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杨无敌连败辽军

换源:

  话说在汴京,边境的战报已经送了进来,上面写着:“最近宋辽两国激烈交战,宋军取得了大胜。”皇帝和大臣们正讨论着这事儿呢,突然又有快报传来:“辽兵又来侵犯遂城啦,请求赶紧发兵救援!”太宗一听,皱着眉头对大臣们说:“遂城可是幽燕地区的咽喉要道,辽兵既然出动,这地方肯定是他们必争之地。要是遂城失守,那泽州和潞州恐怕也守不住了。你们说说,谁能领兵去救援呢?”

这时,杨光美站出来说道:“陛下,杨业父子一直都想着立功,报答您的恩情呢。要是把这个重任交给他们,肯定能打败辽军!”太宗觉得有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马上任命杨业为幽州兵马使,让他率领五万大军,前去救援遂城。杨业接到命令,那叫一个高兴啊,立刻吩咐长子杨渊平留下来监管其余军队,自己则带着杨延德、杨延昭,择日就从汴京出发,朝着遂城赶去。

大军来到赤冈安营扎寨,这儿离遂城已经不远了。杨业先派人去城里通报消息。遂城守将刘廷翰得知是杨业来救援,那心情,简直像久旱逢甘霖,高兴得不行。他马上召集各位将领,兴奋地说:“杨业那可是举世闻名的虎将啊,辽兵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大家只要把武器装备都整理好,随时准备接应就行。”崔彦进等人听了,纷纷下去准备,暂且不表。

再说杨业这边,他带着父子几人和大军,在一片平原旷野上,有条不紊地排开了阵势。正准备妥当呢,突然就瞧见远处一支部队,那军旗飘扬得遮天蔽日,马蹄扬起的尘土漫天飞舞。杨业赶忙出阵查看,只见对面一员大将,嘴唇发乌,面色黝黑,耳朵大得像蒲扇,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原来是耶律沙。耶律沙横握着大刀,勒住马缰绳,大声问道:“来将何人?快报上名来!”杨业冷笑一声,说道:“你这无端挑起事端的逆贼,边境的战乱都是你等妄为所致。你现在连保命都来不及,还有胆子问我大名?”

耶律沙转头对着自己的军队喊道:“谁先出马,去给宋军一个下马威?”话刚说完,骑将刘黑达就大声应道,催着战马,挥舞着大刀,直朝着杨业冲了过去。杨业刚要亲自迎战,只见五郎杨延德骑着马像一阵风似的飞奔而出,手里抡着大斧,迎上去和刘黑达交起锋来。两边士兵都大声呐喊助威,这两位将领打得那叫一个激烈。

两人刚战到第七回合,杨延德故意卖了个破绽,拨转马头,绕着阵前就跑。刘黑达一心想着立个头功,哪肯放过这个机会,猛抽几鞭,催着马就追了上去,两匹马的尾巴都快挨上了。就在这时,杨延德看准时机,绰起锋利的大斧,猛地回转身,照着刘黑达迎面就是一斧,这一斧下去,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直接把刘黑达连头带盔,劈得从马上栽了下去,当场就没了气息。

那边番将耶律胜一看刘黑达被杀,气得哇哇大叫,骑着马,提着刀,就冲上来要给刘黑达报仇。杨延昭见状,毫不畏惧,挺着长枪就迎了上去。两匹马交错在一起,两人瞬间杀成一团。杨延昭越战越勇,瞅准一个破绽,猛地一枪刺过去,耶律胜躲避不及,直接从马鞍上翻落下来,鲜血溅满了尘土。这可真是:“阵上番官拼性命,征场宋将显威风。”

