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丝竹声声入耳,赵一鸣斜倚软榻,手里还拿着一串葡萄,一颗接一颗地往嘴里送。几个舞姬身着轻纱,正扭动腰肢,跳得那叫一个花枝乱颤。
“好!再来一段!”赵一鸣拍手叫好,眯着眼,一脸的享受。
“咳咳!”
突然,一声重重的咳嗽打断了这旖旎的氛围。
赵一鸣眉头一皱,顺着声音看去。
蒙毅铁青着脸,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面色尴尬的扶苏和亦步亦趋的林瑾。
“蒙大人?”扶苏拱手,脸上堆起笑容,“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蒙毅没理会扶苏,眼睛扫过那些还在卖力扭动的舞姬,脸色更难看了:“太子殿下好兴致啊!如今正是朝中大臣推举储君人选的关键时刻,您倒好,在这儿歌舞升平!”
扶苏的笑容僵在脸上,求助似的看向蒙毅身后的林瑾。林瑾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赵一鸣放下葡萄,慢悠悠地站起身来,朝着蒙毅拱了拱手:“蒙大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嘛!何必这么严肃?”
“及时行乐?”蒙毅瞪着赵一鸣,怒道,“我看你是妖言惑众,蛊惑太子殿下!”
赵一鸣耸了耸肩,笑嘻嘻地说:“大人这话说的,我可担不起。我只是觉得,这天大地大,玩乐最大。大人您说呢?”说着,还朝着舞姬们使了个眼色,“继续,继续!”
蒙毅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一挥手:“都给我下去!成何体统!”
舞姬们吓得花容失色,赶紧退了下去。
赵一鸣无奈地摊了摊手,看向扶苏:“殿下,你看这……”
扶苏干笑两声:“蒙大人也是为了我好。”
蒙毅这才把目光转向扶苏,语重心长地说:“殿下,如今陛下身体抱恙,朝中局势微妙。您更应该谨言慎行,博得一个好名声啊!”
“父皇身体不适?”扶苏脸色一变,连忙追问道,“很严重吗?”
蒙毅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陛下不让声张,怕引起朝野动荡。殿下,您自己心里要有数。”
扶苏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没了刚才的嬉皮笑脸。
蒙毅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赵一鸣,语气不善:“赵先生博学多才,老夫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请教。”
赵一鸣挑了挑眉:“大人请讲。”
“如今天下图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不齐。不知赵先生有何良策,能够更好地管理这些书籍,为我大秦所用?”蒙毅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审视。
赵一鸣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大人,依我之见,不如建立一个翰林院。”
“翰林院?”蒙毅皱眉,显然没听过这个说法。
“不错。”赵一鸣侃侃而谈,“翰林院可以广纳天下贤才,让他们负责整理、校对、编纂各种书籍典籍。如此一来,既能保存文化,又能为朝廷提供参考,岂不美哉?”
“此外,翰林院还可以承担起草诏书、撰写史书等任务,成为朝廷重要的智囊机构。甚至可以选拔一些有潜力的人才,充实到各级官府,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赵一鸣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翰林院的盛况。
蒙毅听得入了神,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扶苏和林瑾也听得连连点头,对赵一鸣的提议佩服不已。
蒙毅沉默了片刻,深深地看了赵一鸣一眼,拱手道:“赵先生果然是高才!老夫受教了!”
说完,蒙毅又转向扶苏,语重心长地说:“殿下,老臣还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
扶苏连忙拱手相送:“恭送蒙大人。”
蒙毅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扶苏,微微摇了摇头,迈步走了出去。
林瑾见蒙毅走了,这才敢抬起头,偷偷地看了赵一鸣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妙啊!赵先生,此计当真妙绝!”蒙毅一拍大腿,胡子都跟着翘了起来,“有了这学宫,那些成天吵吵嚷嚷的诸子百家,还不得乖乖听话?高,实在是高!”
赵一鸣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嘴角微微上扬:“蒙大人过奖。如今这天下,百家争鸣固然热闹,但也乱象丛生。设立学宫,并非要扼杀思想,而是要引导、规范。让那些真正有益于社稷,利于百姓的学说,发扬光大。”
一旁的林瑾眉头紧锁,忍不住插话:“赵先生,此举恐怕不妥。学宫一立,等于是给天下读书人套上了一层枷锁。长此以往,只怕再难有新的思想萌芽,这与焚书坑儒,又有何异?”
“林兄此言差矣。”扶苏摇了摇头,接过话茬,“如今之乱,正是源于思想之混乱。若不加以约束,恐怕会重蹈战国覆辙。赵先生此计,实乃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最好的选择。”
林瑾还想争辩,却被赵一鸣抬手制止。“林先生的担忧,我明白。但如今之秦,需要的是统一的思想,才能凝聚力量,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设立学宫,并非一蹴而就,其中的尺度,还需要慢慢摸索。”
蒙毅也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赵先生深谋远虑,蒙某佩服!”他搓了搓手,又想起一事,“对了,赵先生方才提到,要为陛下设立年号,这是何意?”
