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此话一出,王猛他们心里就跟吃了苍蝇屎一样,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奋力杀敌,多少次死里求生活过来的。
可以说为这大乾神朝立下汗马功劳。
现在家中产业,不过是自己多年浴血沙场换来的应得之物,那些下人偶尔的小打小闹,也没掀起什么风浪。
就多拿一点好处,有何不可?
李膘更是开口反驳起来了:“殿下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咱觉得,是不是有些太危言耸听了啊?”
“那些藩王远在番地,哪是说联合就联合的?”
“是啊,大不了咱们不那么高调,行事低调些,不授人以柄便是,何必现在就如此严苛地立法约束。”
徐兴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王猛也跟着点头,说道:“这话说的对,殿下,咱们可都是忠心耿耿之人,为大乾出生入死,怎会不知其中利害?”
“如今殿下你这般着急立法,倒像是信不过咱们似的。”
众人也都开始交头接耳。
显然,大家对赵毅的提议仍存疑虑与不满。
赵毅明白,涉及到这么多人的利益。
就不可能是一两句话就能轻松解决的。
事情发展到此处,王渊却深知:毅儿这小子话说的不当,但好在也没有过激,接下来只需要含糊过去就可以了。
本来嘛,一上来就想动这么多人的蛋糕。
哪能这么干!
想到这里,王渊哈哈一笑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最重要的是,明天你能安安稳稳的坐上那张龙椅。”
这话是想安慰众人,同是也是在提醒自己这外孙:你可别再说了,再胡闹这张龙椅就不一定是你的了。
随着王渊话罢,众人也停下了议论。
目光齐刷刷的看着赵毅,看他接下来怎么表态。
赵毅倒是面色如常,没有丝毫波澜。
因为他深知,
眼前众人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前面讲这么多也都是铺垫,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接下来就是要聊聊他们最看重的“利”了。
顿了顿,赵毅扫视众人,恭敬说道。
“外祖父、舅舅、诸位叔伯公,你们都是为大乾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之臣,无论什么好处都是你们应得的。”
“更何况紫宸殿那个位置我是否能坐得上去,还全仰赖诸位的鼎力相助。”
“自然,我也不会让外祖父、舅舅、诸位叔伯公白白辛苦。”
话说到此处,
众人紧蹙的眉头舒展了下来。
在他们脸上又看到了得意的声色。
这些自然也落到了赵毅的眼里,但他仍不动声色,接着承诺道。
“待我君临天下,诸位叔伯公便是我大乾的擎天巨柱。眼下的这一点损失,日后必将以十倍百倍的荣华富贵相偿。”
“这大乾王朝的天下,是诸位扶我坐上去的,自然,我也会让诸位的家族世代风光,一起坐拥天下。”
果然,赵毅这一个大饼画下来,
众人眼神开始放光。
可以说吊足了胃口。
众人此时心里都盘算着:既有日后的好处,那眼前的这些蝇头小利确实可以放一放。
既能规避风险,还能收获长远的巨大利益,这笔买卖似乎也并不亏。
也赵毅的目的也是引导他们这么想。
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利”抛出来,听起来就像是在刻意讨好与收买,难以让这些历经风雨、老谋深算的重臣们真正信服与重视。
而先晓以利害,让他们在权衡中感受到危机,再许以重诺,才能让他们将这份利益视为来之不易的恩赐,从而更加珍视。
也才愿意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至于这个又大又香的饼,
怎么给?
什么时候给?
那就等皇位坐稳了,再说!
短暂的惊愕过后。
众人看赵毅的眼神又热情起来,其中掺杂着得意、贪婪、不可一世……
赵毅刚说的共拥天下,
可是点燃了众人心里的那把火!
老爷子在的时候,这些人多多少少还是收敛着。
不然被抓到了,又是一通训斥。
而现在新帝的承诺,是共拥天下。
那意味着什么?
他们的脑回路是:现在有肥肉吃,将来的肥肉只会更大。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家族在大乾王朝权势滔天,无限风光。
“哈哈哈哈…”
王渊的笑声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还是殿下顾虑周全,好!咱回去就吩咐下去!”
