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八王退朝出来,刚要乘车离开,突然有个人冲出来拦住车驾,大声喊冤告状。八王停下车子,问道:“告状的是什么人?”那人哭着说:“小人是胡银匠的儿子。前些日子,我父亲被新王召进府里打造鸳鸯壶,说是要用这壶谋害殿下您。进去好几天都没出来,后来王枢密担心被外人发觉,就把我父亲在府里给害死了。小人有冤没处申,只能来求殿下为我做主啊!”
八王听后,愤怒地说:“前几天斟酒的时候,我心里就隐隐猜到了几分。当时就看见王钦在旁边安排调度,没想到他竟真起了这般狠毒的心思!”说完,八王让左右接过状纸,又取出十两黄金递给告状的人,让他先回去。
八王决定返回朝堂,刚巧碰到王钦正在和皇帝在便殿商议事情。八王径直上前奏道:“陛下,臣在午门接到一份情报,上面提到辽国那边有个计划,他们想让宋朝主动献出山后九州的土地,归陛下掌管,而且不用大动干戈。”皇帝一听,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八王接着说:“辽国萧后打算派人送一封信给宋朝,信里说她会和麻哩招吉、麻哩庆吉率领五千骑兵,在河东边界,邀请宋朝派人比试。萧后声称她箭法天下无双,麻哩招吉擅长枪法,麻哩庆吉刀法厉害。要是宋朝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选一个武艺出众的人来和他们较量。如果真能遇上对手,辽国就会推迟几年再征伐宋朝;要是宋朝的人比不过他们,辽国就会觉得宋朝无人可用,到那时萧后就会御驾亲征,直捣汴京,夺取宋朝江山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皇帝听了八王的奏报,心里很是忧虑,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寇准上奏说:“从萧后的信来看,言辞傲慢无礼,明显是想向陛下炫耀武力。料想辽国来的将领,不过是想比试刀箭功夫罢了。咱们堂堂大宋,难道还会没有能与他们抗衡的人吗?陛下应该下旨,挑选文武双全的人去和他们比试。”皇帝无奈地说:“先辈良将大多都年事已高。杨业父子倒是勇猛,杨六郎之前先帝曾派人从郑州调他回来,可到现在都没消息。其他将领,朕担心他们难以胜过辽国来将啊。”寇准又奏道:“陛下可以再派人去郑州征召杨六郎。”皇帝同意了寇准的奏请,又派宦官带着敕旨,前往郑州寻找杨六郎,然而却没找到他的下落。郑州太守说:“先帝之前已经赦免他,召他回朝了。”宦官没办法,只好回去向皇帝复命。
皇帝为此忧心忡忡了好几天。八王上奏说:“陛下,臣去无佞府打听一下杨六郎的消息如何?”皇帝说:“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皇兄你一定要用心查探。”
八王当天就出了朝堂,来到无佞府,见到杨令婆和太郡夫人,便向她们询问杨六郎的消息。杨令婆说:“六郎之前犯了罪,被发配到郑州,之后就再没回来过。殿下今天来问,老身实在是不清楚啊。”八王说:“新皇即位后,已经下了赦文召他回朝,应该让他入朝为国家效力,何必隐瞒他的行踪呢?”太郡夫人说:“殿下容我们改日派人去郑州找找,找到了就来向殿下报告。”八王明白她们的意思,便告辞离开了无佞府,回朝奏报皇帝说:“确实不知道杨六郎在哪里。”
皇帝正为这事发愁,这时边臣急匆匆地来奏报:“辽兵在晋阳大肆屠杀劫掠百姓,情况十分危急,恳请陛下尽快做出决断。”皇帝问群臣:“朝中的文武大臣,谁能担此重任,前去应对?”寇准上奏说:“禁军教练使贾能,文武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皇帝同意了寇准的奏请,下旨任命贾能为亲军使,让他带领一万骑兵,和寇准一起前往晋阳与辽军比试。贾能领命后,即刻辞别皇帝,离开汴京,朝着河东方向进发。
这边无佞府暗中派人一直留意着消息,得知官军已经出发,赶忙回来报告给杨令婆。杨令婆和杨六郎商量说:“贾教练恐怕不是辽将的对手。如今国家新立,局势不稳,我儿你只能挺身而出,为国解难了。”杨六郎说:“母亲不说,我也早有此意。要是能有人相助,那就更好了。”话还没说完,八娘和九妹走进来说:“我们姐妹俩陪哥哥一起去。”杨六郎说:“你们都是女流之辈,怎么能去呢?”八娘说:“我们姐妹女扮男装,装作从军的样子,不会被人发觉的。”杨六郎觉得有道理,当天就辞别杨令婆,带着两个妹妹前往晋阳。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辽国的将领土金秀,在河东地界扎起了一座大营,整天带着手下四处劫掠边境百姓,还纵酒作乐。忽然有人来报:“宋军就要到了!”土金秀听到消息,立刻和麻哩招吉等人商议:“我料想,要是没有杨家父子,宋朝的其他将领根本不足为惧。等比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可别辜负了咱们主上的期望。”麻哩招吉说:“我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务必要大胜宋军,扬我国威!”土金秀听后,便下达了作战指令。