赵一鸣微微一笑,解释道:“年号,乃是帝王纪年的名号。自上古以来,并无此制。如今陛下统一六国,功盖千秋,理应开创先河,以年号来记录这伟大的时代。”
“这年号有何用处?”蒙毅好奇地问道。
“其一,可以明确王朝的时间顺序,方便后人研究历史。其二,体现皇帝的权威和统治理念,彰显陛下的丰功伟绩。”赵一鸣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想了两个年号,请诸位大人过目。”
他从袖中掏出两张帛书,递给众人。
“第一个,‘始统’,寓意始皇帝统一天下,开创新的统治。”
“第二个,‘一元启世’,寓意全新的时代由陛下开启。”
蒙毅接过帛书,仔细端详,连连点头:“好,好!这两个年号都极佳,既体现了陛下的功绩,又寓意深远,朗朗上口。只是,这最终用哪个,还得由陛下圣裁。”
“赵先生,你这又是学宫,又是年号的,一套一套的,脑瓜子真灵光!”蒙毅感慨道,恨不得立刻将此事禀告给秦始皇。
“蒙大人谬赞了。一鸣也是希望能为大秦,为陛下,尽一份绵薄之力。”赵一鸣谦虚地笑了笑。
蒙毅不再多言,拱手道:“事不宜迟,蒙某这就入宫,将此事禀明陛下。若陛下同意,这大秦,可就要开启新的时代了!”
说完,蒙毅便急匆匆地整理了一下衣冠,迈着大步,向咸阳宫深处走去,腰间的佩剑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清脆的响声。
...
“诸位,时代变了!”赵一鸣一拍桌子,中指上的翠玉扳指亮得晃眼。
扶苏捏着胡须,眼神里写满了疑惑:“赵兄,此话怎讲?”
林瑾也探过头来,一脸好奇宝宝样:“是啊是啊,赵兄,有什么高见快说来听听!”
蒙毅虽然没说话,但那满脸的兴奋已经出卖了他。
赵一鸣嘴角一勾,神秘一笑:“如今陛下虽一统六国,功盖千秋,但各位扪心自问,天下读书人,有几个真心拥戴陛下?”
扶苏脸色一僵,儒家讲究仁义,始皇推崇法家,这其中的矛盾,摆在明面上呢。
“所以,要让陛下名留青史,受万世敬仰,就得换个思路!”赵一鸣眼神里闪着光,像极了在P2P公司忽悠老年人投资的销售。
“换思路?怎么换?”蒙毅急切地问道。
“确立年号!”赵一鸣语出惊人。
“年号?”扶苏一愣,重复着这两个字。
“对!年号!以纪年,彰显陛下之功德,让后世子孙,皆知我大秦之始!”赵一鸣越说越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始皇面前。
林瑾还是有点懵:“这…这就能让陛下青史留名了?”
赵一鸣斜了他一眼,仿佛在说“你小子懂个P”。
“当然不止于此!”赵一鸣继续说道,“还要修订大典,将天下书籍,尽归其中,包罗万象,此乃旷世之举!”
蒙毅听得热血沸腾,一拍大腿:“妙啊!此计若成,陛下定然龙颜大悦!”
扶苏也连连点头:“善!善!此举不仅可扬陛下之威名,更可传承千秋万代!”
“这大典,就以年号命名,岂不美哉?”赵一鸣抛出了最后一个重磅炸弹。
蒙毅激动得搓着手:“若真如此,赵兄必将名垂青史,陛下之嘉赏,更是指日可待啊!”
“不过…”赵一鸣话锋一转,看向蒙毅,“此事还需蒙兄鼎力相助,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
蒙毅立刻站起身,拱手道:“赵兄放心,蒙毅必当竭尽全力!赵兄之才,蒙毅佩服得五体投地,能为赵兄效劳,是蒙毅的荣幸!”
赵一鸣笑着拍了拍蒙毅的肩膀,眼里满是算计:“那就,拜托蒙兄了。”
蒙毅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走出房间。
...
“啧,腰斩啊……”赵一鸣嘬着牙花子,铁栏杆在他手心里咯得慌。
隔壁牢房,老头哭得撕心裂肺:“我冤枉啊!只是藏了几本书,又没念给别人听!”
“闭嘴!”狱卒踹了老头一脚,骂骂咧咧,“老实点,明儿就送你上路!”
赵一鸣翻了个白眼,心说这老头儿也够倒霉的。他走到牢房门口,冲着一个狱卒招招手:“哥们儿,打听个事儿。”
那狱卒斜着眼看他:“啥事儿?你小子不也是个犯官?”