王渊此时是最高兴的,他深知这一番波折看似惊险,实则已在赵毅的掌控之中。
自己的外孙有此等谋略与胆识,王氏一族再也不用担心改朝换代后,家族权势会旁落或遭受打压。
只要赵毅能顺利登上皇位并稳固统治,王氏一门必将成为大乾王朝最显赫的的家族。
而自己,新帝的外祖父,
又有从龙之功。
未来朝堂之上。
何人能出他其右?
见王渊发话,一旁的徐兴赶忙表态。
“是啊,殿下所思所虑,皆为我等长远之计,我等岂有不遵之理。”
众人见状也是连忙附和。
“殿下这是高瞻远瞩啊,咱一开始没领会,现在明白了,肯定全力配合。”
“殿下放心,咱回去就约束手下,绝不给殿下添麻烦。”
……
好家伙,这群人变脸堪比川剧绝活。
刚刚还愁云密布,马上就心花怒放了。
赵毅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老家伙嘴上说得好听,心里那点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隔二里地都能听见。
“好的,那我就再次谢过诸位叔伯公的理解了。”
赵毅心里虽在吐槽,但面上依旧笑意盈盈,礼数周全地向众人拱手行礼。
“殿下言重了…”
众人赶忙欠身回礼道。
赵毅此事嘴角浮起一起浅笑道:“既然各位叔伯公答应了,那么此事宜早不宜迟。”
“望诸位叔伯公手底下侵占民田案子,在天亮之前,都能解决好。”
众人听闻,脸上笑容瞬间一滞,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情愿。
刚刚还沉浸在对未来荣华富贵的幻想中,此刻却被赵毅这突如其来的要求拉回现实。
李膘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犹豫:“殿下,这……天亮之前,时间太紧促了吧?”
徐兴也连忙附和:“是啊,殿下,咱们虽有心全力配合,可这也得有个缓冲,仓促行事,恐生乱子。”
王猛皱着眉头,粗声粗气地说道:“殿下,这事不必着急,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事啊,是让殿下先顺利坐上龙椅,其他的…以后再说。”
赵毅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语气沉稳而不容置疑。
“诸位叔伯公,我正是为了明日顺利登基,才如此急切。”
“诸位知道,这些年来,我在外的风评和名声不好,明日登基之事,虽然有诸位扶持,但情况仍可以想见。”
“若民田之事拖延,一旦被那班腐儒或藩王知晓,他们定会借机兴风作浪,大做文章。”
“难不成真有一个杀一个?”
“还不如现在索性就收手。”
“甚至可以说是主动把民田归还。”
“这样还可以获得一部分文官士子的支持。”
“可以说,我们还田于民,便是给那些文臣们一份绝佳的投名状。向天下表明我等整顿吏治、心系百姓的决心。”
赵毅目光灼灼:“那些文人虽时常刁难,但不可否认,他们是心怀天下的,此举可以让他们闭嘴。”
“而百姓得回了农田,自会对新朝心怀感激,到时民心所向,登基也就顺理成章了。”
“妙啊!”
徐兴不禁赞叹出声。
“殿下此计一石二鸟,既安抚了民心,又能堵住悠悠众口,实乃高招。”
他向赵毅投去钦佩的目光。
“殿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远的谋划,实在令臣等汗颜。”
……
正当众人笑逐颜开、交口称赞之际,
伫立一旁的霍子仪却是眼眸垂落,一脸沉重。
他原本以为这位殿下是体恤百姓、心怀大义才坚持让众人归还民田。
可如今看来,虽确实有此等益处,但他打的是巩固自己权势的算盘。
并非真心为国为民。
眼下虽可以骗得众人一时的配合。
可长久下去,若只是将百姓与群臣当作稳固皇位的棋子,而无真心爱民,这大乾的江山终究难以长治久安。
此时,在霍子仪眼里,赵毅方才的机智沉稳都变成了狡黠与权谋。
对群臣而言、对百姓而言,
一个狡黠且精于权谋的皇帝,或许比一个平庸懦弱的皇帝更具不确定性。
不知这位心思深沉的殿下,未来究竟是会成为贤明之君,还是独夫民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