

韦晃似乎知道了什么,有些气虚的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杨道焕嘴皮动了动,但没有终究没有开口。

他猜测,这种事以前也有发生过。

“到了。”

马车突然停下来,韦晃对杨道焕笑了下。

“韦兄,不到小弟府上坐坐?”杨道焕出于礼貌的问道。

“不了,我还得回去等我父亲出来。”韦晃道,“做皇帝的奴才可不像你在六部当官,有严格的当差时辰。”

一句话,道出了没混出来的宦官的心酸。

杨道焕弯着腰走出马车,扶着车把式的手,踩着小板凳,小心翼翼的下了车。

车把式将板凳放回原处,驾着马车晃晃荡荡的走了。

早得到讯息的林信孝,从府里出来恭迎。

“少爷,奴才已经吩咐厨房准备好晚膳,是在屋里吃,还是送去书房。”

林信孝恭敬地问道。

“屋里吧。”杨道焕想了一下,又问道:“七保吃了没?”

“没有。”

“把他叫到暖阁,我和他一起用餐。”

“是。”

林信孝恭敬的退了下去。

杨道焕进屋,直奔自己的暖阁。

刚在炕上坐下,就见沈秋白风风火火的来了。

“来这么快?”杨道焕笑着说道。

“酒楼盘出去了,老宅子也让我卖了,我现在是闲散公子,无事可做,当然来的快嘛。”

沈秋白大剌剌的在对面坐下,与杨道焕隔着一张小桌。

他一坐下,又问:“找我来有什么事?”

“你认识手艺精湛的玉匠吗?”杨道焕问。

从古至今有很深的玉文化,也诞生了一批以制作玉器为终身事业的工匠。

“不认识。不过,可以在外面找。”

“帮我找一个来,我明天从兵部回来,就要见到活人。”

“没问题。但是你要玉匠做什么?”

“你到时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