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满心以为谷口会有宋军前来接应,可回头一看,竟然连一个骑兵的影子都没有,心中顿时大惊失色。他急忙掉转马头,想要杀回去,却已经被耶律斜轸率领的敌军截断了谷口。只见番兵们万弩齐发,箭矢如同雨点般密密麻麻地射过来。宋军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死伤不计其数。
杨延昭和杨延嗣兄弟俩心急如焚,拼死往谷中冲去,无奈敌军的矢石如暴雨般交相落下,根本无法前进。耶律奚底则带兵绕到东边,正好遇上贺怀浦。两匹马刚一交错,还没战上两个回合,贺怀浦就被耶律奚底一斧头劈下马来,他的部下也都被番兵残忍地杀害了。
杨延昭焦急地对杨延嗣说:“你赶紧杀出重围,去潘招讨那里求救。我冲进谷口,保护爹爹。”杨延嗣咬紧牙关,奋勇地杀出了重重包围。
杨延昭望着谷中弥漫的冲天杀气,知道宋军被围,心中怒火万丈,怒吼声震天,不顾一切地直往谷口杀去。刚进谷口,就遇到了潘仁美的部将陈天寿。两人立刻交起手来,才一个回合,杨延昭就一枪将陈天寿刺落马下。他趁势杀散周围的围兵,艰难地进入了谷中。
此时,杨业正奋力从东边杀出,看到杨延昭赶来,急忙大声喊道:“番兵太多了,你赶紧走,别父子俩都被他们抓住!”杨延昭泪流满面,坚定地说:“孩儿拼了命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救爹爹出去!”说着,他举枪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终于冲破了一层重围。然而,萧挞懒却从一旁率军攻来,把杨业的部队硬生生地截成了两段。杨延昭回头一看,发现父亲还没冲出来,心急如焚,想要再次杀回去,无奈他手下的士兵已经全部战死,没办法,他只能朝着南路奔去,期望能遇到救兵。
这边杨业与番兵拼杀不停,身上的战袍早已被鲜血染红。他奋力登上高处远望,只见四周全是如狼似虎的敌军,不禁仰天长叹:“我本想为国家立下哪怕一点点功劳,没想到竟落到如此地步!我生死未卜,但要是被番人抓住,那可就是奇耻大辱了。”他看了看身边,此时还剩下一百多名士兵,便对他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儿,和我一起死在这里也没有意义。你们赶紧沿着山路跑回去,向天子报告这里的情况。”士兵们都哭着说:“将军为了国家大事才落到这般田地,我们怎么忍心独自逃生?”于是,众人簇拥着杨业往胡原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他们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李陵碑”三个字。杨业心中一阵感慨,暗自思忖:“汉朝的李陵对国家不忠,要这碑又有何用?”他回头对士兵们说:“我已经没办法保护你们了,这里就是我报答主上的地方,你们各自想办法逃生吧。”说完,他扔掉头上的金盔,连着叫了几声:“皇天!皇天!你可要明鉴我的一片忠心啊!”随后,他一头撞向石碑,壮烈牺牲。一代太原豪杰,就这样在这塞外的尘土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静轩有感于此,赋诗一首叹道:
“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大节,千古行人为感悲。”
杨业撞死在李陵碑后,番兵们喊杀着冲了过来。他剩下的那些士兵们依然奋力抵抗,宁死不屈,但最终还是全部壮烈牺牲。番兵们冲上前,砍下了杨业的首级。天色渐晚,萧挞懒这才收兵回营。
再说杨延嗣一路疾驰,回到爪州行营,见到潘仁美后,哭着哀求道:“我父亲被番兵围困在陈家谷,恳请招讨大人赶紧发兵救援。不然的话,他性命堪忧啊!”潘仁美却冷冷地说:“你们父子向来号称无敌,这才刚交战,就跑来求救了?我营中的军马都有重要任务,没办法派兵。”杨延嗣大惊失色,气愤地说:“我们父子一心为国家着想,招讨大人您怎么能坐视我们战败而不顾呢?”潘仁美恼羞成怒,下令左右将杨延嗣推出营帐。
杨延嗣站在营帐外,破口大骂:“你这个无耻之徒!要是我能活着回去,定与你这老贼势不两立!”潘仁美气得暴跳如雷:“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我对你的仇恨还没报呢。现在杀伐大权在我手中,你竟敢自己来送死!”于是,他命令左右将杨延嗣绑在高处,用箭射他。军校们得令后,把杨延嗣绑在了船桅上。众士兵一起放箭,可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支箭能射中他。潘仁美惊讶地说:“真是奇怪!为什么大家射的箭都射不中他?”杨延嗣听到后,心想自己恐怕在劫难逃,便说:“大丈夫临死,有什么可怕的?只是担心父兄的生死还不确定。”他对射箭的士兵们喊道:“你们把我的眼睛遮住,就能射中了。”士兵们依言照做,割下他眉毛上的肉,遮住他的眼睛,然后再次放箭。可怜杨七郎,顿时万箭穿心,身体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感到哀伤悲痛。后人为此赋诗感叹:
“万马军前建大功,斩坚入阵见英雄。如何未遂平生志,反致亡躯乱箭中?”