杨业见两个儿子都打了胜仗,大手一挥,指挥着后面的军队,像潮水一般朝着辽军阵地冲了过去。耶律沙挥舞着大刀,奋力抵抗,可哪里是杨业的对手,没几下就抵挡不住了,赶紧拨转马头,朝着中军方向落荒而逃。杨业骑着马,在辽军阵中左冲右突,就跟进了没人的地方似的,如入无人之境。辽军顿时大乱,被打得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这边刘廷翰一看辽军大乱,立刻打开西门,带着士兵从后面包抄过去。耶律斜轸见势不妙,赶紧拔营,朝着瓦桥关方向逃窜。刘廷翰和杨业合兵一处,乘胜追击,把辽军杀得尸横遍野,鲜血都流成了河,还缴获了数不清的辎重和衣甲。

杨业大获全胜之后,把军队驻扎在遂城的南边。他召集各位将领,兴奋地说:“辽将现在逃到瓦桥关去了,咱们得趁着这股锐不可当的气势,一鼓作气剿灭辽军!”刘廷翰却有些担忧地说:“杨将军,耶律休哥可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现在他已经远远地逃走了,元帅您不妨先在遂城让士兵们休息一下,观察观察局势,再找机会进攻也不迟啊。”杨业却坚定地说:“用兵讲究的就是先发制人,让敌人来不及谋划应对,这才是取胜的关键。大家别担心,只管跟着我进兵!”将领们听了,齐声领命,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瓦桥关杀了过去。

宋军一路扬起军旗,擂鼓呐喊,在黑水东南边摆开阵势,那兵势,真是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此时,耶律休哥等人得知宋军长驱直入,赶忙和耶律斜轸商议对策。耶律休哥一脸严肃地说:“杨家父子可真是咱们的劲敌啊,他们杀咱们的将领,就跟切瓜切菜似的,根本没人能抵挡得住。现在他们来围攻瓦桥关,咱们只能据守,千万不能轻易出战。等他们粮食快吃完的时候,咱们再出击,一定能洗刷之前的耻辱!”耶律斜轸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下令各位将领,齐心协力坚守关隘,按兵不动。

宋军趁着势头猛烈攻击,可关上的辽军拼命往下扔箭矢和石块,宋军根本靠近不了,只能远远地把瓦桥关包围起来。就这样,一连攻打了十几天,都没能成功。

杨业心里着急啊,就亲自带着几十名骑兵,到关外仔细观察地形。他远远望去,只见靠左边一带,全是密密麻麻的草丛,那正是辽将囤积粮草的地方;右边连着黑水,辽兵都在岸边扎营。杨业把这周围看了个遍,回到军中,立刻把刘廷翰找来,商量道:“敌军坚守不出,肯定是想等咱们粮食吃完,再对咱们发动攻击。现在正是寒冬天气,北风呼啸,关左边的草木都干枯得很,要是咱们用火攻的计策,一定能攻破这座关。”刘廷翰点头说道:“令公您的想法,和小将我不谋而合啊,只是我担心耶律休哥会识破咱们的计谋。”杨业自信地说:“放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说完,杨业就吩咐士兵抓来一个当地的老乡,客气地问道:“瓦桥关左边有没有能通行的小路啊?”老乡回答说:“只有一条打柴的小路,人马走起来都很困难。而且现在辽兵还用木头和石头把那地方堵住了,根本过不去。”杨业听了,让人好酒好菜地招待老乡,然后送他走了。

接着,杨业把杨延德叫到跟前,说道:“你带领五千步兵,把身上的盔甲都卸了,悄悄地从那条打柴的小路摸过去,每人都带上点火的工具,等咱们和辽兵交上战,你就立刻点火。”杨延德领命,带着士兵悄悄地出发了。

杨业又把杨延昭叫进来,说:“你带五千骑兵,趁着黄昏的时候,直接渡过黑水。敌军肯定会在你们渡到一半的时候出兵袭击,到时候你就赶紧登岸往回跑,我自有接应的兵马。”杨延昭也领命而去。

安排完这一切,杨业又对刘廷翰说:“你和崔彦进带着你们的部队,等我儿子往回跑的时候,就在岸边和敌军交战。敌军要是看到关后起火,肯定会慌乱,咱们就能大获全胜了。”刘廷翰慷慨激昂地应下,带着部队去准备了。

