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寇准把杨六郎(杨郡马)召进军中,对他好一番慰劳,说道:“今天要不是将军你们出手相助,咱们可就险些被番人羞辱了。你可以跟我一起入朝,面见皇上详细奏明战况,皇上定会论功行赏,封你官职。”杨六郎赶忙拜谢。寇准当天就下令拔营,带着队伍返回汴京。
回到京城后,寇准进宫面见真宗,奏报道:“杨家兄妹等人与番兵争斗并大获全胜,现已归来,这全仰仗陛下的洪福啊!”真宗听后十分高兴,随即下诏宣杨延昭上殿。杨延昭来到殿上,真宗当面说道:“你们父子对国家忠心耿耿,先帝在世时就对你们称赞不已。如今有你在,足以捍卫边境安全。”杨延昭赶忙跪地叩首请罪。
真宗转头问寇准:“应该封杨延昭什么官职呢?”寇准回答:“高州正缺一位节度使,陛下可封他这个职位。”真宗同意了寇准的奏请,随即颁布圣旨,封杨延昭为高州节度使。杨六郎接到圣旨后,推辞道:“臣父子之前有战败的罪过,蒙陛下赦免我们不死,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怎么还敢接受官爵呢?”真宗说:“先帝在世的时候,就想要表彰你们父子的功绩。如今你又有击退番将的功劳,理应受到实实在在的赏赐,何必推辞呢?”杨六郎坚持请求道:“既然陛下恩赐官职,臣情愿接受佳山寨巡检这个职位,节度使一职,臣实在不敢当。”
真宗疑惑地问:“你若担任节度使,就能与其他高官平起平坐;巡检只是个小官,地位卑微,你为何想当这个官呢?”杨延昭上奏解释道:“臣想当巡检有两个好处。其一,听闻那个地方有几位厉害的将领,臣想把他们招揽过来,为国家所用;其二,佳山是三关的重要之地,与幽州接壤,臣想去那里把守,让番人不敢轻易南下。所以臣才愿意担任这个职位。”真宗听后,十分高兴地说:“你真是忠义之臣啊!”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吩咐东厅王枢密调拨军兵给杨六郎,让他前往佳山寨镇守。杨六郎谢恩后便退下了。
王枢密接到旨意后,回到府中调拨了三千军兵,可这些人全都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一战,他把这些人交给了杨六郎。杨六郎一看,十分生气地说:“朝廷明知佳山寨靠近番兵地界,派我镇守,为何却调拨这些无用的军人给我?”
当时军中有个叫岳胜的,是齐州人,武举出身。他长得面容白皙如敷粉,嘴唇鲜艳似涂朱,手持一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军中被称为“花刀岳胜”。他见杨六郎抱怨士卒老弱,便来到军前大声喊道:“将军你出身将门,号称天下无敌。今天敢不敢和我比试比试?”杨六郎说:“好,我先和你比武功,然后再比刀法。”说完,绰起长枪,飞身上马,出了辕门向岳胜挑战。岳胜也迅速披挂整齐,提着大刀,纵马前来迎战。两边士兵纷纷呐喊助威。
两人在战场上你来我往,大战了七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杨六郎心中暗自称赞:“这人刀法娴熟,勇力过人,真是个厉害的大丈夫!”岳胜也是越战越勇。这时,杨六郎假装战败,策马跑出赛场。岳胜心想:“我定要抓住这个家伙,灭灭他的威风。”于是催马紧追。没想到杨六郎的马跑得太急,前蹄突然失蹄,一下子把杨六郎掀翻在地。岳胜见状,挥起钢刀,朝着杨六郎的头盔砍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一声巨响,杨六郎头上竟现出一只白额虎,只见它金睛火尾,气势汹汹地扑向岳胜。岳胜惊恐万分,愣了半晌,这才赶忙跳下马,扶起杨六郎说道:“小将有眼不识泰山,没认出您是神人,请大人恕罪。”杨六郎说:“你可愿意和我一同前往佳山寨,共建功勋?”岳胜连忙说:“小将情愿率领自己的部下,追随大人。”
杨六郎得到岳胜相助,心中大喜,回到无佞府向杨令婆和太郡夫人辞行。杨令婆问道:“你父亲曾是代州刺史,你如今却要去当佳山寨巡检,这岂不是辱没了先人?”杨六郎说:“母亲,我并非喜欢当这个小官。如今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佳山寨又紧邻番人地界,儿子若能在这里立功,足以彰显自己的才能,又何必非要担任那些显要的官职呢?”杨令婆觉得他说得有理,便准备了酒席为他送行。杨六郎当天领了杨令婆准备的酒席,在家中留宿了一晚。
第二天,杨六郎便带着众人朝着佳山寨进发。此时正值二月,一路上风和日丽,暖意融融,漫山遍野百花争艳。但见酒旗飘扬之处,行人面露喜色;芳草丛中,马蹄声声,马嘶阵阵。
杨六郎一行人一路无话。没过几天,便来到了佳山寨。原来驻守在这里的官军都纷纷前来迎接。杨六郎进入营帐,众人一番道贺之后,杨六郎下令道:“如今朝廷深知辽兵屡次侵犯边界,而此处乃是控制幽州的咽喉要地。你们所有人都要整顿好军备,谨慎守护烽火台,绝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凡是听从命令、表现出色的,必有重赏;若是临阵退缩,定按军法处置!”众人领命后便退下了。
第二天,岳胜出寨闲逛,远远望见对面有一座高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林峰峦翠绿欲滴。他便向当地百姓打听:“前面那座险峻的山岭是什么地方?”百姓回答说:“将军可别问那里,说起来能把人胆都吓破。”岳胜好奇地问:“难道有猛兽吗?”百姓说:“比猛兽还要凶狠百倍呢!”接着指着前方说:“走过转弯,翻过一座山,有个地方叫胡材润。靠着山有个可乐洞,洞里有个寨主,姓孟名良,是邓州人,使一把大锁斧,无人能敌。他聚集了数百人,专门打劫官府、抢夺商旅。谁要是敢正眼看那座山,都得掂量掂量!”