潘仁美射死杨七郎后,下令将他的尸体抛入黄河。这时,突然有人来报:“番兵在陈家谷围住了杨业,杨业已经战死。现在他们砍下杨业的首级,正朝着西营杀过来了。”潘仁美惊恐万分,喊道:“番兵人多势众,难以抵挡。如果不赶紧撤退,我们都得被抓住。”他立刻下令拔营起寨,火速撤退。刘君其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回汴京。
番兵乘胜追击,一阵掩杀。宋军士兵死伤大半,丢弃的辎重、盔甲,多得数都数不清。萧挞懒大获全胜后,便将军队驻扎在蔚州,派人向萧太后报捷,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杨延昭的部下陈林和柴敢,在交战混乱中逃到芦苇丛中躲了起来。一直等到番兵退去,他们才沿着河岸出来。忽然,他们看到上游漂下一具尸体,等尸体漂到岸边,两人仔细一看,不禁惊呼:“这是杨七郎小主官啊,怎么会被乱箭射死呢?”话还没说完,突然岸边一骑飞奔而来。陈林和柴敢刚想躲避,骑马的人已经到了跟前,原来是杨延昭。杨延昭看到陈林和柴敢,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陈林回答:“战败后我们躲在这里,正想打听您的消息呢。没想到看到河中漂来一具尸体,竟然是七郎君,全身都是箭,体无完肤,也不知道是被谁害的。”
杨六郎一听,立刻下马,仰天大哭:“我们父子一心为国尽忠,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劫难?这肯定是七郎去向潘仁美求救兵时,言语激怒了那老贼,才惨遭毒手。”他让陈林和柴敢把尸体捞起来,就在岸上掩埋了。陈林问:“本官,您现在打算去哪儿?”杨延昭说:“你们俩找个地方先安顿下来。我从小路秘密去打探父亲的消息。要是他只是被困在谷中,我就连夜回汴京求救;倘若父亲遭遇不测,这个仇我也一定要报!”陈林和柴敢听从了他的话,三人洒泪而别。
杨延昭单人独骑进入谷中,走到半途,遇到两个樵夫,便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樵夫回答:“转过谷的东壁,就是幽州的沙漠地带,再往前就是胡原了。”杨延昭听完,快马加鞭来到胡原。只见这里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尸体,仔细一看,都是宋军的服饰。杨延昭不禁连连叹息,心中悲痛万分。
他来到李陵碑附近,看到一位将领横倒在地,身旁留着一条腰绦。杨延昭仔细一看,认出这是父亲系过的,顿时悲从中来,抱着尸体痛哭道:“老天爷为什么不保佑我们父子,让我们丧命在这战乱之中,怎么如此不幸啊!”他强忍着泪水,用佩剑掘开沙土,将父亲掩埋,还在上面留下一把断戈作为标记。
杨延昭刚勒马走出原口,就被番将张黑嗒拦住了去路。张黑嗒大声喊道:“来将还不赶快下马投降,免得一死!”杨延昭怒发冲冠,挺枪直刺番将。两人顿时战在一起,打了几个回合后,四周的番兵一拥而上,将杨延昭团团围住。杨延昭虽然勇猛,但终究寡不敌众,陷入了危急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山后杀出一员大将,手起一斧,将张黑嗒劈于马下。这人杀散番兵,下马来到杨延昭面前,原来是五郎杨延德。兄弟俩相见,忍不住相拥而泣。杨延德说:“这里是敌人的地盘,你跟我到山里去商量下一步怎么办。”于是,他带着杨延昭来到五台山,走进方丈室坐下。
杨延昭问:“自从在幽州和哥哥失散后,一直不知道你的生死,今天怎么会在这里呢?”杨延德说:“当时爹爹保护着皇上的銮驾出东门,我和兄弟们与番兵浴血奋战,形势危急。为了脱身,我削发为僧,投身到五台山。前几天看到陈家谷杀气冲天,听说是辽宋交战。我心中突然一动,就下山来看看,没想到正好遇到弟弟你身处险境。”杨延昭哭着把七郎和父亲的事告诉了杨延德。杨延德听后,悲痛万分,说道:“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杨延昭坚定地说:“小弟一定要在皇上面前,为父亲和弟弟申冤雪恨!”当天晚上,杨延昭在寺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他辞别杨延德,独自一人朝着汴京方向赶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