第二天,在一片平川旷野上,土金秀命人立起了箭靶红心,把所率领的军队整齐地分布开来。远远望去,只见正南方向旌旗飘扬,杀气冲天,宋军已经到了。双方摆开阵势,对峙而立。对面辽军阵中,将领土金秀全身披挂,威风凛凛地站在门旗之下,左边是麻哩招吉,右边是麻哩庆吉,三匹马并排而立。宋军阵中,寇准先出列,贾能全身戎装,站在阵后。
寇准大声质问:“你们幽州自立君主后,就该知道华夷有别,为何还屡次侵犯我大宋边境,骚扰我大宋百姓?”土金秀回答说:“我们主上因为宋帝刚刚即位,想在晋阳和你们比试一番,顺便商议休战结盟之事,你们宋君怎么不亲自前来呢?”寇准声色俱厉地说:“如今新天子即位,皇恩浩荡,天下归心,皇上每天和文武大臣讨论治国理政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和你们比试?”土金秀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辽军左翼的麻哩招吉,手持长枪,策马飞奔出阵,大声喊道:“宋朝将领,有胆量的就出来比试,别光耍嘴皮子!”话音刚落,寇准背后有两员大将应声而出,正是大将贾能。贾能挥舞着长枪,纵马绕出阵来,大喝一声:“我来与你比试!”两边各自稳住营寨,一时间金鼓齐鸣。麻哩招吉和贾能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难分胜负。麻哩招吉枪法娴熟,贾能心里渐渐有些畏惧。麻哩招吉见状,使出诱敌之计,假装战败,往本阵跑去。贾能不知是计,拍马就追。还没追到辕门,麻哩招吉突然回马一枪,贾能躲避不及,被刺落马下。辽军见状,士气大振,宋军则大惊失色。
麻哩招吉正要冲击宋军阵营,宋军队伍中突然杀出一员女将,正是八娘。她飞身跳上青骢马,冲上前与麻哩招吉交锋。两人没打几个回合,八娘看准时机,抛出红绦,一下子将麻哩招吉绊倒在马下。宋军士兵一拥而上,将麻哩招吉擒住。寇准大喜,忙问:“这位女将是谁?”八娘下马回答说:“妾身是杨令公的长女八娘。”寇准称赞道:“将门之女,果然厉害,真是劲敌啊!”随即让记功官记下了八娘的名字。
土金秀见麻哩招吉被擒,气得暴跳如雷,正要亲自出马,麻哩庆吉骑着马冲了出来,愤怒地说:“杀兄之仇,怎能不报!”说着,抡起大刀就要和宋军比试。宋军阵中牙将赵彦,也挥舞着大刀迎战。两人战了几个回合,赵彦渐渐体力不支,拨转马头就跑,麻哩庆吉紧追不舍,直逼宋军中军。这时,宋军队伍中又走出一位年轻的女将,正是九妹。她舞动着大刀,跃马而出,拦住了麻哩庆吉。两人大战二十多个回合,九妹瞅准机会,挥起杆刀,大喝一声,将麻哩庆吉劈落马下。这正是:徒恃英雄来斗武,不期鲜血染红尘。
九妹斩杀麻哩庆吉后,下马拜见寇准,并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寇准高兴地说:“杨家还有你们这些英勇的后人,真是朝廷的福气啊!”再次让记功官记录下九妹的功劳。
辽将土金秀见状,骑着马冲了出来,大声喊道:“谁敢再来和我比箭?”宋军骑将杨文虎应声而出:“我来与你比箭!”土金秀率先拈弓搭箭,策马飞奔,瞄准红心射去,连射三箭,箭箭都命中红心,众人不禁齐声喝彩。杨文虎也催马疾驰,连放三箭,却只有一箭射中红心。土金秀得意地说:“你比我少中两箭,应该把刚才擒住的将领放回来。”杨文虎不服气地说:“箭法我虽然输给了你,但你敢和我比武功吗?”土金秀气得怒吼道:“我先斩了你这小子,为麻哩庆吉报仇!”说完,绰起方天戟,就来与杨文虎交战。杨文虎挥舞着斧头迎了上去。两匹马交错,还没打几个回合,杨文虎左臂就被土金秀的方天戟刺伤,他疼得大喊一声,拍马而逃。土金秀气势汹汹地在后面追赶。
这时,宋军阵营中杨六郎看不下去了,他绰起长枪,飞身上马,迎住土金秀,与之交锋。土金秀渐渐抵挡不住,拨转马头喊道:“宋将且慢比武,先和你比箭!”杨六郎按住长枪,冷笑着说:“你那箭法有什么了不起的,竟敢在军前夸下海口?”说完,他让左右取来一张硬弓,在马上连射三箭,箭箭都穿透红心。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赞。杨六郎对土金秀说:“你别光想着射,先看看你能不能拉开这张弓?”手下将士将弓递给土金秀。土金秀接过弓,瞪大眼睛,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去扳扯,那弓却纹丝不动。土金秀大惊失色,说:“能拉开如此硬弓,真是神人啊!”
宋军连胜辽将,士气大振,威名远扬;辽军则垂头丧气,军心大乱,只想赶紧撤退。寇准走出阵前,高声喊道:“今天捉住的将领,暂且放回去给你们。回去告诉萧后,别再轻易挑起边境争端,要是天兵一到,定将你们杀得片甲不留!”说完,便下令解开麻哩招吉,放他回辽营。土金秀羞愧得无地自容,带着部队灰溜溜地回大辽去了。后人有感于此,作诗为证:
气势南来恃勇雄,一时失计斗酣中。
军前自有杨家在,为辅皇朝建大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