“嘿,瞧您说的,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赵一鸣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碎银子,塞到狱卒手里,“就问问,隔壁那老头儿,犯了啥事儿?”
狱卒掂了掂银子,脸色缓和了些:“私藏书籍,鼓吹什么劳什子儒家思想。上面说了,杀一儆百!”
“呦,还是个读书人。”赵一鸣咂咂嘴,“有点儿意思。”
第二天,刑场。
赵一鸣挤在人群里,看着老头被押上台子。老头儿一脸平静,抬头望天,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
“有点儿东西。”赵一鸣心想。
晚上,赵一鸣被提审。
蒙毅坐在桌案后,面色严肃:“赵一鸣,可知罪?”
“知啥罪啊?我啥也没干啊!”赵一鸣一摊手,一脸无辜。
“你私自结交犯官,扰乱治安!”
“天地良心,蒙大人,我就是看那老头儿可怜,想帮他收个尸。”
蒙毅皱着眉头:“收尸?一个犯官的尸体,有什么好收的?”
“大人有所不知,那老头儿是个读书人,有气节!我敬佩他!”赵一鸣拱手道,“大人行行好,告诉我那老头儿叫啥,我给他立个碑,也算全了我的心意。”
蒙毅盯着赵一鸣的眼睛,似乎想看穿他的心思。半晌,他叹了口气:“罢了,念在你也是一片好心。那人名叫…嬴政。”
“啥?”赵一鸣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嬴政?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等等…他猛然想起,几个月前,自己也曾被关进这间牢房,那时,隔壁牢房里也关着一个人,自称姓嬴,还跟他称兄道弟!
“大人,你确定是嬴政?”赵一鸣追问道。
“千真万确。”蒙毅点了点头。
赵一鸣懵了。难道说…那个跟他称兄道弟,一起吐槽牢饭难吃的家伙,竟然是…始皇帝?!
“蒙大人,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赵一鸣定了定神。
“说。”
“我想见见陛下。”
蒙毅脸色一变:“大胆!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蒙大人,你就帮帮忙嘛!”赵一鸣嬉皮笑脸道,“我保证,就说几句话,耽误不了陛下多少时间。”
蒙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可以帮你禀报,但陛下见不见你,就看你的造化了。”
第二天,赵一鸣被带到了咸阳宫。
嬴政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在下面的赵一鸣,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一鸣,别来无恙啊。”
“陛下,你…你竟然是…”赵一鸣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朕就是嬴政。”嬴政摆了摆手,“起来吧,不必拘礼。”
赵一鸣站起身,心里百感交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跟始皇帝成了“狱友”,还成了“兄弟”。
“一鸣,朕听蒙毅说了,你想见朕,有何事啊?”嬴政问道。
“陛下,我…我想跟您聊聊。”赵一鸣深吸一口气,“关于…天下文人。”
“哦?说来听听。”嬴政来了兴趣。
“陛下,如今六国虽灭,但人心难服。那些文人,他们…他们…”赵一鸣欲言又止。
“他们心怀故国,对朕不满,是吗?”嬴政替他说了出来。
“陛下圣明。”赵一鸣佩服道,“依我看,堵不如疏。咱们可以…可以…”
赵一鸣凑近嬴政,小声嘀咕了几句。
嬴政听完,眼睛一亮:“好!好主意!一鸣,你真是朕的智囊啊!”
“陛下过奖了。”赵一鸣谦虚道。
几天后,蒙毅来到赵一鸣府上。
“赵先生,陛下召见。”
“呦,蒙大人亲自来请,真是蓬荜生辉啊!”赵一鸣笑呵呵地说道。
“赵先生说笑了。”蒙毅面无表情,“请吧。”
咸阳宫。
嬴政看着赵一鸣,满脸喜色:“一鸣,你的建议,朕已经采纳了。翰林院已经开始筹备,朕还打算设立年号,以纪朕之功德!”
“陛下英明!”赵一鸣连忙拍马屁,“陛下此举,必将功盖万世,千古流芳!”
嬴政哈哈大笑:“好!”
“那你觉得,年号该叫什么好?”
“我,我?”
直到离去赵一鸣还没从嬴政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中回过神来。
晚上,蒙毅来到嬴政的书房。
“陛下,赵一鸣的建议,您真的要全部采纳吗?”蒙毅有些担忧。
“为何不可?”嬴政反问道。
“臣只是觉得,此人来历不明,陛下如此信任他,恐怕…”
“蒙毅,你多虑了。”嬴政摆了摆手,“朕看人不会错的。赵一鸣此人,胸怀大志,才华横溢。”
“可是…”蒙毅还想说什么,却被嬴政打断了。
“好了,此事不必再议。”嬴政揉了揉眉心,“朕乏了,你退下吧。”
蒙毅无奈,只能拱手退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