杨业把一切都安排妥当,自己则带着中军,找了个高处,密切观察着战场局势。

再说耶律斜轸,他见宋军攻了这么久都没攻下关来,就和将领们一边谈论,一边喝酒,还派人去打探宋军的动静。不一会儿,去打探的人回来报告说:“宋军准备渡过黑水,偷偷袭击燕城。”耶律斜轸听了,冷笑一声说:“都说杨业善于用兵,看来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于是,他派耶律高带领五千精兵,在黑水岸边把守,等宋军渡到一半的时候,就迎头出击,把宋军打个落花流水。耶律高领命,带着士兵匆匆赶去。耶律斜轸又派耶律沙和韩暹率领一万兵马,去偷袭宋军的营垒。部署完毕,他就和耶律休哥等人整顿好兵马,随时准备接应。

眼看黄昏就要到了,杨延昭带着士兵,每人都背着装满土的袋子,从黑水下游开始渡河。还没渡到一半呢,耶律高就带着精兵,像猛虎下山一样,趁着这个机会杀了过来。杨延昭一看,立刻指挥兵马往回跑,退回到南岸。辽将已经渡过河来,和杨延昭的部队交上了锋。杨延昭且战且退,假装抵挡不住。没过多久,只听一声信炮响亮,两岸顿时箭如雨下。刘廷翰等人率领士兵,奋勇杀了进来,正好和耶律高碰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与此同时,耶律沙和韩暹骑着马,带着一万兵马,像狂风一样冲进宋军营地,喊杀声震天,那气势汹汹的,仿佛要把宋军营地踏平。

而杨延德带着步兵,已经偷偷穿过了那条打柴的小路。他听到前面金鼓齐鸣,知道双方已经交上战了,就立刻命令部下点起火具。正巧这时,夜风吹得更猛了,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瞬间满天都是通红的火焰。那些看守粮草的辽兵,一看粮草着火了,吓得各自逃命,乱成了一团。

耶律高听到关后火起,心里暗叫不好,急忙转身往回杀,想回去救援。刘廷翰眼疾手快,趁他慌乱之际,追上去一刀,把耶律高斩落到水里。耶律沙这边也发现中计了,刚想带兵回去救援,杨延昭、刘廷翰等人已经合兵一处,朝着辽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辽军被打得大败,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杨延德又带着士兵从关后杀了出来。耶律休哥保护着耶律斜轸,一路朝着蓟州方向狼狈逃窜。宋军趁机一举攻下了瓦桥关。这时天还没亮呢,大火还在熊熊燃烧,辽军被烧死、杀死的不计其数。

第二天黎明,天刚亮,各位将领纷纷来向杨业报功。杨业兴奋地说:“咱们现在就像砍竹子一样,节节胜利,应该趁着这大好形势,进兵围攻燕城!”刘廷翰却冷静地说:“令公您威名远扬,辽军将领听到您的名字都吓破胆了。但是现在咱们的粮草供应跟不上啊,不能贸然深入敌境。”杨业觉得刘廷翰说得在理,就把军队驻扎在了瓦桥关。

再说耶律斜轸,又吃了一场败仗,气得暴跳如雷,他和将领们整顿好兵马,准备和宋军决一死战。耶律休哥赶忙劝道:“元帅啊,胜败乃兵家常事,您可别太往心里去。咱们可以奏明主上,请求增派援兵,等援兵一到,就能打败宋军了。”耶律斜轸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去奏报萧太后。

萧太后得知前线屡次战败,大吃一惊,忙问道:“宋军是谁在指挥作战啊,怎么这么厉害,连连取胜?”来奏报的士兵回答说:“是河东山后的杨业,人称杨令公。”萧太后听了,感叹道:“早就听说这老将号称‘杨无敌’,果然名不虚传啊!”于是,她马上派遣大将耶律奚底,率领五万大军前去救援。耶律奚底接到旨意,当天就从幽州出发,这事儿暂且按下不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