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官员们一直饮酒作乐,直到二更天,这场宴会才散去。第二天,文武官员们进宫向太后谢宴。谢宴完毕后,忽然有近臣上奏说:“西羌国向大宋进贡了一匹名叫骕骦的良马,在路过幽州的时候,被咱们守关的军人给夺了过来。”萧后听了,下令把马牵进来看看。只见这匹马长着碧绿的眼睛,青色的鬃毛,红色的皮毛上还有卷曲的纹路,身高足有六七尺。太后一看,十分欢喜,便命令相关部门好好饲养这匹马。
孟良得知了这件事,偷偷跑去查看,一看之下,果然是一匹难得的好马。他心里琢磨着,得先把杨令公的骸骨取到手,再来想办法弄这匹马。于是,他转身径直前往红羊洞。到了洞里,只见杨令公的骸骨被放在一个石匣子里。孟良赶忙拿出包袱,把骸骨包裹好,刚走到洞口,就被番兵给抓住了。番兵大声喝问:“你是什么人?看样子肯定是个奸细!”孟良连忙说道:“小人是黄河渔夫的儿子,前几天我父亲进宫献鱼给娘娘贺寿,承蒙娘娘赏赐我们父子酒食。结果我父亲喝醉后不幸去世,我想带着父亲的尸体回去,可路途实在遥远,没办法,只好把尸体带到这里火化,准备包着骸骨回去安葬。”说完,孟良便放声大哭起来。番兵见他哭得如此悲痛,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便深信不疑,把他放出了洞。孟良成功脱身,回到住处后,赶紧把骸骨藏好。
第二天,孟良来到药铺,买了两个天南星,回到住处把它们舂捣成粉末,然后带着粉末来到马厩。这时,他看到番兵正在煮豆子准备喂马。孟良趁机靠近马槽,偷偷把药粉撒了进去,之后便转身离开了。那匹马去舔食马槽里的豆子,结果被药粉给麻倒了。等到喂马的士兵端着豆子来喂马时,发现马已经不吃东西了。士兵惊慌失措,赶忙跑去报告司官,司官又急忙上奏给太后。太后听后,说道:“马不吃东西,难道是你们照顾不周吗?”司官赶忙奏道:“并非我们照顾不周,只是这匹马来自异乡,可能不服这里的水土。恳请娘娘张贴榜文,招募能医治马病的人来看看,您觉得如何?”太后同意了司官的奏请,立刻让人写了榜文,张贴在外面。孟良看到榜文后,直接上去把它揭了下来。守军见有人揭榜,便带着孟良去见太后。太后一看,发现是之前献鱼的渔夫,便问道:“你还会医治马匹?”孟良回答说:“我祖上就专门从事医治马匹的行当,所以小人也略微懂一些。”太后说:“我很喜欢这匹马,如果你能把它治好,让它恢复如初,我就封你一个官职。”孟良连忙拜谢,然后跟着司官来到马厩,假装仔细查看马匹的病情。过了好一会儿,孟良才说道:“这匹马刚到这里,不服水土,而且吃的豆子太多,导致肚腹膨胀,所以才不吃东西。”接着,他让士兵把马捆倒,用净水清洗马的嘴巴,又把甘草末调好水,给马灌了几碗,之后才把马放开,再把草料拿去喂它。说来也神奇,那匹马竟然又开始像往常一样进食了。
第二天一早,司官进宫向太后奏报马已经康复的消息。太后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宣孟良上殿,说道:“你治好了这匹马,如今我任命你为燕州总管,以表彰你医马的功劳。”孟良赶忙叩头谢恩,但心里却想:我这么做是为了这匹马,可不是为了这个官职。于是,他又上奏说:“如今承蒙娘娘授予官职,我感恩不尽。不过,这匹马虽然看似痊愈了,但病根还没有完全去除。如果不加以调理,恐怕日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就难以医治了。我希望能带着它到我的任所,骑上几天,彻底治好它的病根,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太后听了,觉得孟良说得有理,便同意让孟良带着马前往燕州。孟良领旨后,再次叩头谢恩。
孟良退到住处,带上杨令公的骸骨,辞别店主,然后跳上骕骦良骥,却并没有前往燕州,而是径直朝着佳山寨的方向飞奔而去。此事有诗为证:
只身取却令公骸,慨想谁如彼壮哉。
稿木辽人机术巧,又将良骥带将来。
话说孟良骑马没有去燕州,而是朝着三关的方向疾驰。巡逻的士兵发现后,立刻飞奔去报告幽州总督,总督得知消息,急忙上奏给萧后。萧后听了大惊失色,随即派遣萧天右率领五千轻骑兵前去追赶孟良。萧天右领命后,立刻带着军队出发,一路紧追孟良。孟良跑到半路,忽然回头一看,只见身后尘土飞扬,他心想,肯定是太后派兵追来了,于是赶忙拼命拍马狂奔。
孟良跑到三关地界时,早有负责瞭望的士兵远远看到他骑马飞奔而来,急忙跑去报告杨六郎。杨六郎得知后,急忙命令岳胜等人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岳胜等人接到命令,迅速披挂整齐,骑马出寨瞭望。只见孟良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辽兵追得太紧了,快来帮忙迎战!”岳胜回应道:“你先上关休息,我们来对付辽兵。”孟良这才放心地进入寨中。