岳胜听完,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杨六郎。杨六郎说:“我早就听说此处有个勇士孟良,若能让他归顺,必定能壮大我们山寨的威风。”岳胜说:“小将愿意轻装简从,骑马去打探一番,再慢慢定下捉拿他的计策。”杨六郎同意了他的想法,当即派岳胜前往可乐洞。
此时,孟良的部下刘超、张盖正和一众喽啰在洞中用金银绸缎赌博。岳胜把马拴好,佩上短刀,径直走进洞中,大喝一声。刘超、张盖等人以为官军来了,吓得四处逃窜。岳胜冲上前去,一连砍死了十几个喽啰,一时间洞中尸横遍地,鲜血直流,场面十分骇人。岳胜心想:“不如留下姓名,让他知道是谁干的,也好来找我。”于是,他用鲜血在洞壁上写下大字:“寨前列枪刀,洞口布旗帜;杀了你家人,便是杨六郎。”写完后,岳胜提刀上马,径直回佳山寨去了。
话说孟良回到洞中,看到地上死了十几个人,大惊失色,忙问手下:“是谁干的?”喽啰们回答:“刚才有个年轻将军单人匹马来到寨中。我们以为是官军,都不敢阻拦,结果他趁机杀死了十几个人。临走时,还在洞壁上留下了血字,大王一看便知。”孟良走到洞壁前一看,怒喝道:“我早听说杨家是有名的将领,明天我定要和他一决高下,报此血海深仇!”
岳胜回到佳山寨,把杀死孟良部下以及在洞壁留血字的事告诉了杨六郎。杨六郎说:“孟良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来闹事。你们一定要做好防备。”话音刚落,忽然有人来报:“孟良在寨外叫阵!”杨六郎立刻与岳胜率领两千部众,出寨迎敌。远远望去,只见孟良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壮硕,果然是一员猛将。
杨六郎在马上对孟良喊道:“你相貌堂堂,为何不投降于我,与我一同把守番界,为朝廷立功,也好在后世留个好名声,不比当山贼强多了?”孟良愤怒地说:“你们父子八人,从河东投奔中原,如今大多都已命丧黄泉。我在这儿,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何杀我部下,前来骚扰?要是你能胜得过我手中这把利斧,我就降你。不然,我把你捉回洞中,挖出你的心肝下酒,为兄弟们报仇!”杨六郎大怒:“你这狂妄之徒,竟敢如此羞辱我!”说罢,挺枪直取孟良。孟良挥舞着斧头,迎了上去。
两人拼尽全力,大战了四十多个回合,依旧难分胜负。这时,杨六郎假装不敌,绕着平原逃跑。孟良被激怒了,拍马紧追。岳胜看准时机,从中间杀出,与孟良又战了几个回合。杨六郎见岳胜暂时拖住了孟良,便停下马,拈弓搭箭,射中了孟良的马。孟良连人带马摔倒在地,众军一拥而上,将他擒住,押回寨中见杨六郎。
杨六郎问孟良:“你已经被我擒住,肯投降吗?”孟良不服气地说:“你用暗箭射伤我的坐骑,我才不小心被你擒住,怎么会服气?”杨六郎笑着说:“你既然不服,那我放你回去如何?”孟良说:“你若放我回去,我必定重新整顿部下,再来与你一决胜负。要是你还能擒住我,我才肯真心归降。”杨六郎说:“好,我现在就放你走,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有本事把你擒回来。”说完,便让人把孟良放了,还派人将他送出寨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