岳胜迅速摆开队伍,不一会儿,萧天右就横刀跃马赶到了。他声色俱厉地骂道:“你们这些贼徒!竟敢偷走娘娘的骕骦良骥,识相的就赶紧乖乖把马献出来,饶你们一命。不然的话,我定要踏平三关,才肯收兵回去!”岳胜毫不示弱地回应道:“你这贼奴,好大的口气!”说着,他挥舞大刀,催马直取萧天右。两人交战了十几个回合,焦赞又从一旁杀出,杨六郎也带着军队从后面掩杀过来。萧天右见状,知道形势不妙,拨转马头就往回跑。岳胜等人乘胜追击,辽兵被打得大败。一直追到澶州边界,岳胜等人才收兵回营。这一战,萧天右身边只剩下十几名骑兵狼狈地逃了回去。
杨六郎回到寨中,问孟良:“你怎么一个人独自前往幽州了呢?”孟良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说了一遍。杨六郎听后,感激地说:“辛苦你了,让你受累了。”随后,他派人把杨令公的骸骨送回去,安葬在先人的陵墓里。接着,又把骕骦良骥派人送往朝廷。
送马的人来到汴京后,近臣带着他进宫奏知真宗。真宗看到这匹马,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这匹马本来就是要进贡给朕的,结果被辽人半路夺走。如今又被夺了回来,可见我大宋人才济济。你们说说,该怎么奖赏杨郡马他们呢?”八王建议道:“可以派人送去酒帛之类的东西,犒赏他们的军队。”真宗同意了八王的奏请,正要派人带着绸缎、羊酒等物去犒赏佳山寨的三军将士,这时,近臣突然又上奏说,澶州守臣送来表章,称辽兵正在大举进犯澶州,情况十分危急,请求朝廷赶紧发兵抵御。
真宗看完表章,问大臣们:“辽兵侵犯澶州,应该派谁领兵前去讨伐呢?”八大王回答说:“佳山寨离辽军很近,可命令杨郡马带兵前去征伐。”真宗同意了八大王的建议,于是派遣使臣带着圣旨以及犒赏的物品,前往三关。
使臣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佳山寨,杨六郎等人跪地叩头领旨完毕。然后,他们把朝廷送来的绸缎等物分发给各位将领。杨六郎说道:“如今辽军进犯澶州,皇上命令我们前去抵御,你们谁愿意领兵先行?”孟良自告奋勇地说:“这件事是因我而起的,我愿意先去迎敌。”杨六郎叮嘱道:“萧天右可是辽军的名将,你带兵先行,一定要用计迎敌。”孟良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我定能马到擒来!”杨六郎又说:“你也要小心谨慎,不可鲁莽行事。我随后就率领大军从后面杀来支援你。”孟良领命,带着五千士兵出发了。杨六郎又对岳胜说:“你带领三千士兵,埋伏在澶州后面,等敌人和我们交战到激烈的时候,你就出兵攻击他们。”岳胜领命而去。杨六郎自己则亲自统领三千步兵,在后面随时准备救应。
辽军的侦察兵很快把消息报告给了萧天右,萧天右对耶律第说:“拐走娘娘良马的人,如今查明是三关的强盗孟良。听说他带兵来和我们交战了,你们一定要协助我扫平三关,夺回宝马,我定会奏明娘娘,重重奖赏你们。”耶律第满不在乎地说:“就这么个偷马的小贼,有什么难对付的,我们一定把他擒住,好让主帅您安心。”说完,萧天右便下令摆开阵势。
没过多久,只见宋军像疾风一般迅速赶到。孟良全身披挂,手持大斧,骑马立于阵前,大声喝道:“你们这些贼奴还不退兵,是想来送死吗?”萧天右气得暴跳如雷,骂道:“你这个偷马的贼居然还敢出战,真是厚颜无耻!”说罢,举枪直刺孟良。孟良毫不畏惧,举斧迎战。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了几十个回合,难分胜负。这时,番将耶律第拍马助阵,岳胜也率领军队从山后杀出,与耶律第交起手来。辽宋两军激烈交锋,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萧天右见一时难以取胜,便假装战败,勒马向后逃走。孟良见状,拍马紧追,追到近前,轮起斧头,朝着萧天右的面门砍去。只听“当”的一声,金光闪耀,却没能伤到萧天右分毫。传说萧天右铜身铁骨,是逆龙转世。孟良见砍不动他,大吃一惊,连忙拨转马头往回跑。辽兵见状,乘势追击,宋军四下奔逃。萧天右追了一段路,看到前面杀气腾腾,担心有埋伏,便收兵回营了。
孟良回到寨中,把砍不动萧天右的事情告诉了杨六郎。杨六郎听后,说道:“世间竟有如此奇怪的人,待我明天出阵,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杨六郎命令陈林、柴敢留守山寨,让岳胜带领刘超、张盖先去挑战。又让孟良、焦赞带着王琪、孟得、丘珍、郎干等人从左右两侧包抄而出。众将领领命后,各自出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